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四棵榆 > 第27章 黑暗料理

第27章 黑暗料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直觉得,女人是天生的社交高手或者表演艺术家。两个此前毫无人生交集的人,一次见面,就可以手拉着手、胳膊挽着胳膊,甚至还要聊点避开男人的话题。

用林晓的话说,我既不了解现在的县城,更加不了解女人,带去的都是没什么意思的地方。今天这一路,各种犄角旮旯里面的小吃店、音乐水吧、饰品店、花店、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小服装店,甚至有一家河边的小书店,书随便翻,也可以买,主要是喝茶、喝咖啡、小零食、打牌。

最后,自然而然就避不开黑暗料理。林晓买了十二枚活珠子。

“嫂子,你试试这个,活珠子!”

“这个就是好鸡蛋啊……”贺兰接过。

“从大的这头敲开,先喝汤,然后吸一下,像果冻一样,最后再剥开,就是个蛋黄,最后地下这个硬硬的蛋白,就不要吃了。很鲜、很补的……”林晓一边介绍,一边示范。

我跟卫国也不说话,就是微笑着看。

“真的很鲜……”贺兰有样学样,开窗,喝汤,“这里面是什么啊?”

“不要看,不要看,直接吸,直接吸……”我赶紧打断她。

“真的很滑,没果冻那么结实,又点像冰粉……”回味一下,剥开蛋壳,“这个蛋黄上好像很多血管一样,像电视剧里面的恶魔果实……嗯,吃起来比鸡蛋松软……”贺兰一边吃一边说,看我们都不说话只看着她,有点不好意思,“你们也吃啊,看我干嘛?”

“嫂子,你应该是,我们见过的,最容易接受活珠子的人了……我们很多本地人都不敢吃……”林晓先开了口。

“很好吃啊,为为啥不敢吃?”

“刚才让你不要看,直接吸进去的,是一只小鸡……”我解释道,“多半人都是看了之后不敢吃……”

“那我剥一个看看……”贺兰再次开了一枚,“哎呀,这一下子就看到一个鸡头啊……我全剥开看看……”

“先把汤喝了……”

“不要不要,我要先看……”

“那你把汤先倒到小碗里,最有营养的就是这个了……”看卫国不说话,林晓拿着小碗上前,“不能浪费,不能浪费……”

“这蛋黄上面睡了个小鸡,还好,还好,没那么吓人……”

“是的,这就是孵小鸡的鸡蛋,专业的,让二哥、卫国给你介绍!”

“卫国,你说吧……”我笑,贺兰双手端着活珠子,用胳膊肘捅我。

“这个是受精卵孵化十二天到十六天的囊胚,是活的,一般从孵化机里面拿出来三天内就要吃掉,要不就死了,死了就容易滋生很多细菌,死了就不能吃了……我们刚才买的时候,那个老板也是从保温箱里拿出来煮的,放在常温下很容易就坏了……”

“吃的是个活的,所以叫活珠子?”贺兰问。

“是的,吃的就是鲜活,死的就是毛蛋了……”

“那个毛蛋我见过,那个真的都带毛的,真的不敢吃!”

“我们小时候,那个是最好的东西了……那时候条件都不好,孵坊里面都是送的……我们这边要晕鸡蛋,就是孵化过程到后期的时候,有的小鸡死了……出不了壳……你看到的那个都是直接敲开,然后就是在卤水里面煮,很不讲究的。我们一般都会一个个剥出来,像小麻雀那么大了……”

“麻雀在我们这边也是一个高档菜……酒席上有烧腊雀,那就是凉菜的档次……”

“对了,你们这儿吃饭凉菜好多啊……我们四川有也是很少,很多时候也就是花生米、坚果,夫妻肺片……”

“嫂子,我们这儿平时在家吃饭,也没什么凉菜的,凉菜多起来,那都是待客,哪怕是大冬天,那待客、酒席,也是先上八个凉菜……”

“你们太讲究了……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麻雀就要一块钱一个,那时候猪肉也就是三五块一斤……”我插话。

“这些老黄历,二哥最清楚……”卫国笑笑,还冲我伸伸手,“二哥你继续……”

“快说……快说……”贺兰着急,卫国跟林晓都笑了。

“烧腊雀,其实就是卤麻雀。我们小时候冬天,弄个筛子,下面撒吧瘪稻子,弄个棍支起来,棍上绑根长绳,有麻雀来吃,就拉……弄到了,就是红烧肉一样的烧法,一样很好吃……有专门的猎户,他们是有枪的,□□打麻雀、鹌鹑、野鸡,还有那种自己做的土枪,装火药铁砂的,打野猪、野兔、獾……□□打麻雀,不合算,一枪最多只能打一个,还把其他的都惊跑了,更多的时候,八月半前后,水稻已经收了,田里面多少有掉的,那一片片的都是麻雀……两根长竹竿,三四米长,中间是一张大网,往水渠边一插一排,有个四五十米,甚至一百多米长,然后四五个人在三边同时放炮仗,麻雀一大群一大群的起来,拼命的往张网的那边飞,很多扎在网上了……这种一次能搞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多的时候我见过人家一天弄一麻袋……”

“二哥,我小时候怎么没见过……”

“你女孩子,柴湾街上又没有猎户,但是你肯定见过他们去菜市场卖麻雀啊……”

“那个我见过,有剥好的,也有没剥的……基本卤菜店都是直接买没剥的,便宜!”

“你们这儿现在还又枪啊?”贺兰问。

“二十几年前就都收掉了,这个还有个笑话呢,卫国他爸那时候有杆枪的,他知道……”

“我爸从部队回来买的,□□,也能打野兔,就是得打头……后来,乡里派出所说要登记,办枪证,就能继续用……结果,第二年还没到夏天就上门把枪收走了,我爸那时候从部队带回的几个子弹也收走了……”

“你们这儿人是真的是……”贺兰笑了,“这就是骗啊……”

“估计其他地方也是这样,要不然到处都是枪,哪儿像现在这么太平,三句话不到,吵起来,打起来,回家拿枪,就出大事了……”

“不过我们那边,小时候,有过一次打仗,两个村打……”

“四川真的是厉害啊,两个村都打仗,有那么多枪?”卫国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你们这边是大平原,水多,河多,种什么都好,我们那边山里,那时候没现在这么多水道,闹干旱的时候,就要抢水。一开始的时候还好,到了后面,水稻耗水的厉害,就打起来了,村里民兵那是有真枪的,山里经常有野猪什么的,家家基本都有土枪,还有人专门做枪卖,长的短的都有。那时候我们小孩儿,大人不让我们去看热闹,就是听说跟打仗一样,还有专门的火头军……”

“那真的是有意思……”我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