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少卿他格外难缠 >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她要去莲花池,余下二人皆神色微动,已打算入内的沈诀亦蓦然顿住眸色虚空。

净空神色认真嘱咐道:“莲花池水较从前深了不少,一定要格外小心。”

苏缨宁淡笑着一一应下,等禅房门关上这才卸下担子缓步朝池边走去。

其实她哪里是想观景,只是不愿立刻与沈诀同处一室。更何况见他匆匆而来,定与住持有要事详谈,她可不稀罕偷听别人的秘密。

说来算算时辰,兰叶送草药找车马后也该往寺里走了。若自己在寺中用膳时辰拖得长,兰叶四处找不到人不知会急成什么样。不如让她也在寺中斋堂用了斋饭后,于正殿等着便是。

想到这,苏缨宁即刻寻了客堂管事的两位僧人,请他们帮忙寻人带个话。

至于为什么不自己出门找,苏缨宁也不是没有努力。可脑袋四下转了一圈后已难分西东,更别说看到寺中这些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房子更如迷宫一般。可别出去找人递个话,黄昏才得摸回西禅房。

莲花池与西禅房离得并不远,这池顾名思义形状恰似一捧诺大莲花盛放。

听客堂僧人说这是寺中唯一水源,乃自然形成。初现时人人都道其乃佛祖赐下祥瑞,足见这京南寺佛缘颇深。十传百后京南寺香火不断,皆言莲花池下,抵得过襄江盛水。

襄江是横亘南北的一条大江,这么说定是夸张了,不过苏缨宁倒是关心起话中另一信息:

原来这是寺中唯一水池,那自己岂不是就是在这儿摔落被救的。

这段记忆有缺,苏缨宁趁此机会问那僧人:“师傅,不知这莲花池是否有人落过水?”

“能沾池中水上身,皆是祥瑞。”其中一高个僧人似乎并不觉得落水是什么危险的事,“此事当然是有的,好像还是个孩子。”

苏缨宁一时欣喜:“师傅可还记得是何年?那时发生了什么?”

那高个僧人仔细回忆道:“就在上月年节,有个小娃娃想捞……”

不是自己数年前的那次。

苏缨宁泄气低头不语,眼神空无地拨弄着池边新发芽的嫩叶。接着又提裙沿池四下看探,试图唤起一些陈年细节,只因缺失的这块记忆总让她心里空落落的。

客堂僧人平日与香客接触久了,与人交流倒是颇为健谈。苏缨宁已蹲坐在旁数了好一会儿的石头,还顺带在上面刻了个头戴莲花的小人,竟还能看到僧人嘴巴不停地与香客侃谈。

出来时间不短了,万不能让住持久等。苏缨宁将方才刻的石头摆整齐用草铺好,便往西禅房走去。

管事僧人与她遥遥道别,又忙与身边住客继续道:“八九年前那次才惊险,夜半听到孩子落水求救声。亏得水位不深,竟被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救上来了。他年纪小,救人上来后也晕……”

“最后两个孩子没事吧。”

都是来寺中祈福祷告的,听客中忙有人焦急询问总角安危。

“没事,上岸后净空住持将俩孩子都救活了。要不都说寺中尼住持有佛心,莲花池是祥瑞呢,保佑的人多着呢。”

——

西禅房内,沈诀循着住持意思落座蒲团。

方坐定,净空先开口问道:“你母亲忌辰就在这两日罢。”

极淡的眸色冷意浮出,沈诀眼中闪过一丝怅惘:“是。”

“一晃九年,一切都好吗?”

“好。”

九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以让人一夜长大刻骨铭心。

“次次问你都说好,年年又忙着要过来打听。”净空还是笑笑,眼底却不由流露出怜惜,“你这孩子还是爱这样,什么事都愿意自己藏着。”

“这不是藏不住了嘛。”沈诀难得说笑,“住持云游的这几年…有她的消息吗?”

净空不忙回答,手中捻动着成色看得出新的赤玉念珠:“这串念珠怎么样?”

沈诀端坐在侧睨了眼,答得很快:“很好。”

以往总要从形色品鉴一番,今日如此简短二字敷衍,显然是没认真看。净空指尖忽地顿住,感受到他对“消息”的焦急与期待,不免忧心结局:

“廷言,缘至则聚缘尽则散,勿使之扰身陪送一生惊忧喜惧。”

沈诀神色凛凛,眼中闪过一抹暗色:

“得尝咸味不见盐体,我心不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