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昔闻甚至没有用导航,路线却很精准。
“我昨天翻过《枫园》,第一页的扉页写了一句话。”
两个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玉溪春至,满园枫翠。”
这是《枫园》前言。
难怪当时顾昔闻觉得熟悉,因为姑婆所有的书他都读过。
但《枫园》是顾瑶章出版的第一本书,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六十年,顾昔闻是小时候读的,一时没有想起。
“老师这一生出版了超过三十本书,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枫园》和《风至》,除此之外,长篇小说《小红菊》和儿童文学《捡豆子》我也很喜欢。”
陆书屿简直是如数家珍。
瑶章原名顾瑶章,她以自己的名字做笔名,从三十岁开始,她把自己写的散文、小说和儿童文学陆续出版,因其细腻的文笔和治愈的剧情,广受好评。
就连剧情最苦的《小红菊》,最后也挣脱了命运的束缚,奔向了新生。
顾昔闻感叹道:“你真的是姑婆的书迷。”
陆书屿浅浅一笑,有些怀念:“我应该算是狂热粉丝?”
顾昔闻也跟着笑了:“姑婆是不是送过你亲笔签名纪念版?”
“也送过你?”
陆书屿毫不意外,她点点头:“那一套书足足有一大箱子,老师没有我的电话,悄悄用邮政寄过来的,我现在还珍藏着,每一本都包了书皮,每次都要洗手焚香再拜读。”
顾昔闻闷闷笑了一声。
“那真太狂热了。”
人说着闲话,华大百年牌坊就出现在两人面前。
现在是周五下午,朝气蓬勃的学生们脚步欢快,络绎不绝。
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任何愁绪。
两个人在校门口登记,才走入古朴的校园。
一踏入学校,两个人就都停下了话语。
白桦树立在到路边,莲华造型的路灯在树枝间若隐若现,四季常青的冬青在路边茁壮,依旧翠绿繁茂。
怀念涌上心头,陆书屿深吸口气,努力压下翻涌的情绪。
顾昔闻轻声问:“毕业之后,还回来过吗?”
陆书屿摇了摇头,她仰着头,看着路边熟悉的路牌,说:“我工作太忙了,不好请假,没有回来过。”
“我倒是经常回来,”顾昔闻声音轻快,安抚了陆书屿对过往的怀念之心,“毕竟我也算是成功人士,得给学弟学妹榜样的。”
“哈哈哈,”陆书屿被他逗笑了,“那真是太成功了。”
“这么一看,距离上大学那一年,都过去十年了。”
“真快啊。”
“你是14级的?”顾昔闻说,“真巧,我是12级的,刚好比你大两届。”
陆书屿抬头看他,顾昔闻没有调查她的身家背景,非常礼貌,所以她也没有查顾昔闻的百度百科。
“顾先生,你只比我大两岁?”
顾昔闻脚步不停,跟她一起非常熟稔地往西区走去,却问:“我看起来很老吗?”
陆书屿摇了摇头。
“我不是这个意思,”她根据之前工作时听到的信息,说,“之前我们同辉恒铝业合作,当时对方的采购总监夸过你,说你上任执行总裁这六年能力卓绝,让耀世再上一层楼。”
这么算,今年三十一的顾昔闻,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当上了耀世集团执行总裁。
那时候陆书屿还是HG销售中心C10级别初级销售员。
人与人的差距也太大了。
顾昔闻纠正:“那个时候是执行副总裁,不是总裁,误传了。”
“我是继承家业,没有什么好吹捧的,”顾昔闻淡淡道,“起点太高,也就谈不上天资。”
他倒是很现实。
他言辞恳切,态度平淡,没有丝毫傲慢之色,陆书屿知道,这是他的心里话。
她想了想,还是说:“但耀世在你手里蒸蒸日上,这是不争的事实,不是所有的继承者都有这样的能力的。”
顾昔闻停下脚步,在耀眼刺目的阳光下看向她。
光影落在他深邃的乌黑眼眸里,犹如璀璨琉璃,让人被那五光十色的光阴吸引。
“耀世上下过万员工,都靠公司吃饭生活,如果我做的不好,连累的是他们。”
“我必须要全力以赴,才能不让别人白白付出辛劳。”
这些话,他似乎没有跟外人说过,声音甚至有些艰涩。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想跟陆书屿敞开心扉。
“陆小姐,其实我跟你是一样的。”
他们都是为了别人的欢喜努力工作。
陆书屿仰着头,愣愣看向他,感觉心中的冰湖竟出现一丝波动。
她回望顾昔闻的深邃眼眸,忽然间明白,这话是顾昔闻特地说给她听的。
他认可的是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