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她母亲乃是诰命夫人,进宫都不能带婢女,这萧宝镜不过一介庶子,居然还有这样大的排场,生生将她们母女二人都压下去了,这让她情何以堪。
眼见着萧宝镜主仆慢吞吞地跟在后面,碍眼得厉害,萧晚娘胸中压着一口恶气,终归是忍不住,斜眼朝后看去,低声恶狠狠道:“哼,真是好一个贱人!”
春儿一下子涨红了脸,却不敢开口驳斥。他急忙去瞧自家大公子,却见萧宝镜低着头,充耳不闻一般,只自顾自地跟着往前走。
这时孙氏往前看了一眼,见引路太监隔开几步远,像是什么也没察觉到一样,于是微微提高了一点嗓音,慈爱地对萧晚娘道。
“晚儿,过些日子你就要与宝镜一同嫁入东宫了。往后你们兄妹俩当相互扶持,好好伺候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身担重则,你以后当须管好后院之事,不要让殿下在一些琐事上费心。”
在宫里伺候的宫人太监,多是口舌伶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辈,方才萧晚娘失态,孙氏这番话,就是要在引路太监面前为她遮掩一番。
更委婉点出萧宝镜一介男子不足为虑,以后太子的后院还是萧晚娘的天下。
可惜她这副慈母心肠却是白费了,萧晚娘非但没有听进心里,反而更是呕得慌了。
想她堂堂大齐国未来的太子妃,将来板上钉钉的皇后,一个月后的大喜日子,却将与一个没名没份的侍君同一日嫁入东宫,简直是生生将她的面皮撕下来在地上踩!
恐怕整个京都没有人不知道,太子之所以选她做太子妃,都是为了萧宝镜!瞧,连接萧宝镜进东宫的日子都完全不避讳她!
萧晚娘恨啊,恨得心里淌血,恨不得要将萧宝镜撕成一片一片的!
春儿在旁边偷看萧晚娘的脸色,一直心惊胆战的。
他在萧家可是亲眼见到过萧晚娘不管不顾,歇斯底里大闹的模样,生怕她当场发难,要与自家大公子拼命。
好在萧晚娘还有点理智,不曾发疯。
春儿扶着宝镜,感觉到他不再发抖,终于平静下来,心里又是哀叹,又是怜惜。
他家大公子生得好,性格好,人品好,各方面都好得不得了,偏偏就是运气不太好。
想当年大公子的生母云夫人姿容秀丽无双,乃是当地有名的美人,与彼时尚不过是个举人的萧宝镜之父萧正天喜结连理,知道的人谁不称赞一句郎才女貌?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萧正天入京赶考,就与当时的工部侍郎家的千金有了瓜葛。
萧正天中了进士,又是芝兰玉树般的人物,一时堪称意气风发。
报喜的人刚回到萧氏老家报喜讯,未料萧正天的信也紧跟着来了,附带休书一封,要以“无所出”为由,将云氏休弃,改取孙侍郎家的千金嫡女。
萧家人大吃一惊。云氏女不但生得好,而且端庄贤淑,十分孝顺,深得萧家老两口的喜爱。
而云氏入门又不过两年而已,怎么就要因无所出而休了她呢?
更何况,萧家自有风骨,他们萧氏虽然在工部侍郎这样的大官面前算不上什么,但也不能由着儿子败坏家风,做出这种趋炎附势的事情来。
于是萧家二老连夜进京,去寻儿子探问个究竟。
一个多月后,老两口惭愧而回,并不开口解释什么,只是流着泪陪送了许多田产资财,要将云氏送回家去。
此事若是到此为止也就罢了。毕竟云氏年轻貌美,又有萧家赠送的丰厚身资,虽然云家只是寻常人家,但将来嫁得定是差不了。
可就在那个当口,云氏发现自己怀孕了。
云氏毕竟年纪轻,没甚么经验,那会儿萧家又发生了那么多事,乱成一团,她心系萧正天,镇日里愁眉不展,以泪洗面,身体有些变化就被她忽略了。
直到云氏小腹隆起,她才惊觉自己怀孕了。这一番事情可就复杂了。
最终云氏并没有离开萧家,而是留了下来,生下一子,取名萧宝镜。
于是,原本该是萧正天嫡长子的萧宝镜,因为母亲云氏的委曲求全,变得嫡不嫡,庶不庶,身份十分尴尬。
一个多月后,在京都,萧晚娘出生了。
因为不满萧正天的做法,萧氏老两口此生未再踏入京城,连萧正天娶孙氏女都不曾露面,只在老家守着云氏和宝镜过日子。
云氏后来也明白了老两口为何在萧正天停妻再娶之事上退步了。
因为萧正天做出了丑事,让孙氏未婚先孕。孙家人如何能干休,一番周折后却也只能让两人尽快成婚。
这样的事瞒也瞒不住。虽然孙家和萧正天对外都道是孙氏早产,但有眼睛的人都会看,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知道此事之后,云氏对萧正天最后一点念想也破灭了。生下宝镜之后不几年,云氏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