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旧案如今上报在朕这,都在为罪臣翻供,这件事,你怎么处理?”魏星纬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头疼道。
往年都是在打仗,不听话的、有反心的一律杀之,没想到安稳下来后,就有陆陆续续的人为以前的罪臣翻供。
“以往圣上此类奏书是如何处理的?”唐清钰品着自己才煮好的茶,问道。
“钢刀利刃,斩过无罪之人;奏书青史,回他们一世清白。”
魏星纬沉重的声音不像唐清钰初见的天骄。
“所以,广平侯的事你去查查,此事不小,五天之内,朕要看到结果。”
“是。”
唐清钰接到圣旨立即赶往大理寺。
“郑大人,好久不见。”唐清钰刚在大理寺门口就遇见了郑大人。
郑大人眉头微皱,显然是不想见到她。“你怎么来了?”
“怎么?郑大人见到我不开心吗?好久不见,你应该有孙子了吧?”唐清钰专门在郑大人的痛处戳。
郑大人大袖一挥,不想再与唐清钰多言,准备直接进大理寺。
“等等郑大人。”唐清钰眼见把这个小老头惹急了,拿出魏星纬给的令牌。
郑大人没想到唐清钰什么时候和圣上有关系了?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唐大人,里面请。”郑大人的声音从牙缝里传出来。
“请吧。”
唐清钰和郑大人一同进门。纵然郑大人再看不惯坐他对面的唐清钰,也要给几分给面子。
“是来查广平侯的案子?”郑大人知道这起案子最近闹得大。
当年,广平侯家出过两朝丞相,可以说是荣城的名门望族。
再加上广平侯功勋赫赫,在外礼贤下士,深受百姓的爱戴。
突然查出他通敌卖国,连同他门下的客卿一律斩杀。
因为广平侯的好名声,投靠他的大多数是没背景但都是有名的贤士。
许多人都不信他能干出这件事,民间的也掀起了巨大的讨论风潮。
当时鉴于魏星纬在忙着扩张疆土,看着证据确凿,有了结果后也没管后续。
“郑大人倒是消息灵通,这个案子过去了这么久了,为什么现在翻起来呢?”
“广平侯当年有个门生叫谢承志,他的后人现在在柳城任太守,估计觉得时候到了,联合门客的其他后人一起上书为广平侯翻案。”郑大人边说着这件事,边将宗卷递给唐清钰。
“这件事查起来可不简单,不知圣上让你这一介女子来查有什么用意。老夫只有说自求多福。”
郑大人将这件案子所以的材料给了唐清钰,起身,挥了挥衣袖,去巡视大理寺了。
这件事,难。郑大人感叹着,唐清钰下来的路不好走,对她表达同情,也不影响讨厌她。
大理寺办公的房间只剩唐清钰一人,静悄悄的,案件宗卷的摩擦声时不时响起。
暗沉色的大理石桌,堆积着牵连广平侯的所有案宗。
唐清钰再抬头,天色已经被披上了夜幕,只有一弯皎洁的月亮挂在上面。
她将手中看完的宗卷合上,叹了一口气,想端起声旁的茶水,才触碰到杯壁就感受到凉意。
“冷茶水也尝尝,总比不过人心。”唐清钰自从高考结束后再也没一次性看过这么多文字了,一阵疲倦袭来。
郑大人为什么会说那些话,唐清钰也有一些眉目。
这宗案件后面,有好多人的影子,蔡丞相、国师和一些大人。
案子如果要做到真相大白,可能自己会先一步去见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