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祈山海重开宴 > 第36章 战临危

第36章 战临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看着这些长着同一条舌头的人,心中满是烦闷,他为打压太子势力确实有些太过偏宠二皇子,以至于如今武将无干净之人可用。若非科举舞弊案没有照着他们所预料的方向发展,孙驰也就不会装得如此情真意切想要掌握西境兵权了。

你方唱罢我登场,风匡野站在殿外听完整出戏才示意侍卫通传。

皇帝对屡出奇招的三女儿很是好奇,科举舞弊案中她的出现间隔开了两方的博弈,兵权之争她又想要横插一脚,所求恐怕不小。

风匡野径直走过保持着叩首姿态的臣子,俯身行礼,“儿臣听说西境边防有变,舅舅与姐姐身在其中,故而心下难安,特地来询问父皇的安排。”

皇帝从太监手中拿过战报亲自念诵,又问她的看法。

不待风匡野开口,孙驰怕迟则生变,将方才的说辞重复一遍,又直起身子竖眉立眼地睇风匡野。

她毫不迟疑地反瞪回去,铿锵激昂:“大敌压境,耽搁一刻西境危险更添一分。骠骑大将军镇守西境十八年,却被西戎虐杀,尸身还被挂在城墙上用以示威。夺回失地收敛死去将士尸首才是当务之急,陟罚臧否都该留到战后再论。

西境与盛京之间路途遥远,大军更是难行。何况当地气候殊异且多疾病,若是急行大军贸然进入,兵力可存几何尚不可知。

依儿臣来看,不如暂令王副将指挥战事,骠骑大将军之女王飞雁传承王家兵法,有她在旁协助,群龙无首的局面定能减轻。再整顿西境当地青壮男女入伍,老弱病孺在后方支援才是最优解。”

有一武将嗤笑出声,“平民百姓哪里比得上盛京精锐之师,公主莫要再纸上谈兵了。”

风匡野并不回头去看出言之人是谁,顺手抽一笏板循声掷去,将他满口牙都打掉,倒在地上呜呜喊叫再也说不出话。“一惩你在公主面前口出狂言心怀不敬,二罚你身为武将对边事一概不知。”

武将见惯了血腥,却不想宫里娇生惯养的公主也能有这般豪举,将头更低了些不敢开口。

“你们远在盛京,在金玉堆里迷了眼塞了耳,自以为边境和平,却不知他们觊觎我朝已久,虽不敢有大动作,小摩擦也从不消停。只凭将士哪能安稳,民间男女皆有操练,只是不愿充入军中与将士们分军饷罢了,若非军民同心安得如今盛世。盛京军队日日操练不假,但在战场上不一定可以比得过当地百姓。”风匡野这番话不仅是斥责武将,更是说服皇帝莫要将西境兵权于王家手中夺走。

王家子嗣稀薄,王擒虎只有王飞雁一个女儿,如今父亲已死女儿若不能强大起来,王家兵权只能旁落,战后定被百般批判搓磨,风匡野与金阅也不能明面上袒护这些“罪人”。

孙驰见三公主言辞敏捷挑不出错处,怕她再说下去皇帝真的动心,立马起身反驳,“公主不知战场险恶,将士生为护国,怎么能退缩京中不出反而让百姓上阵挥戈,实在是大盛之耻。”

风匡野摇头,“保家卫国的道理你们懂,西境百姓也懂,拿起武器抵御侵略,将敌人驱逐出家园本就是勇气的讴歌。该被谴责批判的是肆意挑起战争的西戎,绝非我大盛。”

孙驰近年来在盛京中地位愈发稳固,在口舌上争不过风匡野,也有些恼羞成怒,“公主生于深宫长于深宫,为何要掺和战事呢?”

风匡野一撩裙摆,毅然下拜,“皇天后土在上,大盛乃我风家江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境之事又何尝不是家事,本宫又为何不能过问?还望父皇体察儿臣一片赤诚之心,早日平息战火收复失地。”

皇帝感受着胸口佩着的玉珏,其上色彩光灿如初游龙栩栩,温和地妥贴着他失序的心跳,见殿下争吵告一段落终于下旨。

“三公主所言有理,西境湿热多瘴气毒虫,盛京军队踏足水土不服战力必会折损,让太医院大力调配药剂供给军队使用。

朕会下令让临近城池调兵救援,西境军民骁勇又熟悉地形,短时间内不会再出差错。忠义侯曾镇守过西境,只是如今年事已高不能下榻。孙将军去向忠义侯请教,在京操练士兵,等太医院准备齐全再出发增援。”

孙驰显然对这结果不满意,但圣旨已出,只能乖乖跪地领命,带着众武将匆匆离去。

风匡野知道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完全拦住孙家是天方夜谭,更治标不治本。且在“与斯同车”的记忆片段中孙家军确实在西境,只能尽力延迟进度,让王飞雁在西境可以重拾父亲所建立起来的威信,如此一来军权才能被牢牢握在手里,谁都不能撼动。

金阅情况不明,姑姑送来的信可能只是传来消息中的极小一部分,风匡野便想着快点办完事情回翠幽宫去。

她立刻向皇帝告退,前去中宫找皇后与风匡月,好趁热打铁尽快解决大公主的和离之事,解开她的心结,将这段时间所取得的成果巩固,否则不知道系统还要再搞什么幺蛾子。也是猜测自己不久便要动身前往西境,早些将盛京中的旧事解决也能放心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