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哥儿就在一天中唯一能见到沈如松的早膳时,提出了想去逛街的请求。
沈如松微微一笑,如同全天下欣喜于孩子终于康复的家长那般,大手一挥——就给送上门的瑾哥儿布置了一大堆功课。
学习好!
既安全,又能提高自己,沈壹壹现在可喜欢学习了!
小胖子彻底傻眼。唯一让他有点安慰的是,那丫头,不,瑜姐儿居然主动跟他一起写起了功课。
真是太有义气了!不亏是他这个大哥的孪生妹妹!
沈壹壹:······以这家伙的记性,一年前的事已经忘的精光,过几年,不会真被洗脑成功了吧?
等两人写好的功课慢慢攒了一叠,他们在青州府已经住了七天,连乡试都结束了。
这天,吴氏终于空闲下来。后日就要启程,她得采买些青州特产,到家后走礼用。
在这里盘桓的时日已经大大超过了预期,再拖延下去,天气都要转冷了。
瑾哥儿一蹦八丈高,太好啦,终于可以出门放风了!
能在古代体验一把逛街,沈壹壹自然是高兴的。何况,由吴氏带着,还跟着仆妇,肯定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吴氏随父上任,在府城混了近十年,自然知晓青州特产有哪些。
当下熟门熟路直奔东市。
东市中各家装修精美的店铺鳞次栉比,出入的客人前呼后拥,看起来俱是衣饰不凡。
吴氏先是去了一家“协裕胶庄”,称了不少上等阿胶。
她还跟沈壹壹介绍,青州东阿盛产阿胶,尤其是这家老字号胶庄,从前朝开始多次入了岁贡的。本地官员们离任时,几乎人手一份。
此物最宜女子,不管走礼还是平日里自用,反正买买买就对了!
伙计一听,这是熟客呀!赶紧殷勤上来介绍,说他们胶庄还有新制的“参茸阿胶”和“藏红花阿胶”。
吴氏跟童嬷嬷一商议,阿胶本就是女子用的,藏红花这种活血利器,太容易惹出事端,还是算了。
倒是加了参茸的听着更显贵重,于是又要了两份。
瑾哥儿在这一股子药味的铺子里待的很是无聊。
沈壹壹倒是看得挺有趣。
这不就是厂家开在省会的直营店么?不让中间商赚差价,顾客买的更放心。
再看看那锦盒盛放,外面还罩了层红木雕花漆匣的“参茸阿胶”,显然就是针对高端市场推出的精品。
感情这些营销手段老祖宗们已经玩的很溜了啊!
出门左拐,走了没两步,吴氏又进了家挂着“碧泉茗庄”匾额的铺子。
沈壹壹心道,看名字像是家卖茶叶的店。
进得里面,果然茶香袅袅。
青州本地没什么名茶,但长清县一带却产一种极为稀罕的空心矿石,名为“木鱼”。
据说木鱼石能入药,有祛邪扶正,蓄精固本的疗效。所以木鱼石制成的茶具、杯盏自然也就成了特产之一。
沈如松原本是要自己来挑的,无奈档期太满,实在走不开,就特意吩咐了吴氏,要她来买把木鱼石茶壶,送给颇好此道的族长。
吴氏对着伙计摆出来的满满一桌茶壶看花了眼,直接犯了选择困难症。
红儿指着把筋纹宫灯壶说好看,童嬷嬷却说另一把葫芦献瑞壶吉祥喜庆。
瑾哥儿看中了一把鸣远南瓜壶,壶身如南瓜,壶盖雕成南瓜蒂,把手处还刻着瓜蔓。
他一个劲儿嚷嚷着“买这个买这个”,被众人一致否决。
一看就受过专业培训的伙计倒也不急,脸上保持微笑,静静在一旁候着。
最后还是沈壹壹提了句收礼的人年龄、身份如何,吴氏才终于做了决定,选了把仿古如意壶。
器型古朴,色如紫檀,就算不那么出彩,可人人都挑不出错来。
吴氏哄了几句,瑾哥儿还是撇着嘴不太开心,恋恋不舍望着他的南瓜壶。
小伙计倒很是机灵,见此捧出一盘小陶壶来。
这些壶个个造型精巧,还不到寻常茶壶四分之一大,更像是哄孩子过家家的玩具,可偏偏还能倒出水来。
瑾哥儿果然一下就被吸引住了,立刻喜新厌旧的看上了一个牛首小壶。
壶嘴处雕了颗牛头,把手是牛尾巴,褐色的壶身扁圆,恰似一头卧着的水牛。
吴氏现在还是挺愿意宠她新添的宝贝儿子,见又是个陶壶,想来也不会太贵。
她示意沈壹壹也来挑一把,被沈壹壹笑着谢绝了。
她是小孩身,又不是真小孩,买玩具还是算了。
再一问价,结果伙计表示这把是添头,直接送了。
吴氏一行不差钱,可突然有个小惊喜,一时间竟让人人都觉得开心不已。
出了铺子,童嬷嬷还没口子夸赞这家会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