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如果暗恋震耳欲聋 > 第48章 生产

第48章 生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洛唯一小声告诉他:“你二哥讲的很好,接下来他会负责一个公司内实打实的数字化转型项目。”

辞戚也听不懂什么叫“数字化”。

他“哦”了一声,说:“他就是为了和我哥比,我哥来听培训,他也来。”

辞戚一脸不乐意。

这么长时间洛唯一也大概看出了这三兄弟之间的关系,虽然辞临和辞骋被公司舆论,外界舆论悄悄的划分了帮派,但是两个人之间起码平时相处起来还是很和谐的,辞骋会礼貌的叫辞临“哥”。

辞临还让秦经理给辞骋送过饮料。

但是至于辞戚,洛唯一看得出他特别喜欢辞临,不喜欢辞骋。

辞骋讲完了。秦总经理是第一个提问。

在座的谁不知道辞骋的这篇内容是秦总教出来的,他提问,话说的再难听也都是加分项。

秦总:“数字化转型的过程绝对不是一个简单、轻松的过程,辞骋,接下来这半年你会面临非常巨大的压力,是你之前上学时绝对没有面对过的。所以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秦总笑了下,又说:“我可是在董事长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支持你把这个项目做下来。当然主要还是靠你,我只是提供支持。”

辞骋:“我知道。我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秦总:“嗯,我相信你能做好。这段时间也都看到了你努力,比我们这帮人年轻的时候优秀太多了。”

“蒋经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蒋胜一:“.…..”

你这漂亮话说的。

还让我有什么问题。

辞戚小声问洛唯一:“说话这人不是我二哥师傅吗?”

洛唯一:“是。”

辞戚没看懂:“那他点评什么?不得是别人点评他们俩吗?”

洛唯一:“.…..”

一针见血。

但你还小,不懂职场里的套路。

还有你身后的那个摄像头,晚点还得给你爸看,这话理解为他是说给你爸的也行。

但是辞戚毕竟还小,心思又简单,洛唯一没和他说这些。

蒋胜一也没想到秦总会把数字化转型的项目直接交给还没有毕业的辞骋去做。

辞骋毫无经验,这样风险太大了。

但从他刚才的言语当中也能听出来这件事董事长已经批了。

秦浦然一定花了很大的心思去游说。

事情到这里,留给蒋胜一去为辞临争取的空间其实已经非常小,如果说这两个兄弟之间有一个天秤,那90%都已经倾斜给了辞骋。

这段时间他太忙是一方面,并且之前考虑到辞临做完今天的汇报就要回到大学上课,所以他没给过辞临压力,让他分享一些在课上学到的内容就行。

那套预测的片子他看过,也听辞临说过思路,没什么问题。

但没想到对方直接拿了一个千斤顶压到了天称上。

可以预见,等到三年后辞临毕业的时候,辞骋大概率已经在公司任了高管职位,而那是辞临只是一个刚毕业的新人。

学的还是和商业完全无关的医学。

这仗他都不知道要怎么打。

“讲的非常好啊”,蒋胜一到底职场混的久了,心里再多想法表面的那股子儒雅劲也都在:“年纪轻轻负责这么大的项目。说的挺好的,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同事圈。

【完了,嫡长子被弃了】

“下面一个是辞临讲吧?”,蒋胜一看了下手里的名单,其实心知肚明是辞临讲,不知道谁排的名单把这两个人紧挨着。蒋胜一说:“这堂课的主要目的还是分享一下你们在生产课程上学到的内容。实际的工作我相信生产课上也没有带入,主要讲讲你们学到的就行。”

言下之意辞骋刚才讲的这些东西再漂亮,也不是生产课上教的。

是你超纲了。

这话算是不怕得罪人的给辞临铺了一个台阶。

但这话也就他敢说。

生产老师可不敢补。

哪怕现在天秤是平的,生产老师都会说一句:“是的,分享生产上学过的内容就行。”

但这话明显就是打秦总和辞骋的脸。

在天秤倾斜这么明显的情况下,生产老师第三个发言,他夸了夸辞骋。

即便辞骋翘了他不少节的培训课。

辞临听完辞骋刚才的分享,其实他对这套内容很熟,为期半年的数字化转型的项目,而他做过更复杂的。其实在他看来刚才的这套项目计划中,有些时间分配的并不合理。他不知道是谁给弟弟做的,但是这套计划中用于测试的时间太短了。

零售业态所涉及到的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特别多,还需要套中台将零售数据汇总,零售数据源头可以来自抖音,小红书,饿了吗,美团,海外版的抖音等等。

