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鹤唳案牍 > 第19章 药典迷踪

第19章 药典迷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医署密室的鲛油灯吐出幽蓝火光,崔令仪的鎏金护甲划过《千金方》泛黄的纸页。程据修订的"紫雪丹"配方旁,朱砂批注如血蛇蜿蜒:"犀角易牛黄,可通阴阳。"她指尖银针挑起残留在砚台的药渣,牛黄粉末中竟混着未化的珊瑚碎末,在烛光下泛着妖异的磷光。

"永徽五年,太医院曾因私炼珊瑚丹被废三位御医。"李谌剑尖挑起药柜暗格的铜锁,玄铁寒光映出锁孔处的波斯螺纹,"紫雪丹本是镇惊安神之药,但若以珊瑚牛黄为引..."锁芯崩裂的刹那,琥珀色药液从暗格倾泻而出,三百个浸泡的胎儿随波浮沉,脐带上的玉牌刻着"景龙"年号,每个胎儿的左眼都嵌着波斯猫眼石。

崔令仪劈手捞起一具浮尸,胎儿青紫的皮肤下血管如蛛网密布。她以银针刺入神阙穴,暗红液体顺着针管涌出,遇空气瞬间凝结成珠:"这是用砒霜淬炼的‘血髓珠’,武后冕服上的东珠...原来是用人血养的!"

药液泼洒处,青砖腾起刺鼻白烟。崔令仪蘸取液体轻舔,舌尖的灼痛感与三年前苏女医赠她的"玉容膏"如出一辙:"龙涎香混紫河车,佐以暹罗尸虫粉——这是武后用了二十年的面脂配方!"

李谌的剑鞘砸碎陶瓮,飞溅的碎片中露出一卷人皮书札。永昌三年的血书刺目:"每月朔望,供未足月紫河车十具,炼‘回春膏’贡于昭阳殿。"札尾印鉴的凤纹缺了一角,恰与太平公主的私章吻合。崔令仪扯开程据的袖口,腕间溃烂的皮肤上浮现波斯符文——正是当年徐敬业残部在红丸劫案中使用的密语。

地窖深处突然传来机括声,十二尊针灸铜人破壁而出。铜人耳后的巽卦刻纹泛着血光,手中金针如暴雨倾泻。崔令仪旋身避过要害,鎏金护甲刮过铜人脊柱的机关枢纽:"这些是章怀太子当年督造的医俑!《唐六典》记载,永隆年间的‘癸水案’后,这批铜人就封存在..."

铜人的金针封住退路,李谌的剑气在石壁留下深痕。崔令仪银针刺入铜人涌泉穴,机关齿轮骤停的刹那,暗门轰然洞开——千具药人尸体倒悬于穹顶,腹部皆插着"癸水子"玉牌,滴落的血珠在青砖上汇成河洛图。尸群的瞳孔在幽暗中泛着阴阳双色,宛如百鬼夜行。

"这才是真正的《千金方》。"崔令仪抚过壁画上的炼丹图,指尖沾着人血调和的朱砂,"以紫河车为皿,以宗室血脉为引..."壁画突然龟裂,露出夹层中的冰玉匣。匣内《骨衣谶》残卷遇空气自燃,青烟凝成谶言:"金乌西坠时,玉兔踏尸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