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齐声合唱!
一曲唱闭,小芜行了个收尾礼:“见笑了。”
“好!”不知是谁起的头,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掌声,
雯雯顺势跟上:“刚才这一曲就当是暖场曲,那我就来一个暖场舞。古瑶光舞蹈,常念君,请欣赏!”
跳舞怎么能不伴乐?小芜退到场边,轻声哼唱。
常念君,听名字像是个哀怨的爱情故事,但其实,它歌颂的是星球时代到星际时代转换初期,那些明知此去不复返,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仍然英勇踏上征程的先驱!
舞蹈里满是先驱们勇毅前行的坚定,以及百姓对他们的赞许,常念君,是父母妻儿对他们的留恋,也是国家对他们的怀念与歌颂!
故事讲到将士们即将远行,小芜的歌声变得慷慨激昂!
人群中一位身怀六甲的妻子,满眼依恋的看着队伍中的一位男子。那是她的丈夫,她肚子里未出世孩子的爹,但同时,他也是国家的英雄!将要为整个瑶光星的未来献出自己!他的名字,将随着这一段历史,永远的留在人民心中!
雯雯将妻子的形象诠释的很好。那种不舍和支持的交织,介于哭泣和喜悦之间的复杂状态。她抚着肚子,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他才会被选上。
这一支不会回来的队伍里,全都是已婚已育的男性。他们携带了足够全队人生活十年的物资,在如今这个技术还不够发达,只能做到单向离开瑶光星,而做不到回头的科技水平之下,义无反顾的,为开拓星际,为缓解早就支撑不住这么多人同时生活、随时可能崩溃重启的瑶光星的压力而努力!
《常念君》一舞十分有名,和小芜刚刚献唱的《迪兰之歌》一曲同为联盟人的心灵寄托,没有人没看过,也没有人没听过。舞蹈和歌曲一样,不同的人唱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人舞出不同的感觉。
雯雯以十岁出头的年纪,以从小学舞扎实的功底,以她细腻的情绪感知能力,将《常念君》的结局跳出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
结局本来就应该是往充满希望跳的,但许多舞蹈家在处理这个结局的时候,由于前面投入的感情过多,再加上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常常将结局跳的太过悲伤。
但雯雯不一样,她还小,她才十岁出头。可以说,她跳身怀六甲的妻子部分时,能诠释的这样好绝对是靠自己绝佳的领悟能力。而当雯雯跳到结局“一个小孩子指着纪念碑问自己的妈妈”这种情节时,就身为小孩的她完全不需要任何艺术的处理。
光是站在那里,就有了足够的说服力!
舞蹈改编自真实的历史,是少见的,真实历史比改编作品结局更完美的存在。
在真实的历史中,瑶光星上的星始五家族前后派过无数支敢死队出去探索星际。《常念君》中记叙的这一支,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一支,就是他们发现了绥农氏。才有了后来,绥农氏和星始五家族携手共同开拓星际,奠定了如今迪兰星际的雏形这件事情。
这支队伍也成为了所有队伍里唯一活着回到了瑶光星的队伍。故事里的妻子带着小孩来到了纪念碑,小孩问母亲,母亲回忆往事。而历史上,这支队伍里绝大多数的人都和家里人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但《常念君》又跳的不仅只是这一支队伍。窥小见大,无数支队伍中除这一支外的无数支,他们的结局只会比故事中更为凄惨。
有刚起飞就发生故障的,有刚飞不久就碰上星际风暴的,有被黑洞吞噬从此再无音信的。有登上了未知的星球,发现不适合生存但再也没能离开的。
好不容易找到了适宜生存的星球,却被星球原住民们赶尽杀绝,这里所讲的原住民包括但不限于猛兽、毒物、细菌、病毒,以及已经形成文明了的外星球生灵。
又或者找到了颗极好极好的星球,在上面尽己所能的搞科研,把所有的成果全都远程传回瑶光星。尝试播种,解决生存问题,尝试建立文明,凭双手搭建房屋,但最终因为队伍里没有文明延续所必须的女性角色,而全队老死的。这已经算是完美的结局了。毕竟,出发前没有人想过他们还能一直活下去,也就没有做此类准备。
在如今的瑶光星上,还封存着许多那个时代的影像资料。现实,永远比故事残酷。
一舞闭,伴唱的小芜也收了音。观众们都还沉醉其中,久久不能释怀。这可不行!要影响她们赚钱!
雯雯和小芜对视一眼:“只有你没听过的,没有我们家小芜不会唱的!”
“只有你没看过的,没有我们家雯雯不会跳的!”小芜也跟上,二人相互说了恭维的话,“点歌了!点舞了!暖场表演结束了!正式表演要开始了!”
有点煞风景,但是,这里毕竟是大考期间的学院门口。有人放下了一张有储值功能的空卡,有人往卡里转钱,有人往雯雯和小芜放在地上的星钮里投放物资,
这虽然是暖场表演,但其精彩程度值得辛苦费。
有人陆陆续续又点了几首曲子几支舞蹈,都是大热门,没超出雯雯和小芜的能力范围,
见能赚到钱,能给班级做贡献,两个小姑娘都可认真了,广告语也是五花八门:
有邀请大家一起互动的“跳舞强身健体,唱歌身心舒畅,诚邀大家一起加入!”“手牵手,一起舞!”“肩并肩,齐声唱!”
