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女官手札 > 第24章 皇帝的思考(2)

第24章 皇帝的思考(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怀书放下笔,略一沉思,才开口道:“请她进来。”

关宁步入室内,见到桌案上堆满卷宗,灯光在赵怀书身后拉长他的影子,她不禁愣了愣,这个人仿佛总能游刃有余,可此刻,他眉宇间竟透出几分难得的沉重。

“关掌记,这么晚了,可是有急事?”赵怀书微微抬眸,语气温柔,嗓音温润。

关宁敛了敛衣袖,福了一礼,直言道:“听闻御用菜园案牵连甚广,许多宫人、小吏都被问责,但其中必有许多无辜之人被牵连。”

赵怀书想到了刚刚看到了不妥的地方,想到了她此番前来的意思了。

赵怀书缓缓站起身,走到书案前,将几本卷宗叠在一起,不知怎的,他偏想探寻一般:“关掌记,你可知道这案子有多少人牵涉其中吗?御用菜园一案,涉及百余人,光是前朝的相关官员就不下数十人。这每一个名字,都可能是牵动更大罪证的线索。”

关宁抬眸看他,神色坚定:“但无辜的人不该被列入其中,哪怕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赵怀书沉默片刻,目光中透出几分复杂。

他叹了口气,低声道:“这案子的牵扯比你想象得更深,我能做的,只是尽力减少冤屈。可哪怕如此,仍会有漏网之鱼,也会有替罪羊。这是无法避免的平衡。”

“若连无法开口的小人物都能随意牺牲,那么所谓的平衡不过是站在权势一方的偏袒。”关宁语气平静,眼神却异常坚定,“赵掌印,这不是平衡,而是失衡。”

赵怀书看着她,神色微微松动,似乎有些意外,似乎是应该如此,又似乎在她的回答中得到了某种答案。

他忽然轻笑了一声,低声道:“关掌记,你知道吗,我原以为你来只是为了一个宫女,却没想到你是为了我。”

关宁微微一怔,随即摇头:“您误会了,我只是希望宫中能真正清明,而不是靠无辜之人被牺牲换来的假象。”

赵怀书抬手揉了揉眉心,笑容带了几分疲惫,却又透着钦佩:“关宁,你让我感到意外,也让我知道了,这世上还有人真正关心这些小人物的命运。”

他顿了顿,低声道:“放心,御用菜园案我会重新核查。”

关宁见他答应,微微福身:“多谢赵掌印。”

关宁走后,赵怀书提笔在之前摊开的纸上正式地落下第一个字。

司察司外。

夜风拂面,关宁提灯走出司察司大门,宫墙高耸,月光下显得越发冷峻:“赵怀书,你终究还是那个能被人信任的人。”

她回头望了一眼依旧灯火通明的署内,低声喃喃:“若有朝一日,我也能像你一样,手握权柄,或许能为更多人讨一个公道。”

夜色沉沉,而她的脚步,愈发坚定。

*

清晨,宣政殿内。

烛火跳跃,映得宣政殿内一片阴沉。皇帝坐于御案之后,翻阅着方才赵怀书呈上的奏折。

名单上一行行名字,罪证累累,牵涉宫中百余人、几十名官员,字里行间透出的腐败之气,让人作呕。

赵怀书静静跪于殿中,眉目低垂,沉稳如常。

皇帝放下奏折,目光微微扫过案几。他抬手指了指名录,语气冷淡:“这份名单,可还算完备?”

赵怀书叩首,低声道:“已是奴婢尽力查出的最详尽罪证,但奴婢以为任凭户部郎中的能耐,断不可能有这个手笔。”

听闻此言,皇帝并未动怒,而是露出一抹笑:“但有这份名单,已足够了。”

赵怀书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低头说道:“陛下圣明。”

赵怀书抬眸,沉思片刻:“陛下,左监门卫方显英——”

“徐勉……”他低声念出这个名字,语气淡漠得听不出喜怒,“暂时不动他。但房博文,还有宫中那些人,立即押送司察司,彻查此案。再传旨,方显英监察不利、以权谋私,发配炎州。”

赵怀书知道皇帝给了方显英一个机会了,炎州是西南边疆三城之后最大的一座城池,三年前宁州城破,炎州地址位置不如宁州,丰饶不及中原,富庶不及江南,且经常有水患大旱这种天灾,百姓都认为胡越匪军都直取中原。

而炎州刺史协一城之力,等到了大康的援军,阻止了胡越匪军的铁蹄。

炎州刺史是谁?那苏庭灯是也,苏庭灯是庆安十二年殿试的二甲第一人,同年外放至炎州,名不见经传的人去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无人在意,后来,听说政绩不错,庆安十五年升任炎州刺史。

去了这个地方,他知道方显英以后的路他可以靠自己了。

皇帝缓缓起身,走到窗边,目光远眺天边隐隐泛起的晨光。风声掠过帘幕,带着寒意。

“你知道,显允,朕隐忍了多少年才走到今天。”皇帝低声道,“世家盘根错节,贪腐成风。朕早该动手,可每动一次,便是一场生死博弈。恶臭脓疮须得一击挖去。如今你查出的这些东西,虽不足以扳倒世家,但可以清理掉那些吮痈舐痔的人,得以肃清朝堂的根基。”

“百余人,几十官员,牵涉之深已足够震慑一方。换掉这些人,宫中气数便会随之改。”

赵怀书沉声道:“奴婢愿为陛下效力。”

皇帝转过身,注视着赵怀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显允,你做得很好。”

赵怀书躬身递上一封折子:“陛下,奴婢有事要报,关于关掌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