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在去往宁州的火车上听了林襄的汇报,他再次去宁州基地,那里有为莫比乌斯号输送补给的发射场,在莫比乌斯号上的试验,也会从那里出发。
林襄详细汇报了调查结果,从江郁云和宋承枫的关系,到江郁云的学业,从江郁云的家世背景,到他在记忆移植项目中担任的工作。总结了桑植进行记忆移植前后他的行踪,甚至调取了生物研究所的值班日志,江郁云确实没有参与记忆芯片的提取与合成。
“您进行芯片移植的几天,他确实在家里,一次外出也没有。”林襄说。
桑植翻着纸质报告,注意到关键点:“那几天,也是宋承枫葬礼的时间?”
林襄低头检索后回答:“是的。”
“他没去宋承枫的葬礼?”
“是的,他没有去。”
是不敢去吧,桑植在心里总结。
单独梦见江郁云,最可能的原因是记忆芯片被载入了其他关键词,他猜测,这个关键词是江郁云的名字。
如果这件事是人为,而非技术误差,根据江郁云的态度,最有嫌疑的就是他本人。那天在基地,江郁云的反应和问的问题都太奇怪了。
可是没有证据,桑植并不能就此定他的罪。
他想得到什么?
桑植不知道,至于将疑点上报记忆芯片团队的念头,只闪过一秒,就被否决。
宋迟也不能完全信任。
“他是江从望的儿子?”想到报告的细节,桑植问林襄。望江集团的老总江从望,如果江郁云是他的儿子,做园艺师之类的理想就不再是何不食肉糜了,他们是真的可以活在玻璃罩里的人。
林襄回答:“是的,江郁云是江从望的独生子。”
原来真是个不识人间疾苦的少爷。
桑植脑中灵光一闪,江郁云的动机,其实可以很简单,他们那样的人,没见过真正的复杂。
“确定江郁云和宋承枫只是朋友关系?”江郁云对宋承枫的关心,如果是情侣,就说得通了,可是江郁云已经否认过。
林襄说:“根据江郁云和宋承枫通讯记录,他们不是情侣,他们发给对方的讯息很简单,并且联系不多,有时连着一周都不会联系。”说着,林襄向桑植展示他的资料,翻到江郁云和宋承枫的通讯记录。
桑植扫了一眼:“好,我知道了,调查的事不要告诉其他人,尤其是记忆芯片团队。”
林襄一边腹诽这是我的职业操守,并不需要您的嘱咐,一边一本正经地说:“是,上校。”
桑植决定让这件事告一段落,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如果江郁云真有问题,他必然还会有所行动暴露出真实目的,如果是其他人,也一定会露出马脚,静待其变就好。
桑植在心里把这件事的优先级降到一星,而即将在莫比乌斯号上进行的试验,是最高的五星。
火车继续载着他们去往宁州。
进行行星级别的移民,必须建立足够稳定的自循环生态系统,保证那里有空气,水,和生活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可以不完全依靠地球的补给生活。
人类目前唯一的地外自循环生态系统,在莫比乌斯号上,名为“绿洲”,于十五年前建成,已经稳定运行了十五年。
这次的试验,计划在“绿洲”上添加更多种类的生物样本,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族群,它们已经在地球上通过初筛。
通过“绿洲”筛选的样本会被送到火星上,成为火星基地的一部分。
这本是飞跃火星计划的开端,却因为射线风暴愈演愈烈,要把资源更多地投入地下城的建设,不得不止步于此。
这个唯一的火星基地,会成为一座孤岛,除了运维人员,渺无人烟。
桑植相信飞跃火星计划会有重启的那天,技术爆炸会到来,也许到那时,射线风暴已经解决,人类也终于摆脱光速的桎梏,真正遨游在宇宙间。
在他看来,“传承计划”和记忆芯片移植技术,能够加快人类知识的传承,也许有助于技术爆炸的发生,这是他同意参与“传承计划”的原因。
宋承枫记忆里的江郁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
当天晚上,桑植率领一众专家到达宁州,三天后,他们将在莫比乌斯号上开始为期一个月的试验。
出发前,桑植在基地偶遇成将军,成将军笑着问他:“人类文明的墓碑,你要亲手雕刻吗?”指的是他亲自参与试验这件事。
桑植说:“不只是试验,以后,我还会亲自把它送上火星。”
成将军拍了拍他的肩,说了句:“庄老师后继有人。”
桑植脸色变了变,缓慢地说:“将军,强将手下无弱兵。”随即他又说,“我不认为那会是人类文明的墓碑。”
成将军再次拍了拍桑植的肩膀,用了比刚才更大的力气,笑了笑,没说话,踱着步子走开了。
桑植和专家们将乘坐“极兔号”航天飞船登陆莫比乌斯号,试验所需的仪器和原材料已经先一步送了上去。
那天,电视台现场直播了他们的登陆过程,江郁云也在电视前观看了,飞船升空的瞬间,他屏住呼吸,眼睁睁看着桑植去了一个自己无法触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