当然不会缺经典话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还有道德绑架类型的
“初一六班的家长们看过来,帮助其它人不如帮助自己家小孩的同学,团队的胜利就是个人的胜利!”
“初一年级的家长们看过来,帮助其他年级不如帮助自己家小孩所在的年级,年级的胜利就是班级的胜利,班级的胜利就是个人的胜利!”
拉踩,踩一捧一,踩别人捧自己的肯定也不会缺席
“初一初一,学院第一!拳打初二,脚踢初三!初一无敌!”
当然最多的还是喊口号
“东风吹战鼓擂,初一六班怕过谁!”
……
校门口人多热闹,食堂里,人也多也热闹,同校门口不一样的热闹。
去到食堂的熊同学他们,果然就如前述秦漱所预计的那样,见到食堂里已经有不少人在埋头干活。
只见他们择菜洗菜切菜配菜流水线,围着大水槽清洗盘碗碟筷勺,擦桌子摞椅子,扫地拖地,洗拖把洗抹布,擦大门擦窗子,忙作一团。
就和方老师那边一样,这些活在如今星际时代都是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解决的,并不需要人来干。
而平常呢,食堂的员工其实也没有这些活要干,这些活只是为了大考才临时出现的,也算是让学生们在能打工换饭的同时,忆苦思甜吧。
六班的同学们来迟了,但又正如秦漱所推测的那样,食堂里还有可以分给他们干的活,而且,他们基本上可以把余下的活全都给包了,只要干的快一点。
食堂打工换饭是大考联考等当中的保留节目了,对于干多少活可以换到饭,可以换到多少饭,有着非常清晰的标准。
比如擦桌子三张,可以换到一张供一人就餐的餐券;擦玻璃三扇,也可以换到一张供一人就餐的餐券。
六班此时来到食堂干活的同学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那就是赚够足够他们六班全班同学使用的餐券数。因为估算不清,害怕出现干着干着干到最后没活可干了,而餐券却少了那么一两张的尴尬局面,同学们一致认为:干快点,早点把餐券揣在兜里早心安。
熊同学等人干的很卖力,因为他们干的太卖力了,“威胁”到了其他班级学生的利益,都害怕这群初来乍到的初一六班的人把活都抢着干完了,害得他们赚不够目标餐券数,也就干的更卖力了。
在这种“内卷”的状态之下,整个食堂里更加的热火朝天起来,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喊了声:“三张桌子擦完了!”像是要给这三张付出了自己辛苦劳动的桌子打上自己的标签,又像是害怕食堂里负责兑换餐券的工作人员没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回头再错算到别人头上,
他起了个不错的头,在他之后,同学们都纷纷采取了干完活就报出来,先不忙着去兑换的方式。
这下好了,甲和乙同时擦完的上一轮三张桌子,并同时投入了对下一轮三张桌子换餐券的争夺中,当然要比上一比。大家伙儿的速度越比越快,食堂里可以干的活也消耗得越来越快
……
突然那么一瞬间,所有人都停下了,不够了,他们手上的活不够换一张完整的餐券了。有伙伴的迅速和伙伴沟通,集几人之力凑够了几张完整的餐券,力求用尽每一张桌子每一扇窗户绝不浪费。
然后就是集体向兑换餐券的工作人员那里靠近,自觉的排成了一列长队。因为能兑多少都是根据刚刚自己的劳动成果来的,都是定数,也就没有争强着非要先兑换的必要。
六班同学们凑在一块儿自己先估了估,大概是可以兑换到40张或者41张餐券,因为就差那么三分之一,不知道阿姨会不会给点五进一,还是直接略掉。而六班共有37位同学,很好,够了,甚至还会多出3张或者4张。
或许,可以考虑卖个钱?
