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中犹然记得萧逸恪抓住他的衣领,双眼赤红地低吼“让我见他!让我见宝镜一面!”时的场景,那时的萧逸恪已经全然疯魔了。
但是蒙瞳选择伸出手,将他狠狠打晕过去。
抓着昏迷过去的萧逸恪过孟婆桥的时候,孟婆将萧逸恪看了又看,笑眯眯道。
“蒙大人,这位公子既然不省人事,自然喝不得孟婆汤,你且直接带他过桥罢。”
蒙瞳听了自然不肯信。来地府轮回的阴魂,三五不时总有些不肯喝孟婆汤的。
巡逻的鬼差们一旦遇到,就会从三生石前,忘川河边,或者彼岸花畔将他们强硬带回,押到孟婆桥前喝下孟婆汤。
那个时候,可不见孟婆管这些阴魂们是清醒还是昏迷。
但孟婆在地府地位超然,她不肯给萧逸恪喝孟婆汤,蒙瞳也没甚么办法,只好先将萧逸恪送到阎罗殿。
醒来的萧逸恪不言不语,于阎君前例行过殿之时,哪怕站在回忆石前,回溯今生种种,也一直保持缄默,不曾状告宝镜。这着实让蒙瞳大松了一口气。
可就当蒙瞳以为万事大吉,只要等着萧逸恪入轮回投胎的时候,萧逸恪却开口了。
他说他要告状,当然,告的不是阳世人,而是刚才把他押到阎罗殿的阴差。
“阴差”蒙瞳:........
萧逸恪道:“此人心怀恶意,我本与他无冤无仇,他却想推我入忘川河。”
蒙瞳:........什么?
蒙瞳被萧逸恪颠倒是非的本事惊呆了,见阎君望过来,他急忙申辩,说这是没影儿的事,自己根本没做过——推阴魂入忘川的罪名他可不能认啊!
为了维持轮回之路的稳定,鬼差鬼将们向来只有阻拦入地府的鬼魂们跳忘川河的份儿,哪里敢将他们往河里推啊。
蒙瞳澄清道,此事实际是萧逸恪想要跳忘川河,反被他拦了下来。
若是真如萧逸恪所说的那样,自己要推他入河,后来怎可能又带他离开忘川河边,过了孟婆桥呢?
萧逸恪面无表情道:“那是因为有鬼差路过,恰巧见到了这一幕,你顾忌于此,方才及时收手,反假作要阻拦我跳忘川河。”
阎君差人去查,居然还真的找回来一队作证的鬼差。那几个鬼差原不敢得罪蒙瞳,但在阎君之威下却也不敢说谎,于是只好老老实实道。
“小的几个只见到蒙大人与这位公子在忘川河边起了冲突,但具体什么情形,小的们离着比较远,并不太清楚。”
事情接下来的走向,让蒙瞳措手不及,如坠梦里。
萧逸恪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大义之名,以他一介“弱小”阴魂的身份,慷慨陈词,给蒙瞳扣了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
以至于让众人渐渐产生偏向,几乎都相信了他的鬼话。
更绝的是,萧逸恪说到后来已是情绪激昂不已,竟一头撞向了大殿里的灭魂灯,以示自己所言为真。
惊得上至阎君,下到小鬼一股脑儿都去阻拦他。真让他碰到了灭魂灯,那还不得魂飞魄散吗?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蒙瞳:.......
要不是他就是这桩案子里被告的那个,他几乎都要信了。
此事到了最后,蒙瞳被定罪,要受惩罚。
听到阎君的决定,萧逸恪竟还为蒙瞳求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阎君陛下小惩大戒便是,想必这位蒙大人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
蒙瞳:.......
他百口莫辩,哪怕恨不得拿双锏立劈了萧逸恪,但阎君既已当众下旨,他也只能认罪。
因惦记着宝镜和身上的差事,蒙瞳特意请来阎君恩典,先暂缓几日,待他安排好那些事情再去领罚。
也就是在那几天里,直肠子的蒙瞳慢慢从这件事里回过味儿来。
萧逸恪要算计他,是早就打算好的。他要挟蒙瞳,逼其退步未果,知道再见宝镜无望,就干脆发狠报复他。
此人应是早就注意到了那队靠近忘川河边的鬼差,特意让他们注意到了两人的争执,之后就在阎君面前反咬蒙瞳一口。
而最开始,萧逸恪进了阎罗殿不言不语,恐怕是在观察周围的人与事。待他确定此事有了把握,就开始付诸行动。
其实这件事的关键,在于阎君的态度。
自古以来,只有地府阴差拿捏阴魂的份儿,哪有新魂敢去告阴差呢?这种事提起来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更何况蒙瞳地位高,权势重,并不是个小小鬼差那么简单。
但是蒙瞳那日就已经发现了,阎君对萧逸恪十分客气,态度和蔼有加,并不似往常那般威严深重的模样。
哪怕萧逸恪所告之人是自己的心腹大将,阎君也只是试图和稀泥,并未一味偏袒。
蒙瞳不知道阎君为何会这般,但是很明显,萧逸恪察觉到了这一点,并抓住时机,狠狠坑了蒙瞳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