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杂耍,尽是些小孩子,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卖力,耍的人是眼花缭乱……”
她说的兴起,姜舟也被她说出了几分向往。
“这样耍的话,会不会摔跤?"
“他们都练过的,很少摔跤的。”
叶九见少年一双黑眼睛圆溜溜的,他露出明晃晃的,少有的向往之色。
“你没去过?”叶九惊讶。
“……。”姜舟低下眉,片刻后点了点头。他这般的处境,况且他少年时多病,是没多少机会出门去的。
叶九虽然不知道,但也能猜到几分。她心下了然,随即用手边的扇子轻轻敲了几下他的脑袋。
“啧。”小可怜。
小可怜家的猫咪护主,抽了她一尾巴,在手腕上。
这事叶九倒没往心里去。只是长这么大,还没见过一两次庙会的人,属实是有些可怜了。
等到几日后,有小厮来找她,想让她代写家信。无意间听见说今日有庙会。
马家县地方偏远,不是繁华富贵之所,识字的人少,睁眼瞎的人多,外面有那读书人支了个小摊写信,一页纸一文钱,下人们不识字,也不愿意出这个钱,就来找她,叶九呢,成日与这些人一起玩耍,也不计较这一星半点的。
“爹娘……俺在这挺好的,不用记挂俺,昨个又下了大雨,爹娘,家里下雨了吗……”
纸是小厮从管家处借来的纸,笔墨是叶九借来的笔墨,他说着,叶九写着。
“上次下雨冲坏的墙可修了吗,小弟弟体弱,多给他买的好的吃,别省那几个铜板,妹妹的婚事你别着急,俺跟你说,那村口李家的老二,那不是个好东西……”
那小厮说了半晌,口干舌燥,顺便喝了她屋的一碗水,叶九提笔足写了有四五纸才完事,又在桌子上磕了磕,递给了他。
小厮拿着信看了看,咧着嘴夸她:“小九哥,你写的真好,俺看啊,比人家要钱的写的还好哩。”
叶九敲了敲他的脑袋,看他那猴急的模样:“瞧你这急匆匆的模样,要到哪里去?”
“啊,自然是去外面玩儿了,今个是咱马家县娘娘的庙会嘞,小九哥你不知道?”
“不知道……不过庙会有什么好玩的。不过是些烧香的拜佛的……咦,怎么晚上也有吗?”
“这就是你不知道了小九哥。白日里烧香拜娘娘,那是求子来的,晚上热闹那是因为人多,官府许开了夜市的。”
“夜市啊……。”
这可就有意思了。
她一开始没想着那小少爷,只想着自己这些日子呆在姜家没出门,恰巧那小厮提议道:“小九哥,和俺们一起呗,俺对玩的可熟悉了,哪好吃哪好玩俺最知道了。”。
于是一拍即合,两人又同着其余两个家丁小厮,几人一同上街去了。
长街上灯火明亮,人来人往,路边有小贩支着摊子吆喝叫卖,买卖的东西多式多样,有日常用的姑娘的胭脂水粉等物,竟也有庙会特有的带着祭祀纹样的陶泥娃娃,奇怪模样的面具,虎头鞋等。
叶九一路过去,见那长街上游人众多,中间竟还有年轻姑娘三两相伴行走,那场景怕比白日更热闹,正巧她兜里也有银子,于是看见什么有意思的就买下来,过了一会儿竟还在一块宽阔处见着了耍胸口碎大石的杂耍。
场上石头应声而碎,人声嘈杂,身边小厮大叫一声好,热闹的不得了。
这才想起来那连杂耍都没见过的小可怜。
那小可怜看见了肯定高兴。她心想,不如把那小少爷带出来一起玩耍,岂不高兴吗?趁着夜色,她瞧着场上热闹,越发觉得这主意不错。
反正今夜天色好。
于是就对那小厮说:“你在这儿玩好了,我有事就先回去了。”
“啊?这就快完了呀小九哥,不看完再走嘛?”
“不了。”叶九混在人群里冲他挥了挥手。
“哎,好吧。”小厮抓了抓脑袋的看着叶九回去,他并不在意叶九的来去,只看着场上的热闹高兴之余还投了一个铜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