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女官手札 > 第65章 江南西道(5)

第65章 江南西道(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经彦依旧沉默,眸光沉沉,未曾言明一句。

他是左相门生,由左相一手提拔,如今坐在这位子上,他又如何能眼睁睁看着左相倒下?

他本可以置身事外,保持沉默,不插手,便可安然无恙。

可现在……

他若真的放任关宁查下去,便意味着他要亲手撕开江南贪墨的脓疮,意味着左相的根基会被动摇,意味着他将背弃恩师,做一个不义之人。

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不愿回答。

见他仍是沉默,关宁轻叹,取出天子令牌,平放在案上。

“天子令,李大人应当不陌生。”

李经彦怔了怔,随即神色微变,慢慢站起身,拂袖跪地,恭敬一拜:“臣,微臣叩见圣上。”

关宁看着眼前这位五十岁的朝廷重臣,忽然觉得有些唏嘘。

倘若换个局面,他或许可以一直做个好官。

可是如今,他只能做选择。

李经彦跪在那里,背脊笔直,久久没有起身,似是在做最后的权衡。

许久,他终于开口,语气苦涩:“臣……不愿做不义之人。”

他不愿违背良心,但也不能违背恩义。

他忠于皇帝,却也不能辜负左相。

他一直以为,只要自己不多管不多问,便可以保持清白。

可是现在,关宁把选择摊在了他面前,他不得不直视。

关宁看着他,忽然轻声道:“李大人,您见过郎溪的灾情吗?”

李经彦一怔,抬头看她。

下一瞬,关宁将一卷账册放在他面前。

——那是郎溪的账簿。

她眸光沉沉,缓缓道:“大人若是不信,不如看看这些。”

李经彦犹豫了一瞬,伸手接过账册,缓缓翻开。

第一页,写的是赈灾款项调拨,字迹工整。

第二页,写的是官府分派的救济粮数额,井然有序。

第三页……

李经彦的目光顿住了。

他看到——

郎溪赈灾拨款,亏空八成。

郎溪赈灾物资,十不存三。

郎溪百姓,数万人……死于灾情,而更多的百姓饿死在郎溪!

他猛地抬头,看向关宁。

关宁目光微红,声音哑了几分:“大人……您可知郎溪现状?”

“郎溪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他们不是官员账上的一串数字,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曾经有家,有孩子,有老人……”

她缓缓俯身,双手撑在桌案上,直视着李经彦,声音微颤,却坚定无比:“李大人,您告诉我,他们该如何活?”

李经彦握着账册的手指微微发颤。

他以为,江南府县最多是账目上作假,贪墨银钱,以此向左相“尽孝”。

可他没有想到,竟然还有郎溪这样的惨状。

关宁看着他,低声道:“大人,我不想强迫您做选择。”

“可这件事,若您仍是袖手旁观,便是助纣为虐。”

李经彦眼神微变,喉结动了动,终究没能说出一句反驳的话。

他低头,视线落在账册上,久久未曾翻页。

外头夜风微凉,烛火摇曳,照在这位两袖清风的江南按察使脸上,也照在他微微发白的手指上。

他握紧账册,长久沉默,仿佛这场天人交战仍未结束。

***

室内幽幽的烛火映照在李经彦脸上,他神情冷峻,目光沉沉,像是深夜沉入江水的石,幽暗而寂静。

他是知晓江南官员的按下操作,可他却一直未曾伸手清算。

因为他明白,这些操作不仅仅是地方官吏的问题,它牵连的,是整个朝堂的利益角逐,是官员与世家的千丝万缕,是左相李衡经营多年的势力。

左相用人,确实眼光精准,江南各府的知府、通判、司吏,无一不是他的门生故吏,他们彼此制衡,互相掣肘,构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

而他李经彦,便是这道防线最锋锐的一枚棋子。

可现在——

他垂眸,视线落在郎溪的账册之上,最终握紧拳,心中念及郎溪百姓那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终究还是做出了决定。

李李经彦轻轻唤来了小吏,让他把那集几箱东西抬进来。

小吏得令下去,不多时几人抬了几个箱子进来。

李经彦负手而立,目光沉静如湖,直到门外脚步声渐近,他才微微抬眸。

厚重的木箱落地时发出一声闷响,关宁眉心微蹙,下意识看向李经彦。

一声令下,箱盖被掀开,里头的账册整整齐齐,纸页微微泛黄,墨迹却依然清晰可辨。

这是江南西道各府的账目,数字冰冷,却承载着无数人的命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