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女官手札 > 第11章 珠簪疑云(7)

第11章 珠簪疑云(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怀书盯着她片刻,眼中流露出一抹欣赏之色。

他将匣子盖上,慢慢推回给她:“你确实是个聪慧之人。但有些事情,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关女官,你可曾听过一句话?”他忽然转了话锋,语气像是漫不经心,却暗藏深意,“在这宫里,许多事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每一步都已注定。你只需做好自己的事,便已足够。”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关宁却听出了弦外之音。

她心中微微一沉,沉思片刻,抬头微笑:“赵掌印教诲的是。只是不知,自己的事应做到何种程度,才能算是‘足够’?”

赵怀书闻言微怔,旋即低声一笑。

灯火微晃,两人目光在昏暗的光影中交汇,谁都未再多言。

当夜,赵怀书提着关宁呈上的小匣,走过幽深的廊道,径直来到宣政殿偏殿。

皇帝似乎早已等候多时,手中把玩着一枚玉质棋子,似笑非笑地注视着他。

“陛下,”赵怀书躬身,将匣子呈上,“这是关女官今日呈递的账册,奴婢已查看,并未发现异常。”

皇帝接过匣子,随意翻了翻,又将其放回桌案上。

他低头沉思片刻,忽然问:“她知道多少?”

赵怀书抬头,看向这位掌控全局的帝王,语气不疾不徐:“她只看到了局外的细枝末节,未触及核心。但她的聪明,足以察觉其中不对。”

皇帝微微一笑,目光落在棋盘上,随手落下一子,语气淡然:“无妨。她既聪明,便不会妄动。”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他将玉子轻轻搁在棋盘中央,眉眼间一片从容。

而棋局之外,关宁的身影正立在夜色之中,远眺着宫墙外无尽的黑暗。

赵怀书自宣政殿退下,夜风微凉,他行至半路,忽然驻足回望。

身后空荡的廊道无一人影,只有微弱的灯火在暗夜中摇曳。

他垂眸沉思片刻,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继续迈步离去。

今晚皇帝的一句话,意有所指。

关宁将账册妥善放回藏匣后,便靠在案几旁,重新审视这些天的事,虽无确凿证据,但她已逐渐拼凑出一幅模糊的轮廓。

贵妃的计谋本不算精妙,甚至显得有些拙劣。她原以为自己是布局者,可事实上,她不过是阴影中的一枚棋子,被人刻意引向自以为正确的方向。

关宁隐隐觉得,赵怀书口中的“足够”二字,绝非无意,他似乎在暗示什么,却又不愿多说。

她轻叹一声,提笔在纸上写下几句推测,却在最后一刻停笔,将纸张揉成一团,扔入火盆。炭火升腾,瞬间将纸张吞噬殆尽,只余一抹青烟袅袅散开。

她抬头望向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庭院的青石板上,朦胧而冷寂。

“或许,我已踏入了一场无解的局。”

*

翌日清晨,宫内气氛较昨日更加紧张。

司察司的探查正按部就班地推进,而宫中妃嫔的私语也逐渐多了起来。

贵妃虽表面无恙,却明显比往常多了几分谨慎。

关宁装作未见,平静地行至尚宫局门前,将整理好的物料交予魏尚宫。

魏尚宫微微颔首,道:“近日宫中风声紧,你且谨慎些。”

关宁点头应是,未多言语,转身离开。

但魏尚宫目送她的背影,眼中多了一抹复杂之色。

关宁离开尚宫局后,行至宫道中央,忽然看见赵怀书正自廊道的另一端走来。

他身着一袭掌印长袍,腰间系一枚简约的玉佩,整个人如青松立于风雪间,姿态清逸中透着稳重。

赵怀书见她停步,目光中闪过一丝温和的笑意,主动开口道:“关女官,可否一同走一程?”

关宁垂首一礼,语气如常:“赵掌印请。”

两人并肩而行,一时间无言。宫道幽静,偶有几声鸟鸣打破沉寂,却让气氛显得更加凝重。

“昨日呈递的账册,确有细致之处。”赵怀书率先开口,语气温润平和,“不过,这些细节是否真能指向什么,或许不在你我能决定的范畴。”

关宁听出他话中含蓄之意,答道:“赵掌印此言极是。奴婢职微言轻,只能尽己所能。”

赵怀书低头微笑,像是在赞许她的谨慎。他停下脚步,转头看着她:“我知道你心中多疑惑,也知你并非甘愿盲从之人。但有时,过于追寻真相,会让你身陷囹圄。”

关宁微微一怔,心中忽生出一种莫名的寒意。她抬头看着眼前的男子,试图从他的神情中找到答案,却只看见一片平静的深邃。

她垂下目光,沉声道:“多谢掌印提醒,奴婢谨记于心。”

赵怀书微微颔首,未再多言,径自转身离去。他的背影消失在尽头,留下一抹若有似无的萧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