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古画奇案系列之临安卷 > 第56章 7.夜宴图(8)

第56章 7.夜宴图(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苏墨言思索片刻后说:“大人,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试着从那些与我们有过交集的江湖门派入手,看看他们是否知晓这个神秘组织的情况,说不定能从中找到线索,了解他们的目的和行动方式。”

刑部张大人也说道:“嗯,同时我们也得加强自身的防备,大理寺和刑部这边都要增加守卫,以防他们突然来袭。”

柳青儿接着说:“我继续去江湖上深挖这个神秘组织的消息,争取尽快搞清楚他们到底是何方神圣。”

赵凌霄点头道:“好,就按大家说的办,我们既要主动出击,寻找线索,也要做好防御,绝不能让他们得逞,不管付出多大代价,我们都要守护住大雍的安宁和正义。”

众人再次领命,各自行动起来。赵凌霄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带领大家冲破黑暗,让正义的光芒永远照耀在大雍的每一寸土地上。

而此时,在大雍的某个隐秘角落里,那个神秘组织的据点内,气氛阴森而压抑。一个身着黑袍,面容隐藏在阴影中的人坐在主位上,周围站着几个同样装扮神秘的手下。

黑袍人声音低沉沙哑地说:“哼,大理寺那帮人以为这样就能把我们怎么样了吗?他们破坏了我们的计划,让我们损失惨重,这笔账必须要跟他们算清楚。传我命令,召集所有可用之人,准备对大理寺和刑部动手,让他们知道,与我们作对的下场!”

手下们齐声应道:“是,首领!” 那声音在这昏暗的据点内回荡,透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杀意,仿佛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席卷而来,笼罩在大理寺和刑部的上空,而正义与邪恶的又一轮较量,也即将拉开帷幕。

回到大理寺后,赵凌霄并未因暂时的胜利而放松。他深知,这场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许多潜在的威胁隐藏在暗处。那些残余的阴谋势力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窜出来咬人。

“苏墨言,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虽然主谋已死,但那些残余势力仍有可能兴风作浪。” 赵凌霄对苏墨言说,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没错,我们要继续追查下去,将他们彻底铲除,以绝后患。” 苏墨言点头赞同,他的脸上同样写满了坚定。

于是,赵凌霄和苏墨言等人再次投入到紧张的调查工作中。他们仔细梳理着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从已被捕人员的口供中寻找线索,从各种文件和书信中挖掘信息,试图找出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同谋者。

“这封信里提到的这个‘暗月’,会不会就是那个神秘组织的代号?” 苏墨言拿着一份文件,疑惑地问赵凌霄。

赵凌霄接过信,仔细端详后说:“很有可能,我们得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看看能不能找出更多关于这个‘暗月’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遭遇了诸多困难和阻力。一些涉案人员在被捕前销毁了重要证据,让他们的调查陷入僵局;还有一些人则买通了证人,让证人改口或者失踪,试图混淆视听。但赵凌霄等人并未气馁,他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突破难关。他们通过走访百姓,寻找新的证人;利用巧妙的审讯技巧,让涉案人员露出破绽。

“你以为销毁证据就能逃脱制裁?你太低估大理寺的能力了!” 赵凌霄在审讯室里,严厉地对一名涉案人员说道,“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你现在坦白,还能争取从轻发落。”

那涉案人员原本还嘴硬,听到这话,脸色微微一变,眼神开始闪躲。

在边境,那些与阴谋相关的使臣国家虽然不承认罪行,但大雍加强边境防御的行动让他们有所忌惮。他们一边在外交上虚与委蛇,派遣使者前来假意求和,使者们言辞恳切,声称两国应保持友好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但言语之间却暗藏玄机,试图探听大雍的虚实;一边却在暗中调兵遣将,大量的军队和粮草被秘密运往边境,准备应对可能的冲突。

“贵国此次诚意求和,我们自然欢迎,但还望贵国能恪守承诺,不要再有不当之举。” 礼部官员在接待外邦使者时,不卑不亢地说道。

大雍的边境守军们丝毫不敢懈怠,日夜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国家的重任,一旦边境有失,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那高耸的城墙上,士兵们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手中的武器紧握,时刻准备抵御外敌的侵犯。

“兄弟们,不能放松警惕啊,那些外邦狼子野心,随时可能发动攻击。” 一位将领对士兵们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决心。

“是,将军!我们一定守好边境,绝不让外敌踏入大雍一步!” 士兵们齐声回应,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毫不畏惧的光芒,那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也是对敌人的警告。

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这些线索如同黑暗中的曙光,指引着他们找到了隐藏在朝廷中的一位高官——吏部尚书。这位吏部尚书平日里深得永泰帝信任,位高权重,在朝廷中颇有威望,众人皆视其为朝廷的中流砥柱,却没想到他竟然也是阴谋的参与者之一。

