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年找到刘铁匠,三言两语把情况说明白。刘铁匠二话不说,抄起工具就跟着他来到仓库。他围着那把锁转了几圈,仔细研究了一番,然后熟练地摆弄起手里的工具。
没一会儿,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锁开了。
刘铁匠挥了挥手,“开锁找我就对了。”
众人齐心协力,把农具搬回村子,刘铁匠也热心地留下来,帮忙修理这些破旧的家伙事儿。可这麻烦事儿就像商量好了似的,一个接着一个,村里的壮劳力大多被抽去参加镇上的水利工程建设,剩下的净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根本应付不了养殖场和蔬菜种植区那些繁重的活儿。
面对这人力短缺的困境,初夏站在村口,望着村里老老少少的身影,心中焦急万分。
不过俗话说得好,女人顶起半边天,经商养殖,不一定只能靠男人,她打算先召集村里的女人们。
下午,初夏召集村里的妇女们,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开起了小会。
她站在一块石头上,大声说道:“姐妹们,咱们村的男人都去修水利了,可咱们也不能让村子的希望就这么断了。虽然咱们力气比不上他们,但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分工合作,一样能把养殖场和菜地的活儿干好!”她的声音坚定有力,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支持。
“女人顶起半边天。”
这句话就像一把火,点燃了妇女们心中的斗志。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眼神里逐渐有了光彩。
一个身材高挑的年轻媳妇率先站起来响应:“初夏说得对,咱们可不能被这点困难吓倒!我家里那口子走之前还嘱咐我,要我多帮衬着村里的事儿呢!”
另一位稍显年长的妇女也跟着点头:“就是,虽说干重活累点,但咱们一块儿使劲儿,肯定能行!”
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初夏的安排,一时间,空地上的气氛热烈起来。初夏看着这一幕,她知道,大家都在为村子的未来努力。
紧接着,初夏和陆续年便将妇女们分成了几个小组。
擅长种菜的被安排到蔬菜种植区,负责日常的播种、浇水、施肥和除草工作;心灵手巧的妇女则组成了后勤小组,负责编织鸡笼、修补农具以及整理仓库等杂活。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初夏也贴心地为他们安排了相对轻松的任务,比如看守场地、给劳作的人们烧水做饭,让他们也能为村子出一份力。
初夏觉得鸡这种家畜,长得快,需求大,最适合搞养殖了。经过协议,他们打算先养殖鸡。她想着,只要鸡养好了,就能给村子带来第一笔收入,村子的未来就有希望了,一想到这儿,她的眼神更加坚定了。
陆续年看着初夏专注的样子,忍不住轻声说:“初夏,你认真起来的样子真美。”
初夏微微红了脸,嗔怪道:“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个。”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村里的孩子们看到大人们忙碌的身影,也不甘落后,聚在一起小声讨论着能帮上什么忙。
这时,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站出来,走到初夏面前,清脆地问道:“大姐姐……我们可以做什么呀?”
初夏看着眼前这个眼睛亮晶晶、满是期待的小女孩,心中一暖,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孩子们能帮上的忙。她微微弯下腰,笑着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说道:“你们可帮大忙啦!放学后,你们可以帮着捡鸡蛋,还能给小鸡们喂水呢。要是看到小鸡跑出来了,就把它们赶回鸡舍,好不好呀?”
小女孩眼睛瞪得圆圆的,用力地点点头,兴奋地说:“好呀好呀,我最喜欢小鸡啦,保证把它们照顾得好好的!”
其他孩子也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说道:“我也可以,我跑得可快了,能很快把小鸡追回来!”
“我会小心地捡鸡蛋,一个都不打碎!”
看着孩子们积极的模样,初夏心中满是感动,她提高音量说道:“那就辛苦大家啦,等咱们的鸡养好了,卖了钱,给大家买新文具!”
孩子们一听,欢呼雀跃起来,一哄而散。
望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陆续年走到初夏身边,轻声说:“你可真有办法,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初夏转头看向陆续年,眼中闪烁着光芒,“这还多亏了大家信任咱们,愿意一起努力,我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肯定能把养殖场办起来,让村子富起来。”
说着,她不自觉地往陆续年身边靠了靠,两人并肩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