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行驶在乡路上,不一会就抖一下,王孟幼不晕车的都感觉要晕了,更别提沈临这个严重晕车的人。
站了五六个小时的大巴,下车的时候王孟幼腿都在抖。不过年轻力胜,抖抖脚休息一会就好了。
一起下车的人不约而同都站在原地休息了一段时间,还有几个扶着树就嗷嗷吐,把旁边几人看得脸色发青,也有了呕吐的欲望。
这年头粮食多珍贵啊,本来就吃不饱,吐了多浪费,想吐的努力强忍着不吐。一行知青从烂白菜变成了焉白菜。
沈临没吐,在火车上已经给吐空了,下车休息一会倒是好了很多。王孟幼再看看其他人,都休息的差不多了,就一起向知青办交代的地方那里走。
没走多久,王孟幼对附近就有了隐隐约约的熟悉感。小时候他妈妈带他来是往这边走的,没错,这还有棵大树。
在路的交叉口,已经有许多人在那等着了。王孟幼他们加快步伐,走了过去。
等负责人点完名,建设大队的就来领人了。眼瞅着有六个知青,孟木的脑壳都要痛了。这快要秋收了,来六个知青,不妥妥的分他们的粮吗?要是他领回去,村里人不得喷死他。
而且三男三女,都瘦瘦的。啊不对,这个黑黑的(李宋)倒是看着有点力气,这个女的(房翠翠)有点胖胖的,其余的不是来添乱吗。
对于王孟幼提的行李,孟木选择性忽略了。毕竟王孟幼的外表太迷惑人了。
孟木心里虽是这么想着的,但他一点嫌弃都没表露出来。交代了几句就让人把行李放在牛车上,人跟在后面走。队里就一头牛,他可舍不得它拉这么多人,把牛累坏了怎么办。
孟郭也来接人了,看到和妹妹相似的王孟幼,他激动极了,悄咪咪地打了声招呼。好在外甥还认识他,立刻给了回应,不然孟郭真的会碎一会。
对于坐车的事情,他也没办法,大队长把村里的牛看得比他的命还重要,一般是不会让牛累到的。而且要不是今天有事,来接人的就是他了。
“等会还要走两个多小时,你们要休息会吗?”孟郭提醒道。
想起后面要走的路,三个女生都感觉眼前发黑,必须得休息,还得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大约休息了半个小时,一帮人就出发了。不用坐车,沈临脚步都轻快起来。这点路程对他俩算不上什么,日常的活动路程还比这多一些,所以走路就流了一些汗。
其余人就惨了,大汗淋漓不说,走起路来感觉脚上像是绑了一个秤砣,后面抬都抬不起来。但看着王孟幼他们两个都能坚持下来,路南雨他们也咬牙坚持下来了。
孟木他们时刻观察着知青们的情况,对他们有了一些好感。能坚持就行,这次来的比前几次来的强多了。
到村子里的时候,村里人正在上工。孟木他们叫知青们把行李拿下来,在原地等着,自己匆匆去还牛车,顺便去叫大队长了。
把行李拿下来后,房翠翠他们就随地坐了下来,累得胳膊都不想动一下。有看热闹的大娘们边缝鞋垫边对着他们指指点点,房翠翠他们也无动于衷。
不是他们感觉不到,是压根不想管。说就说吧,反正又说不死人。
大队长来的比较慢,给了他们充分的休息时间。等大队长到的时候,王孟幼他们已经把身上浅浅收拾了一遍。
“……最近农忙,村里明天会有人带你们去上工适应。知青点已经住不下了,我们选了几家合适的,你们可以借住在那里。……等村里闲了装修好了新知青点,你们再搬回来。要是还想住在那里也可以,记得到时候提前跟我说一声。”
“这是队里的四户人家,条件比较好,也愿意你们住进去。你们可以讨论讨论。”
四户人家里面有舅舅他们一家,王孟幼和沈临自然要选他们家。还有房翠翠的远房亲戚,他们说了几句话,没一会就选好了。
房翠翠邀请其余的两个女生一起住,她家远房亲戚屋子大,够他们住了。路南雨和林苗妙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李宋看着三个女生一起住,眼巴巴地看向孟郭,他也想跟王孟幼他们一起住。孟郭没同意,再来一个外人,家里那个老头子怕是屋子都不敢出了。这沈临也是因为关系近的原因。
李宋没办法,只能选了一个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人家。
商量好事情之后,王孟幼他们就要分开了。孟郭帮着外甥拿了几个包裹,带着两人往家里走去。
“家里给你们收拾出了一个屋子,已经打扫好了,回去把床单铺上就好了。屋里有一些箱子,你们可以放自己的东西。要是还要别的东西,晚上告诉我,我给你们找找。”
“已经差不多了,谢谢舅舅,麻烦你们了。”
“跟舅舅说什么客气话,你姥爷姥姥都想死你了,拿到信就开始念念叨叨,晚上还要给你们做大餐呢。刚好大军上次捞了条鱼,在水缸里养着,还有……”
王孟幼听着孟郭的话,心里暖洋洋的。他也很想姥爷他们一家,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他们了。
“舅舅,要不今天我来做饭吧。我路上看到地里,大家都很忙,肯定累得不轻。其实我手艺还不错,家里人都爱吃。”
“不行,你今天刚回来,得休息休息。不说你,沈临得休息吧,我看他嘴唇都发白了。”孟郭瞟了沈临一眼,肯定地点点头。
情况确实是这样,但大家都很累。所以在收拾好之后,王孟幼叫沈临睡了一会,自己出去给舅妈帮忙。
赶都赶不走,只能让人留着干了一些小活。有了王孟幼的帮助,晚上的饭菜香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