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女官手札 > 第32章 两只狐狸(4)

第32章 两只狐狸(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怀书躬身静候,未敢再言。

皇帝翻过几篇士子的文章,眼神略显欣慰:“这几篇文章倒写得有力,尤其这三篇,辞意锋锐,文章精妙,堪称翘楚。”

赵怀书接过细看,低声说道:“陛下,这三篇文章分别出自齐锐、任子洲与李长风三人,他们是今年春闱的贡士,这三人尚未殿试。以此文观之,皆为可塑之才。”

皇帝点点头。

皇帝沉思片刻,忽然下令:“寒门之声,难得响亮。让御史台明日早朝详弹徐焕罪行。”

赵怀书微微颔首,未再多言。

第二日早朝,御史台以猛烈的言辞弹劾徐勉,细数其恶行,将刘家案再次呈上,直言徐焕强掳民女、祸害乡邻,恶行罄竹难书。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

右相徐勉,面色铁青地站出来反驳:“陛下,徐焕虽有过错,但此案尚无确凿证据。御史台之言是否过于危言耸听?”

御史台官员冷笑:“徐大人如此急于替侄儿开脱,不知是害怕真相大白,还是担忧自身牵连?”

两派人马唇枪舌剑,争执不下。

朝臣中顿时分为三派,徐焕所在的徐党一派自然百般辩解,甚至有人试图以“证据不足”来反驳此案,又将矛头隐隐指向了学子说文章有乱政之险;一方的寒门官员则借此大声疾呼,要求彻查徐家,还民以公道;另一派则在隔岸观火。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在群臣之间来回巡视,面上毫无怒色:“如有如此恶行若不彻查,朕于心不安。此案便由司宫台协同大理寺彻查,再交由刑部定夺,务必给百姓一个交代。”

他话音刚落,又补充了一句:“此案涉及甚广,司察司务必约谈相关人士,逐一审查,避免暗中生事。”

徐勉眉心一跳,瞥了皇帝一眼,心中隐隐生出不安。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肃然。

皇帝并未停下,又补充道:“大理寺在查案过程中,应从深入百姓之言,让天下人见我大康之公道。”

此话直指士林,所有人立刻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对徐家的审判,更是皇帝笼络寒门、削弱世家的又一步棋。

*

徐府内堂,徐勉与心腹低声商议。

“大理寺查案虽严,但尚可应付。真正的麻烦是司察司!”心腹神色冷厉,“皇帝命司察司逐一审问相关人士,这是在保护那些写文章的学子。”

另一位心腹点头附和:“章兄所言不虚,若学子们未受惊扰,只怕会更加有恃无恐。徐公子的罪名固然无法全推清白,然若能制造几桩意外……”

徐勉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你以为皇帝猜不到吗?他特意让司察司介入,便是逼我们不敢动手。”

心腹迟疑道:“那便放任他们乱写文章?”

徐勉冷笑:“文章再好,也需有人推波助澜,能成舆论之势才有用。这三人只是初入仕途的无名之辈,若无人举荐,便是再写十篇好文,也难登朝堂。”

他语气顿了顿,眼中寒意毕现:“我们静观其变,皇帝想借司察司打压徐家,未必能如愿。”

*

司察司的召令传至齐锐、任子洲、李长风手中时,三人皆心中一凛。

任子洲看着那盖着大红印章的公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轻声道:“看样子,皇帝已经注意到我们的文章了。”

李长风皱了皱眉:“司察司的名声不太好,此番召见,恐怕另有深意。”

齐锐却毫无畏惧,昂然道:“怕什么?朝廷有朝廷的道理,我们有我们的操守,既然入了这条路,便当为民请命!”

“司察司?”任子洲仔细端详手中红印公文,眉头紧锁,“京中谁不知司察司作风狠辣,召我们去,怕不是好事。”

李长风冷笑:“无非是要摸清我们的态度。皇帝既然让司察司插手,说明他早看到了文章的影响。”

齐锐沉声道:“这未尝不是好事。若皇帝真想查徐家,定会保护我们。”

任子洲站起身,轻叹道:“但我们也别无选择,既然文章已出,我们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三人准备赴司察司之约,虽言笑间未显慌张,内心却皆明白,这不过是风暴前的短暂平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