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替身他发现后[校园] > 第45章 45·结局

第45章 45·结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知道张义的背景吗?”程桴看见韩煜琛不知为何像是在偷笑的神色,心中更加烦闷。

这张义很可能是高文、高武背后的人,现在给他投资,不是在助纣为虐嘛?!程桴对韩煜琛投资这件事是不赞同的。

韩煜琛这才收了神色,在程桴的注视下,假装皱了皱眉。

“这个张义啊……”他故意拖长尾音,“确实有问题。”

“但是……”韩煜琛话锋一转,眼神带笑,看了眼程桴:“上面下了命令。”

“之前不投资,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没有利益可图。现在投资,是因为现在已经不能只看利益了。”

他说的话还是云里雾里的,程桴就算努力去听,还是没听明白。

“韩煜琛,”程桴只是看着他,认真又真诚地问,“你是好人对吧?”

初升的太阳,将她的影子与他的重叠成暧昧的形状。

——

程桴刚找兼职那些年,去过建筑工地筛沙,然后捡到一枚生锈的铜钱。工头骂她磨洋工,她却在晌午的烈日下盯着铜绿发呆,仿佛能看见几百年前它从谁的口袋里掉落。

后来,她遇见谢郊喻,进入了考古队临时工的行列。

当同事们在探讨夯土层时,她蹲在探方的角落里,默默指出某处土色的细微差异。

“小丫头眼毒,”后来,吴教授偷偷对旁人说,“她分得清明清瓷片和宋瓷的差异。”

如今——

半年后。

农村夜晚的风很大,呼啸作响。

程桴屋内昏黄的灯光一直亮到凌晨三点。

她正在用软毛刷清理前几天从墓穴入口捡回来的陶瓷片,突然指尖一顿。“绿色……”她对着陶瓷片上的装饰眯起眼,“这个东西,她曾经和谢郊喻去吴教授屋子,对文物进行抢救性登记的时候见过。”

吴教授屋内是一个青铜器,它的最底端会在黑夜中发着绿色荧光,很是神奇。

屋外,张义教授和几个队员在讨论明天的路线——明天要正式下墓了,现在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程桴却从屋内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本泛黄的县志,道:“明天别走西侧墓道。兴国十三年山洪改道,那边应该全是淤泥,进去容易塌。我们走东侧。”

张教授朝程桴瞪了一眼,程桴只当做没看见。

有个新来的实习生探头问她在做什么,程桴头也不抬,手上继续准备着明天下墓的材料——一双特质的鞋套,可以防滑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不在墓地里留下化学残留。

“考古不是挖宝,”程桴轻声道,“是跟古人打一场相隔几百年的配合战。”

一年不到的时间,她成长的确实飞快。

——

第二天,下墓前。

程桴正在给探铲做最后的检查,身后却传来一阵脚步声。

“程桴,”张义教授人未到,身先落,语气带着不容置喙的命令:“他和我们一起下去。”

他?

加新人,而且对这个项目不熟悉,程桴肯定是不满的。她毫不掩饰地皱眉,转身望去。

阴雨天,程桴的目光穿过弥漫在空气中的淡淡水雾,落在他身上。

他站在那里,面容仿佛是被这阴天的微光精心雕琢过,透着一种温润的质感。剑眉下,一双眼睛深邃而明亮,犹如藏在幽谷中的寒潭。

程桴的手指在工具包带子上紧了紧,一口回绝:“不行。”

“我是投资方。”韩煜琛晃了晃手上的安全帽,“一千万换不来一个下墓名额?”

“不行。”程桴却没有留下任何商量的余地,“下面都是兴国的砖墓,每块承重砖都酥得像苏打饼干。你不合适。”

话毕,凌厉的眼神又落到张义身上:“这次下墓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一定把你和那些碎陶片一起写进事故报告。”

最终,韩煜琛还是妥协了,留在上面没有下墓。

——

墓穴里,别有洞天。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程桴这辈子都想象不出,一个墓穴竟然能造成这样子。

用“震撼”二字形容都不为过。

进入墓穴大约100米,就出现了一扇异常高的拱门。

整个团队合力,才把这扇门推出一个小缝,每个人侧身而过。

而在门的后面,就是一座桥,桥面异常狭窄,一眼望不到头。

“外面拱门砖是兴国初期的,”程桴突然说,“但是这座桥的风化程度,至少有1600年——这个墓被二次利用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