食堂好心的阿姨是全都按照点五进一计数的,但一个班级只能点这么一次,同一个班级有多个队伍来结算,多个队伍都有小数的,只能有一个队伍进一,其余不管是点几,全部统一抹掉。
阿姨的这一番做法算是狠狠地坑了一把那些排着队伍,听见这个消息就起了心思,把好好的整数拆的七零八落,每一个都满足点五进一的条件,就想着从她这里多“点五进一”几张餐券去的,四个班级。
初二初三的学长学姐们少有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因为他们经历过啊,而且这个点在食堂这的初二初三年级学生真的很少。所以被坑的四个班级里有三个是初一年级的,
其中就有邵阳所在的初一一班,不仅没多捞到,还足足少了五张!也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六班同学们在熊同学的带领之下,捧着宝贵的四十一张餐券回到操场找秦漱会合。也快午饭点了,六班在其他地方的同学们也都陆陆续续的回到了操场。
在心理张老师那里的金金,用一招“小和尚念经”成功的俘获了张老师的芳心,获得了原先他星钮里的五分之一的资源。
张老师本来是打算直接把星钮还给这位锲而不舍的小同学的,但当她调出金金的星钮一看,好家伙,原来这个“金”是“土豪金”的“金”啊!这要是她把这一整个星钮包括里面的资源全都还给了它的原主人,那么这位小朋友的同班同学们就不用再为资源犯愁了!这可不行。
于是她临时改变了主意,只还了五分之一,星钮也没给,因为这星钮里面空间巨大,待到后面各班级各团队各人争抢资源时必将是个大杀器!若给了金金,恐太会影响考试的公平。
“服侍”了老方小半天的徐同学何同学二人也带着他们的务工费回来了,老方还挺大方,给了一人一千星币,总计两千。
其他同学们也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在校门口摆摊卖艺的雯雯和小芜姐妹花带回来的东西最为丰富,有星钮,有卡,星钮里塞着满满当当五花八门的东西,卡里还有小四位数的钱。
大家把得到的东西都一起汇了汇,本想交给秦漱统一保管,但秦漱表示还是各人管各人的,主要也是怕她自己待会儿疯起来,管不好这许多东西,再给弄差了。
“哇!大家都好厉害啊!”秦漱忍不住称赞,“人到齐了,走,咱们去吃饭!”
两个初三的学长也理所应当的跟着一起去食堂,同学们都疑惑他们怎么还没走?漱姐怎么不赶他们走?只见秦漱:“想吃饭?熊熊,我们有多余的餐券吗?”
“有,多四张。”熊熊早就数好了三十七张另外存放,顺手就摸出了那多余的四张,
秦漱从其中拿走两张,问俩学长:“想要啊?”
俩学长觉得这问题好幼稚,
“可以给,”秦漱再问熊同学,“熊熊,你看我们卖个一百星币会亏本吗?”
一百,两张?好贵啊!俩学长想起秦漱“偷偷”同他们讲的内容,为了那个惊为天人的合作大业,勉为其难的点点头:“一百可以。我们吃完了就去筹钱。”
熊同学也点点头,一百星币两张,一张五十怎么会亏?
于是秦漱决策性点头:“行,今天到晚前还清这两百,我们就,不收利息。过了今晚,利息一张票百分之十也就是十星币,不涨,随便什么时候还,都十星币。”
“两百?”一学长惊,长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连鼻孔都张开了。
“一百一张啊!”秦漱讶异,她没表达错吧?那就是嫌贵了?可是,“这已经是友情价了……”
食堂发放的餐券数是有限的,不管是劳动换取还是钱财换取,总额并不能满足三个年级所有同学就餐。所以卖两张给这俩学长后,他们手上还剩的这两张秦漱还打算留着卖个高价呢!她想着到最后,买不到餐券了,自己就是卖它个五百一张,都会有冤大头买的吧?
人嘛,总是要吃饭的,除非你搁外面吃。但是都回来学校食堂了再跑外面去多折腾啊!钱还不一定够,营养还没食堂丰富。跟她秦漱买,还能赊账,也没说非就得考试期间还了,利息百分之十嘛,回头等考试结束,拿回自己智脑了再来找她划个账就完事了,多好!
秦漱还打算接下来的几顿早中晚餐,都做一做这个生意呢!直接帮大家省去不必要的挣饭钱环节,节省时间!
此学长闻言继续惊,要知道,直接跟食堂买,也就才三十星币一张!学妹她卖这么贵,自己还不如现在就火速跑出去赚个钱,赚三十星币并不难,一会儿的功夫,完了再跑回来去跟食堂买一张:“一百,一张!也太”
另一学长眼疾手快的就捂住了他这个不会察言观色不知天高地厚还敢讨价还价的好哥们这漏风的嘴,并打包票:“可以!没问题!”
“等下啊,”秦漱终于想到了,“你们如果直接跟食堂买的话,食堂收你们多少钱一张?”
“三,三十?”学长不知道秦漱这么问有何用意,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不该回答,该说真话还是假话,只是好奇所以问问?不过万一学妹这么问是在探他们跟她买餐券的决心呢,不行,该表的决心不能少啊,“不过,我们只跟学妹你买,你说多少就是多少。”
这位很懂的学长,坚决走好讨好学妹路线不动摇,
“才三十啊!”秦漱没想到这餐券被学校卖的这么不值钱,真是也不知说是善待学生还是说他傻!这么珍贵的资源搁这儿贱卖。
还被捂住嘴巴的学长以为秦漱要良心发现,降价出售了,没想到,秦漱直接没了下文。
秦漱怎么可能白问到这一个信息而不做任何的打算呢!到了食堂,他们就知道了,只见秦漱走到买票的窗口,
“漱姐,这边兑票!”熊同学好心提醒,
秦漱摆摆手:“唉,我知道。”
她问卖票的阿姨:“阿姨,你这儿,还有多少张没卖完啊?”
“怎么了?”阿姨低头看了眼,她的手边就是剩余全部的饭票,厚厚的几小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