而汇总时颗粒度太大,会导致数据分析不充分。

汇总时的颗粒度太小,又会有数据量过大而影响性能的问题。最严重的会导致数据进不来,直接崩盘。

但在刚刚辞骋的介绍中,并没有提到这里如何处理。

希望他们后期能重点处理这部分内容,并且给测试留出充分的时间。

到辞临了,他拿着电脑上台,分享此前准备好的预测体系。其实这套内容也很简单,是生产课上老师点过的话题,他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丰富。

首先开篇是案例介绍,案例是他和洛唯一提过的耐克。1999年耐克数字化转型失败导致了8个亿的损失。

从案例切入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这个案例还没讲完秦总经理脸色就变了变。

同事圈,

【这套打法我是没想到的】

【别人讲数字化转型计划,他就讲数字化转型失败案例】

【巧合吗?】

【硬刚吧】

【Amazing】

但辞临没想过那么多,他此前也确实不知道辞骋要讲什么。他原本来参加培训只是想有机会和洛唯一待在一个比较近的空间里。这里课上的培训内容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方晟林说的,他已经往前跑了八千米了,突然想回到原点喘口气,看看基础理论知识。

但是洛唯一在台下,他希望在她面前的他是认真的,正面的形象。

小时候总觉得,人做自己最重要,我就是这样的脾气随便外界看不看得上。这样的想法让他遇到喜欢的人时,不会说喜欢。

做出一堆荒唐事。

现在,就像是好学生想在老师校长面前好好表现一样。

他在洛唯一眼前,有了这样的心态。

而以案例作为切入点讲计划,是个不错的选择,仅此而已。

辞临继续分享昨晚他给洛唯一讲过的内容:“很多企业供应链的预测是基于个人经验,例如先让销售做预测,再把销售的预测统计上来汇总,成为公司的最终预测,但是这种方式通常会导致预测的不准确性。”

“首先,当预测的广度越大时,它的精确度会越高,而当越细分时,预测的准确度就越低。比如说想要去预测某大型超市某个分店今天矿泉水的销量,是比较难预测准确的,但是如果想要知道这个大型超市今天大概的营业额,那对比他前几天的营业额可能会更准确的预测。”

“所以预测的第一个建议,要站在更高的维度来进行预测。第二个建议,要避免过多人为的参与。”

辞临:“我知道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但是企业不应该过多依靠于个人经验。不知道在座的是否有听过美的企业内部的管理准则。用二流的人才,搭建一流的体系,做超一流的业绩,具体的标语我记不清了,但大概是这个意思。其实这这个管理理念和计划的制定体系是十分相似的,我们应该依靠科学的体系进行预测的制定,比如首先,基于历史数据进行第一版的预测,当然在进行预测的时候,历史数据要先进行清洗整理,再来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反复调参过的数据模型,这里的模型还涉及不到AI模型,像是一些指数平滑算法之类的数学模型就已经足够用了。”

“拿到了这一版预测的数据之后,再进行人为的调整,但这个时候的调整也不是感性的凭经验的调整,而是要基于即将发生的已经的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说大客户的引入或者是大客户的退出,从而给出合理的增加或减少的一个判断”,辞临:“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相对来说比较准确的预测数据。同时这样的方法也相对来说比较客观,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洛唯一昨天听辞临讲过一遍,但今天再听时,还是感觉能学到很多内容。

辞临给她推荐了一本书《供应链的三道防线》,她买了电子版的在看。

“姐,你看的这个是什么?”

洛唯一回头,发现辞戚盯着她的手机界面在问。

她的手机界面停留在同事圈上,好多消息在往外蹦:

【卧槽】

【他这么牛的吗?】

【这些东西是他讲出来的吗?】

【这样一对比,我怎么觉得刚才二太子讲的项目计划才是虚的,还没落地的,他的这套预测体系才是实打实的含金量啊】

【我道歉,我以前以为嫡长子不学无术,是个只会伸手要钱的三代】

【发生什么了?难道他不是吗?】

【牛逼了】

【他可能真不是】

洛唯一放在桌面的内容被辞戚看到了,但很快拿过来,因为她觉得这个圈的内容,不合适辞家的任何一个人看。

洛唯一:“一个讨论平台。”

辞戚:“我也能上去注册账号吗?”

“你不行”,洛唯一:“这个得有公司的邮箱,需要认证。”

“哦”,辞戚:“那我没有。”

洛唯一知道他没有:“嗯,等你以后毕业来公司工作就有了。”

辞戚把脑袋转回去了,继续听他大哥分享。但想了想,他还是把手机拿出来下载了一个APP,在去进行认证的时候果然要管他要公司邮箱,他的私人邮箱不行。

但是公司是他家开的,总不会缺个邮箱。辞戚不确定这个APP对邮箱号有什么要求,比如入职了多久的邮箱,什么职位的邮箱才行。所以保险起见,他要了个成功率最大的邮箱。

他把他爸的邮箱放进去了,又管他爸要了验证码。

注册进了同事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