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女官手札 > 第33章 两只狐狸(5)

第33章 两只狐狸(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关宁轻声说道:“这木蚂蚱,是从宁州带来的。是莫将军生前亲手雕刻的。”

贤妃拿出木蚂蚱,指尖在它光滑的木质表面轻轻摩挲,神情有些恍惚,仿佛陷入了久远的回忆。

片刻后,她抬眼看向关宁,语气虽平静,却多了一丝探究:“关掌记怎么会知道,这是二哥亲手雕的?”

关宁将目光垂向锦盒,声音低柔却清晰:“说来惭愧,臣年幼时生辰,阿爹偷懒没有给我做木偶从莫将军那儿讨来了这个蚂蚱,后来臣才知道这个蚂蚱本是将军做了要送给娘娘的。前些日子在娘娘宫中,那日见娘娘案上之物,忽然想起这木蚂蚱,臣明白这东西该物归原主了。”

贤妃的手微微一顿,目光愈发深邃:“听闻你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宁州的将领。”

关宁点头,坦然答道:“是的。莫将军对阿爹和兄长有知遇之恩,是一个重情义爱百姓的好官。”

贤妃看着手中的木蚂蚱,神色复杂,似在追忆什么,片刻后才缓缓道:“他的确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可惜,这些年提起他的人越来越少了。”

贤妃闻言,目光闪过一丝复杂之色,沉默半晌后,放下木蚂蚱,直视关宁,“不过,关掌记,我有个疑问,你父兄既与我二哥有旧,为何你迟至今日才提及此事?”

关宁从容答道:“娘娘明鉴,臣虽感激莫将军,心中念其恩情,但深知此事若早早提起,恐会落人口实,让人误以为借旧日情谊攀附娘娘,非但唐突了将军在天之灵,也失了臣为人的本分,提起此事,倒像是故人之女在求庇护。可今日,关宁既非当年刚入京的弱女子,也非纯粹的故人后辈,而是宫中为皇上办事的女官。”

贤妃静静看着她,嘴角微微扬起,似笑非笑地说道:“如此说来,你倒是个谨慎之人。”

关宁垂眸,语气诚恳:“谨慎二字不敢当,不过是怕辜负了家父教诲。蚂蚱乃是孩童喜欢之物,想必当年莫将军也是想让娘娘开心,今日将此物奉上,愿以此物传心意,圆将军之意。”

贤妃闻言,手指轻轻摩挲着木蚂蚱,神情复杂。

她半晌未语,似在品味关宁的话,又似在揣摩她的用意。

贤妃捧着木蚂蚱,沉吟片刻后又问:“关掌记,你总该明白,这后宫之中,任何一个举动,都是有意义的。”

关宁抬眸,坦然直视贤妃:“娘娘说得不错,任何举动都是有意义的。但这木蚂蚱,本就是令兄的遗物,我之所以送来,不过想让娘娘勿要太过思怨。”

贤妃微微颔首,目光中的探究之意渐渐隐去。

她望向木蚂蚱,轻声说道:“关掌记,你倒是个通透之人。宫中与你一样聪慧的,倒不多见。”

关宁微微一笑:“娘娘谬赞了。聪慧不过是外在,真心才是根本。”

贤妃深深看了她一眼,向关宁讲起了当年她还在边疆和家中兄长的点滴往事。

关宁静静倾听,适时回应,两人之间的气氛逐渐变得柔和。

贤妃忽然叹道:“后宫之中,人人都带着面具,可与你对话,我倒是少了几分忌惮。”

*

四月初,春风送暖,紫藤花开,京城中每一处都弥漫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这一天,是钦天监占卜的吉日,也是殿试开考的日子。

贡院外,人声鼎沸,三步一岗的御前侍卫威严地站立在试场周围,场面肃穆而庄重。

来自各地的贡生们陆续步入殿试场,满怀激动与忐忑的情绪,等待这一场决定命运的科举最后一关。

李长风、齐锐和任子洲一同进入试场,三人彼此之间虽未言语,但目光里充满了坚定与默契。

彼时的他们并未料到,等待他们的并不仅仅是名次的角逐,还有一场风暴般的试炼。

春日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巍峨的皇城上,也映在试场内每一位贡生的额头。

殿试的流程井然有序,三位主考官正襟危坐,皇帝则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从每位贡生身上缓缓扫过。

李长风手握笔杆,沉着落笔,文辞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任子洲稍显谨慎,每写一行,便反复推敲,唯恐出半点差池。

而齐锐则面露沉思之色,似乎每一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落于纸上。

三人虽作答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文章中无不流露出对时局的关切,以及对改革的隐约呼唤。

三日后,殿试结束,榜单张贴于午门外。李长风、齐锐与任子洲均名列二甲,虽未入一甲,但能入二甲已经是极大的荣耀。

三人相携走出人群,彼此相视一笑,道:“来日方长,学问岂止是名次可限?吾辈所求,乃是为天下百姓立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