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香囊形制更加多样化,在传统香囊的基础上更多制作出造型精美纹饰考究的金银香囊。宋朝时,官史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囊,礼仪作用愈加凸显,不仅身体佩带香囊,香还被用来散撒或悬挂于帐子之内,据载后主李煜宫中有主香宫女,持百合香、粉屑各处均散。
这是导游说的。
而慕玄度说,“关于李煜其实也很有意思,李煜词中不难看出来他这个人多愁善感又好风雅,所以燃香什么的一点也不奇怪,就比如他在《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提到的‘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以及《采桑子·绿窗冷静芳音断》中描述的‘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这些都反映出他的宫廷生活以及艺术品味。不过说实话,我觉得吧,比起皇帝,他更适合当艺术家。”
导游:“到了明清时期,香囊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明清的香囊形式多样,各式材质皆有,包括丝绸、金银、玉石、象牙等等。明清时期还流行一种用香木雕成的香囊。这类香囊多用于斋戒祭祀时佩戴,因为是用沉香木、黄桃木等珍贵材质雕成,所以一般也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
慕玄度说,“这个时期的香囊属于私定终身或是世家宅斗陷害之首选。我个人觉得,定情信物还是早期比较高雅,《诗经》里说‘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就更有唯美的境界。香草美人是千年审美之顶峰。”
一圈逛下来,众人对慕玄度刷新了认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实为博物馆陪伴挂件之首选。
慕玄度不好意思地捏了捏鼻子,汗颜,是不是说太多了……一不小心把好多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对此,众人表示:没有啊没有啊说的非常好。
这么转悠一大圈,他说的口干舌燥,岁九耀贴心的拧开瓶盖递过来一瓶水让他喝,正好也到了集合的时间,他们就一起去了集合的地点。
大巴车已经在那里等着,现在是下午三点,吃晚饭又有点早,所以学校还安排了活动,把他们拉去了当地颇负盛名的松溪公园。
松溪公园素以园内的小动物出名,四季皆有花景,不过今日一见才得知往日说的都是真的。
刚入公园门口,古朴的石柱撑起“松溪”二字的石匾,字体隽秀大气,行云流水似是一笔写成。道旁开满了栀子花,清香萦绕。沥青路延伸,路边皆是郁郁葱葱的银杏,偶有一缕阳光穿隙,落在地上,洒下点点金光。
杨钦说了解散,约好五点半在这里集合,让他们自由活动去了。
岁九耀被颜炆盛拉走了说要带他去看个东西,临走前不放心地看了看他,慕玄度冲他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可以,他这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没了岁九耀一起,慕玄度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往前走着,欣赏路边的花花草草。
唔,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
他一边走一边发呆,直到走到了湖边。
波光粼粼,这个词形容的一点没错。水波漾起弧度,在阳光下泛着金光,湖边芦苇丛丛,浅灰褐色的如同羽毛般柔软的部分在风里轻轻晃动。水边多垂柳,不似“二月春风似剪刀”倒另有一番纤细柔美。远处湖心竟有几只雪白的天鹅,优雅的在湖里浮着。
手痒,想拍照。
但他忘记带相机了,只好摸出手机,简单调了调像素,对着美景选了半天角度才拍了一张。
刚拍完,手机就响了。
是岁九耀的来电。
他接起电话,岁九耀问他在哪。
“我在湖边。”慕玄度转了一圈,看有没有标志物,“就是那颗巨大的垂柳下面。”
岁九耀笑着说,“好,知道了。”
慕玄度“嗯”了一声,正想和他分享一下见到的景象,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就插了进来,破坏了这一切。
“慕玄度,竟然是你啊。”
慕玄度回头一看,一个大块头脸上带着刀疤的穿着职校校服的男生,满怀恶意的看着他。那边还有不少穿着和他相同校服的人,一个个子高高的看上去特别强壮的老师装扮的人站在树下,犀利地看着这边。
他脑袋轰隆一声,惊得后退一步。
怎么……怎么会是他……
岁九耀还在电话那里喊他,他手一滑不小心挂了电话,但他也没心思处理这个了,那人步步逼近,在几米远处顾忌地回头看了一眼,没再动,只是压低了声音恶狠狠地说:“怎么,还有人愿意和你打电话?就你这种败类,就不该活在这世上,你这个□□犯的儿子。”
“你猜猜,要是和你打电话的那个人知道你是□□犯的儿子,他还愿不愿意和你说话?以为转到别的城市就高枕无忧了是吧?能把你的那些过去全都掩埋是吧?哈哈哈,你做梦!你瞧啊,今个不就让我碰上了吗?”
“你这个垃圾、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