“竟然是他!” 赵凌霄得知这个消息后,震惊不已,“我们必须尽快掌握确凿证据,不能让他再逍遥法外。”

“没想到啊,他竟然也参与其中,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赵凌霄紧盯着手中的证据,重重叹了口气,满脸的难以置信。在他心里,吏部尚书一直是值得敬重的前辈,平日里朝堂上的谆谆教诲,那副为国为民的模样,没想到全是伪装,如今却干出这等叛国的勾当,实在令人心寒。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直接将证据呈给陛下吗?” 苏墨言眉头紧锁,眼中满是谨慎。这位吏部尚书在朝廷位高权重,势力盘根错节,稍有差池,朝堂恐怕就要掀起惊涛骇浪。

赵凌霄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此事需万分谨慎。先暗中调查,把证据收集得铁证如山,确保万无一失再呈给陛下。他在朝廷的地位举足轻重,一个疏忽,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一场秘密调查悄然展开。随着调查逐步深入,一个惊人的内幕浮出水面。原来,吏部尚书孙召祥身世特殊,他是外族与汉族所生,自幼便因这特殊身份受尽冷眼。外族视他为异类,汉族也对他心存偏见,两边都不接纳他。尽管他一心秉持清廉正义,满心渴望在朝廷施展抱负,为百姓谋福祉,可身世的枷锁,让他始终难以真正融入朝廷核心。

一次偶然,外邦人知晓了他的身世,竟以此为要挟,逼迫他提供大雍情报。“你要是不合作,就把你的身世公之于众,到时候身败名裂,可别怪我们!” 外邦使者恶狠狠地威胁道。吏部尚书起初坚决不从,可一想到家人,想到自己辛苦打拼的一切将毁于一旦,在无奈与恐惧之下,他屈服了。

此后,他利用职权,将大雍的军事部署、粮草储备等重要信息,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外邦,换取身世的保密和巨额财富与权力。但外邦人的野心如无底洞,得寸进尺,进一步逼迫他在朝廷拉拢官员,组建利益集团,共同策划颠覆大雍政权的阴谋。吏部尚书在这条不归路上越陷越深,彻底迷失了自我。

掌握了足够铁证后,赵凌霄等人进宫面圣。永泰帝听闻此事,震惊得从龙椅上站起身,脸色瞬间铁青,眼中满是愤怒与痛心。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如此信任、委以重任的肱股之臣,竟背叛了自己,背叛了朝廷。

“陛下,臣等有罪,未能早日察觉吏部尚书的阴谋,请陛下恕罪。” 赵凌霄等人 “扑通” 一声跪地请罪。

永泰帝摆了摆手,声音沉重:“此事与你们无关,起来吧。当务之急是将吏部尚书及其同党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永泰帝当即下令将吏部尚书逮捕。审讯堂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吏部尚书一开始还妄图狡辩,拒不认罪。

“陛下,臣冤枉啊!臣对朝廷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叛国之事?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臣啊!” 吏部尚书扯着嗓子大喊,脸上还装出一副无辜的模样。

赵凌霄走上前,目光如刀,冷冷地说:“孙大人,事到如今,你还想抵赖?看看这些证据,都是从你府中搜出的,与外邦往来的书信,每一封都详细记录着你们的阴谋,你还有什么可说?”

吏部尚书看着证据,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可还在强撑:“这…… 这定是有人伪造陷害下官的,下官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从何而来。”

这时,苏墨言站出来,朗声道:“大人,我们还找到了你与外邦人秘密会面的证人,他们都能证明你与外邦勾结,你又作何解释?”

吏部尚书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恐惧,可依旧嘴硬:“这…… 这定是他们受人指使,故意诬陷下官的。”

赵凌霄猛地一拍桌子,怒喝:“事到如今,你还冥顽不灵!证据确凿,你若坦白从宽,或许还能留你一条性命;若继续执迷不悟,休怪国法无情!”

在铁证面前,吏部尚书终于撑不住了,缓缓低下了他那曾经高傲的头颅,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他脸上写满悔恨与绝望,往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

“陛下,臣有罪啊!臣一时糊涂,被外邦人胁迫,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臣对不起陛下的信任,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大雍的百姓啊!” 吏部尚书痛哭流涕,声音里满是懊悔。

永泰帝看着他,眼中满是失望与痛心,质问道:“你身为朝廷重臣,本应以身作则,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祉,却因一己之私,背叛朝廷,背叛国家,你可知罪?”

“臣知罪,臣愿接受任何惩罚。” 吏部尚书绝望地低下头,声音哽咽。

随着吏部尚书落网,这场惊天阴谋终于大白于天下。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者,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你们以为自己的阴谋能够得逞吗?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赵凌霄看着被押下去的吏部尚书,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历经波折的正义之战,终于以大雍的胜利告终。但赵凌霄明白,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必须继续守护这片土地,让正义之光永远照亮大雍的每一个角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