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将军分配好工作,单独留下桑植。
“曾经我认为最有可能成功的,是苍穹计划。”成将军说。
那是2650年的事了,那时还没有桑植,他说:“我看过纪录片,也查阅了基地的资料,是一个很宏伟的计划,如果成功了,没必要再建地下城。”
这也是地下城尚未完全建成的原因,面对射线风暴,人类有很多创举,很多尝试,却都未能完全成功,最后,还是只能选择地下城。
坚毅和风霜同时出现在成将军脸上:“是的,由数万根的立柱支撑,用距离地面上千米的人造苍穹包围城市,阻隔射线风暴,现在想起来,也是很伟大的计划。”
桑植说:“我在基地的内部资料里看到,苍穹计划失败的原因是防射线材料不能只隔绝射线风暴,阳光也被隔绝。”
“当时研发出了只隔绝射线的材料,硬度也不低,可以在千米高空使用,所以才在城市里建了这么多立柱,只等材料的大规模应用。”
那些修好的立柱仍然存在于城市中,却再不能发挥作用。
“只是,合成那种材料需要用到的催化剂,太难获得了,地球上几乎没有,当时在土星的一颗卫星上提取了一些。经测算,太阳系里人类能够到达的地方,即使收集到所有催化剂,也只够建十个足球场大小的苍穹。”
听完桑植的讲述,成将军感慨:“所以,平民大众用不上了,苍穹计划只能失败,继续躲射线吧。”
桑植也感慨:“地下城,至少是能让大部分人活着的地方。”
“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成将军神色一凛,看着桑植,认真道:“桑植上校,下周,计划照常进行。”
原计划,在莫比乌斯号上筛选出的样本,将在下周被送往火星,并在三个月后到达。错过了窗口期,火星进入冬天,环境将不利于火星基地最后的完建工作。
成将军的话掷地有声,桑植站得笔直,郑重道:“是,将军。”
像承诺的那样,成将军坚定地支持着飞跃火星计划。
桑植整理的数学笔记,已经通过“传承计划”在学术界传播,谈话的最后,成将军说:“小桑,你整理的笔记我也看了,结合物理注解的部分,非常有启发。”
“当初你来基地,你们所长说我挖他墙角,现在看来,他的损失很大。”
桑植博士毕业后,只在国立大学物理研究院工作了一年,就被成将军邀请来到基地,八年时间,成为飞跃火星计划的主要负责人。
如果他一直在学校研究物理,人生又是另一种样子。
无需设想已不存在的可能,他对成将军说:“我记得来到基地的第一天,将军对我们说,薪尽火传,我们只是走在前人没走完的路上。”
成将军深深地看他一眼,重重拍过他的肩膀。
射线风暴后,有一段安全而平静的时间。
桑植无暇享受,整整一个星期,以办公室为家,以营养补充剂为粮,为飞船的起航忙碌。
8月20日,载着100多位专家和许多物资的宇宙飞船,从宁州发射场跃出地球,飞向火星。
发射结束后,桑植接受记者采访,他回答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即使困难重重,火星基地的建设不会停止,2701年初夏,它会正式完工,投入使用。
然后呢?
火星遥不可及,人类还是要进入地下城生活。
这是记者没有问,桑植也无法说的话题。
没有基础科学的发展,火星基地只能是一块遥远的纪念碑,一个精神图腾。
这天晚上,桑植终于回了家。
电梯停在七楼,他走出来,等待他的却不再是一片漆黑。
灯修好了?
这一层只有他家住了人,是谁修的?
疑惑着,慢慢走到家门口,正准备开门,嗒的一声,对面的那扇门抢先开了。
有人搬过来,邻居修了灯。
“桑植上校。”一个熟悉的声音。
桑植回头,江郁云站在那里,眼里漾着盈盈的波光,看着他笑,桑植没反应过来:“江郁云?”
“不认识我了吗?”江郁云还是笑。
“你怎么在这里?”
江郁云说:“作为一个无业游民,我需要省钱,住便宜一点的地方,刚好这里的房租很便宜。”
桑植才不信:“你是江从望的儿子。”
“看来桑植上校对我很了解嘛,但你不知道,从我上大学起,就不用他的钱了。”江郁云补充,“但是我的车是他买的,我买不起。”
“然后?”为什么住这里。
江郁云坦诚道:“您太忙了,山不就我,只好我来就山。您忘了吗,您答应过我,告诉我小枫哥的记忆。”
桑植认真回想,不确定自己答应过,难道说的不是不会装作那些记忆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