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春山又逢青 > 第17章 第17章

第17章 第17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见山早就备好了马车,廖青玉坐在马车上还打着瞌睡,晃晃悠悠的动静也叫不醒廖青玉。

入宫门的那一刻,午后的光照在两人身上,红墙绿瓦,碧树彩花,暖光透过两人,影子落在地上,一高一矮。

长长的宫道,侍女太监井然有序的端着各种东西往各宫走,有几枝绿枝伸出朱墙,上面稀稀疏疏的开着几朵黄花,宫里的孩子不少,隔着这面墙,有小孩子嘻嘻哈哈的声音传来出来。

沈望舒听到后笑了笑:“是五弟,你还未见过,今年也才三岁。”

“是吗?”廖青玉疑惑,问道,“怎么不见你们亲近?”

“他还小,连人都识不得。”

宫里的嬷嬷迎面赶了上来,黑发参着白发,眼尾处几条细纹,眼下还有一个不大的黑痣:“瑜王,瑜王妃,请跟我来。”

嬷嬷到底是宫里的老人,迎上来之后,守着规矩礼仪,直接引着两人往太后宫中走,暗地里悄悄看了几眼便回了神。

廖青玉见她面生,便仰头望向沈望舒,沈望舒看了她一眼:“是太后身边的窦嬷嬷。”

“太后这几日烦心事不少,今日王爷王妃们都来了,想来能替太后分忧,”窦嬷嬷说着,忽地停了一下才开口继续说,“听着陛下的意思,是长公主的事。”

沈望舒一顿,低头看了一眼廖青玉,廖青玉不知道在想什么,午后的暖光打在脸上,衬的皮肤暖玉似的白:“长公主不是早几年嫁到固河了吗?”

“王妃说的不错,可固河的几位皇子不安分,闹得要立储君,听说都动起了家伙,老君主无法只得退位,这几日瞧着说是身子不好,您也知道固河民风开放,长公主在那边怕是深受其扰,命人送了密信说是要回京,就前几日的事。”

沈望舒晨时被皇帝宣到宫中才知道此事,没想到宫中竟传遍了,他的这位姑姑到底是太后的亲女,怕是刚听到消息就急匆匆叫他们入宫。

廖青玉听着,倒觉得其中杂七杂八的事情很多,一则交涉过多,二则两国虽结了姻亲,但多年不曾来往,这件事怕是难多了。

慈宁宫在内宫深处,倒是个僻静的地方,左右的宫殿空着,后面有个宫庙,太后常去,廖青玉走的近了鼻尖一阵阵香灰的味道。

沈望舒看了她一眼,默默走到她的身侧,那些乱飘的香灰顺着风吹过来的时候,全落到的沈望舒的衣角上,他不甚在意的继续往前走着。

窦嬷嬷将两人引到内殿,退身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太后安康。”沈望舒先开口说着,廖青玉连忙附和。

殿中安静极了,四周的东西如死物一般,连宫里伺候的侍女大气不喘,逼得廖青玉收了收呼吸,厚厚的珠帘垂在地上,帘脚处挂着黑乎乎的半个拳头大的佛珠。

隔着一张珠帘,太后眯着眼睛顺着缝隙看了过去,额角动了动,才开口道:“坐吧。”

沈望舒没说话,拉过廖青玉的小臂坐在了一旁备好的椅子上

手边是早已摆好的点心,可她现在没有什么胃口,不多时太子入了殿中,同沈望舒一样,行礼问安后自顾自坐到了一边,倒是太子身后跟着一个人,从未见过。

那人就静静的站在太子身后,既没有行礼也没有问安,就直接朝着廖青玉走过来,直直坐到了她旁边,通殿的香火味竟也盖不住昌王满身的血腥味。

男子眼里打量,唇角弯起,看着乖巧极了,忽地开口道:“嫂嫂。”

廖青玉转头看去,点了点头,凭着记忆说了句:“昌王殿下。”

沈望舒侧目打量着两人,眼里警告,昌王平日便是个没正经的,冲着沈望舒笑了笑:“三哥。”

太子清楚昌王的德行,语气不容置疑:“沈景安。”

奈何昌王并没有理会,身子又往前倾了倾,眼里戏谑:“嫂嫂当真是美极了,三哥那个病秧子你也看得上?不过你也比大嫂嫂运气好多了,大哥可是个凶神恶煞的豹子。”

一番话,惹得廖青玉恶心,昌王身上的血腥味扑鼻而来,有些难挨,她皱着眉头往后退了退,身后的沈望舒忽地开口斥道:“四弟,注意身份,平日里胡闹也就罢了,只当你是不懂事,怎么现在在太后宫中言行有失?”

昌王依旧面上带着笑,唇角动了动刚要开口,帘子后面的人开口打断道:“昌王。”

男子收了笑,只当无趣,起身拍了拍袖子朝着自己哥哥那边走去。

太子素来看不惯他的行事,多说了几句:“皇后就是这样约束无力,管教无方?到底是一母所生,太子怎么就言行正经,行事安分。”

脚刚落到殿中的皇后自然是听到了这句话,眼里的神色变了几变,脸上带着隐约的笑意,扶了扶鬓边的凤簪。

“母后近日可还好?”王皇后秉着贤惠,问了问。

廖青玉往椅子后面坐了坐,生怕殃及到她,沈望舒看着她的模样笑了笑:“怕什么?”

“到底是宫中最不好惹的女人,你倒是习惯了。”廖青玉撇了他一眼。

太后看着手边的那一炷香快要燃尽,命人拨开了厚厚的珠帘,深蓝映黑的袍子垂在地上,廖青玉这才看清楚太后的模样,头发花白,发间只簪着一根玉钗将头发束着,齐腰的发丝黑白参半,眼角唇角的细纹随着说话轻动,手腕上挂着一串均匀的檀木珠子,缓步走了出来。

“平日无事,我听着心烦饶了我的清静,便免了你们的请安,今日难得叫你们过来坐坐。”

廖青玉听着,朝四周看了一圈,淮王还是没来。

“母后心善,心疼晚辈。”皇后就坐在下首第一个。

“今日叫你们过来,不为别的,想来也都听说了,长清就要回来了,”太后说着,脸上动容,似是痛心疾首,“已经十几年不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