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玉郎总以为我暗恋他 > 第36章 第 36 章

第36章 第 3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次为何要在中书省埋条暗线呢?真不怕遭了皇帝忌讳?

他一个顶尖武将,安排一个小小的文职,又能有什么用处······

不!如果这不是目的,而是顺手为之呢?肃宁侯为的如果不是吴天恒本人,而是他那个女婿、自己的堂侄子呢······

这么一想,刘家老六只觉思绪豁然开朗。

肃宁侯世子身子不大好的事,满京城的权贵都有所耳闻。这种时候,肃宁侯暗中出手,帮一个侄子的岳丈谋个好职位,还能为何?

不就是想让未来嗣子的岳家不那么寒碜么!

就这样,刘子和在沈如松还没开始行动的时候,就歪打正着的猜中了他的心思。并且还擅自给沈如松内定了一个他本人都没敢奢望过的终极目标。

若是沈如松知道了,一定会嘴角抽抽着给刘老六赞一声:兄台你可太六了!

刘子和不顾秋季晚间的凉意,唰地打开折扇,摇了起来,他自觉已经看透了一切。

被冷风扇得打了个哆嗦,刘五爷悄悄往旁边挪了两步。

见这位嫡出弟弟先是冥思苦想,现在又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他觉得自己有时候是真的搞不懂这些读书人。

不过他也不想去学这样大冷天扇扇子的风雅,他巴结好嫡母和这个弟弟,能继续过好自家小日子就行。

刘五爷试探着问:“你五嫂不懂事,自说自话跟那沈家娘子约了小宴。可现在风头不太对,这事还要不要——”

刘子和略一沉吟。沈如松如今还是“妾身未明”的状态,此时自己与他交好,也算是提前下注了。

肃宁侯府一向不参与党争,自己两人也是小字辈的私交,任谁都挑不出理来。

有了这份“相交于微末”的友情,万一将来自己或是舅舅到兵部任职,若能借到侯府的人脉,那可就要发达了!

“我这就写帖子,明儿一早你就使人递过去。”

“啊?不是说今日有人告发谋反么?这时候还能请客?”

刘子和闻言,面色有点古怪:“确实有位安阳县的钱家少年一口咬定自家谋反。不过嘛,却又拿不出什么实证来。”

“他告自己家谋反?那可是全家砍头的大罪啊!”

“只怕,他要的就是个满门抄斩。”

“啊?!”

刘子和与沈如松的圈子档次自然不同。晚宴时,他就从知府的儿子,通判的侄子,还有同知的小舅子那里,听全了这个匪夷所思的闹剧。

是的,在刘子和看来,这就是一场闹剧。

一个小县城来的富家子,估计是遇到了些家族内不可明言之事,激愤之下,居然丧心病狂地想拖着全家一起去死。

其实,遇到这种空口白牙说疯话的,打一顿叉出去就完事了。

总不能随便来个疯子、酒蒙子的,嚷嚷几句有人造反,官府就得兴师动众去抓人。那全天下的衙门只怕都要不得安生,整日里不用做别的了。

可这家伙明显是挑选过时机的。临近乡试放榜,上至朝廷派下来的主考、学政巡察,下至全州的近千生员,全都汇聚于此。

在那些二代衙内们口沫横飞地激情讲述中,那钱姓少年一身血衣,于众目睽睽之下跪在刺史府前,口齿清晰自报家门。

说自己不是疯子,而是一个自幼被母亲教导要忠君爱国的大雍好少年。

然后他当众展示了自己伤痕累累的后背,宣称这是他撞破阴谋后被钱家一路追杀所致,而他母亲也因为护着他惨遭钱家毒手。

现在,他拼着一口气逃到府城,就是要大义灭亲,为了他母子二人的一片忠心,指证他亲爹亲奶全家都在密谋造反。

青州刺史额角青筋直跳。

夭寿了!

除了刚开国那几年,偏僻山野零星还有些不服王化的反贼,他就没听说过在大雍腹地还有谁造反的。

起码当今的元和一朝绝对没有。

今日他青州算是开了先河,这次的考绩是彻底完蛋了,三年白干!

秉着有难同当的官场优良传统,刺史大人把能摇来的同僚们全都摇了过来。

反正这小子也不是密告,瞒是瞒不住的,没看到周围吃这个谋反大瓜的围观庶民就足有上千么?

那就都来听听吧!反正大家的考评都好不了了,死也一起死个明白。

官员们满腔怨念地围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脏东西”,开始了例行审问。

这位脏东西,呃不是,这位忠义少年,你家谋反到底是和谁勾结,想要干什么?

计划呢?人马呢?兵器呢?

什么证据都没有,你就一句“跟京中贵人有所勾结”,这让我们很难想象一户啥都没有的商人是怎么去造反的啊!

你说证据都在后院一口填平的枯井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