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转而寻找玉清秘境相关的信息。然而,即使是在静室中这些被珍藏的书籍里,她所找到的也只是一些基础的介绍。
她有些失望,静室的藏书相较于藏书阁外围的书籍,已能称为精品。若是这里的书籍都无法提供更多线索,那么可能只有禁书室中才有她所需的信息。
她悄悄望向禁书室紧闭的大门,心中暗下决心,准备寻找合适的机会溜进去。
藏书阁高耸如塔,共分四层,朝天所在的静室恰好位于第三层,禁书室则隐匿于塔顶。
从外部望去,塔身洁白无瑕,宛如玉石雕琢,散发着一股神圣的光芒。然而,只有身处塔内,才能察觉到每层仅有三扇盘子大小的窗户,且大部分被不知名的木板封死,仅留下窄如眼缝的缝隙,供人窥视外界。
好在室内各大部分地方都摆放着巨大的夜明珠,它们散发出柔和而明亮的光芒,使得室内如同白昼,无需依赖阳光的照射。
朝天走近窗户,透过那狭窄的缝隙向外望去,只见阳光刺眼,多半是未时。
见时间尚早,她忽然忆起刚才那名弟子提及的《炱州纪实》,她稍微侧头便看见这本书被放置在魔气相关的书籍旁。考虑到炱州乃是魔气最为猖獗之地,她伸手将这本书拿了下来。
她伸手拿起书,发现封面异常崭新,似乎刚刚经过重新装订。翻开书页,她意识到这是一本手抄本。内页虽然泛黄,薄如蝉翼,透光可见,却显示出这本书历经多次翻阅,但内页没有一丝破损,保养得宜。
这本书是一部游记,出自一位百年前的金丹修者之手,记录了他游历炱州时的所见所闻。
在那个时代,炱州是整个正片大陆上魔修最为猖獗的地区,由“赫中教”领导,牢牢控制着炱州的核心地带“同均地区”。同均地区易守难攻,天衍宗联合其他正道门派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最终将其剿灭。在这场斗争中,最为人称道的一场战役,便是朝天父母联手攻破南门,一举歼灭了十万魔修大军的壮举。
这是朝天首次从他人口中直接听闻关于父母的故事。以往,她所了解的都是通过长老和弟子们转述的二手消息,而现在,当她读到这位亲历者笔下关于那段战役的描述时,心中涌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感受。
她继续翻阅着这本游记。这位作者胆识过人,身为金丹散修却精通隐匿之术,多次潜入魔修和正道的队伍中,悄无声息地收集各种消息。但他没有固定的立场,不将情报透露给任何一方,仅仅是出于好奇而探查。此外,这本书虽无插图,却将炱州的地形描绘得细致入微。
在最后一次袭击之前,作者甚至混入大军之中,亲眼目睹了太上长老的舍命一击。
朝天对这一战有所耳闻,但从未有人详细描述过当时的场景。书中却精准地描述了太上长老手中凭空出现一柄双头带刺的枪型兵器。他站在魔修大军中央,并未将刺□□向敌人,而是猛地刺向大地。随即,所有人都化为血雾,朝刺枪插入的地方聚集,仿佛被吸入了地心一般。
朝天完全沉浸在这本游记之中,再次抬头时,注意到木板缝隙间透出的光线已经变成了深橘红色。
藏书阁的墙体特殊,能够阻隔神识的探查。她凑近窗户,眯着眼睛向外看,发现天边残留着落日的余晖。外面的草坪上,被弟子们点亮的灵石散发着青绿色的微光。
朝天踏着夕阳回到坎青峰,刚一踏入院落,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白天行,他挥动着双手,兴奋地朝她跑来。
然而,还没等朝天开口,一声明显的“啧”清晰地回响在识海中。原本站在她前面的魔修,已经以惊人的速度飞到了一个她看不见的角落。
她突然想起来,还在秘境之时,白天行与魔修召唤的水怪斗法,以此为契机,白天行突破了金丹。也难怪魔修看他不顺眼。
白天行几乎是一溜小跑地冲到她面前,朝天连忙开口问道:“秘境的事情调查完了?秘境的事情调查完了吗?今天怎么有时间来这里?”
白天行叹了口气,眉头微皱:“调查目前进展缓慢。”他摇摇头,转而问道:“我之前给你寄的丹药和心得笔记,你用上了吗?”
朝天眼神一凛,道:“先进屋再说。”
两人一前一后进入客堂,朝天绕过玄关,便看见内室的门大开着,露出房间的一角。
朝天心中一紧,快步上前正准备关上门,却见白天行已经跨过玄关。他身材颀长,比朝天高出大半个头,朝天完全无法挡住他的视线。
“嗯?”白天行发出一声疑问,显然已经注意到内室中的帘子。
朝天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心中犹豫着是否有必要把门关上,但最终还是面不改色地将内室的门轻轻关上。
朝天转过头,正迎上白天行一脸纠结的表情。他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嘴巴张张合合,最终鼓起勇气,红着脸问道:“你为什么要在床边放一个帘子?”
她有些惊讶,没想到白天行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观察得如此细致。
她确实在床边放置了帘子,但这并非出于装饰。而是如果她躺在床上,魔修便刚好能呆着帘子外。
修士通常需要的睡眠不多,相较于装饰内室,更多人会选择装饰练功室,她这样的布置确实显得有些不寻常。
她迅速回答:“进来风有些大,帘子用来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