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就这么出去了,我愣了愣神,进了车站。手机响了,是贺兰的语音信息,“刚才忘记跟你说了,车票已经给你买了,到你们县城的,你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了!”我默然的回了一个好,发了一个拥抱的表情,赶紧转过头,马路边,红色的荣威,很显眼。我挥挥手,傻呵呵的笑笑,走进了站。
不出意料,高速上车流量很大,到苏通大桥的时候已然是个大型停车场,还好,一直以步行无二的速度前行,过了江,不过三五公里,慢慢顺畅了起来。两个小时的路程,五个到小时才到,路上我睡了好几觉。
十多年没到过县城,十一点半从车站出来的时候,完全陌生。鳞次栉比的高楼挡住了当年无论从县城那个地方抬头都看的到的二十八层,我们就叫它二十八层,不叫江海大厦。看了地图才知道,南海广场,人民路,都离得太远了。突然就想起了小时候父辈经常开的那句玩笑“都建的跟紫禁城一样,皇帝来了都不知道了住哪儿”,现在是不管你是住在县城还是南京、上海,其实都没什么差别了,地方风格的建筑基本都集中在后来专门建造的那些古镇、老街,只是披着外衣的商业区。白墙、黑瓦、石板路、小巷子、长长的木板门,在我都还小的时候,“学习张家港”,就没了大半,后来的孩子已经觉得那些元素都是江南独有,不属于我们这里,这里是江北,没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柔美。
中楹桥的桥头,“有菜无酒不精神,有酒无诗俗了人”的集贤馆、菊花锅、冰雪酒,招待过元帅、将军、文人、墨客,终究都还是淹没在了时光里,成为了洋快餐店。
国营饭店的团猪斩肉、韭菜炒螺丝、大蒜荸荠炒肉、韭菜豆瓣鸭蛋汤,运气好的时候还会有文蛤炖蛋,吃完,去看一场电影,五毛钱一张票,小孩儿免票,两毛钱的一根的橘子汽水、一毛钱一大把的五香瓜子,让我们安安稳稳的呆着,直到散场。这大概是父母那个年代最顶尖的享受了,一年有两次,一次夏天,一次过年。
千篇一律的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千里香小馄饨、老乡鸡、乡村基、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到哪儿都一样了,随便吃点,回去吧,不看了。
农村中巴车也是公交车一样的大巴了,二十年前八块钱一张票,现在五块钱,还有各种折扣,没什么人,也是见站牌才停。
一个小时,不慌不忙,摇摇晃晃,到了柴湾。
一下车,遇到正在开电信营业厅门的林晓。
“就这么两步路,你中午还关门回家吃饭啊!”
“二哥啊,中午不营业的,我回家睡了午觉才来的!”
“还是你舒服!走了啊……”
“二哥,你等我下,我有事找你……”
“你到这儿来……”
“好……”估计是什么事情不方便这么说,我就往营业厅里面走。
“二哥,你这是去哪儿了?”
“我去了趟广东……”
“忙什么大业务的,跑那么远?”
“没有,就是有点小事……你找我啥事?”
“二哥,你是不是有同学在鼓楼医院?”
“是啊,不过那家伙是搞辅助生殖的……你……”
“嗯……你能不能帮我问问,冻卵……”林晓的耳朵都跟着脸红了起来。
“你怎么不跟林医师说?”
“我不想我爸知道,再说……你就说能不能问吧……”
“行……我等下回去就问,明天给你信儿,行啊?”
“没那么着急,你十天八天告诉我都行……”
“放心,我今天就问,说不定晚点就能告诉你。”
“谢谢二哥!”
“那我问你,这几天你有跟卫国联系么?”
“有……不过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那我先回去了……”
“好!”
骑摩托车回家,路上,我停下来发了个信息给贺兰,让她知道我到家了。
嗯!这事,还是得让卫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