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的人们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情,眼下已是晌午,大多都在准备着中午的午饭。
不一会儿,那位女子也慢吞吞地走了出来,她躲在阴凉处择着菜,切着肉。中途那位男村民出来过几次,大多都是催促让她动作快些,不能耽搁大师用饭。然后气冲冲的,不见好脸色地关上了门。
一旁传来脚步声,紧接着,便有人靠近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众人转头,是昨夜那三位的其中一位。她端着菜篮,在她身后,则是一大片菜园。看来是刚从那边过来的,看见了他们。
见是昨夜的救命恩人,女子欣喜,道:“是你们啊,昨夜还未来得及好好感谢你们。”
“我,我们路过这里......”
还未等络月说完,女子便上前一步,邀请着,“救命之恩不言谢,既然来了,那便在村里吃口饭吧。我夫君昨夜听了我的遭遇,还称要好好谢谢你们呢。”
真是来得巧,正想着该怎么名正言顺进村查明真相呢。可真是天冷了就有人送来炭,众人没多做推辞,跟着女子进了村子。
路上,女子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我们是来寻宝的,听说你们这一带有宝藏,想来赌赌看。”络月说道。
女子笑了一声,“哪里有什么宝藏啊,就是一片林子罢了。几户人家在这里居住,平常衣食住行倒也不用太愁。”
“是吗?那可是白来一趟了,回去可真得好好教训教训那个乱传的人。”络月装着生气,似乎真有那么一个人。
“不过倒也不算白来,至少景色是好看的。对了,我们的菜园里可有外面没有的蔬菜,等你们离开时给你们带些。不过园里的果树倒没成熟,可惜了。”
“能尝到独一无二的菜已经很满意了,果子嘛,以后再来尝。”
络月与女子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没几步便到了她家门前。
女子推开门,一边说道:“你们可以叫我玲娘。”
络月也同样报上名字,随后跟着玲娘进了家。
得知是昨夜的救命恩人后,樊郎,也就是玲娘的丈夫热情地招待上来,将众人安排在桌前,等着一会儿做完饭吃。
络月和绍离本想着上前帮忙,但是玲娘却道,这个村子没有让客人忙活的道理。将她们俩按在座位上后便出了门。
樊郎把自己炒的茶叶取了出来,泡好了茶给众人倒上。家里的东西都质朴得很,茶杯、碗盘都是用木头或竹子制作的,就连家中的桌椅板凳也是纯手工制作。
门框上挂着竹子做成的风铃,悦耳的声音在风吹过后响起,让人心旷神怡,卸下一身疲惫。
“这些东西都是樊大哥做的吗?”绍离拨动了几下风铃,问道。
樊郎憨厚地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自己做的实在,还耐用。”
“手可真巧,这村里的人都像您一样自己做家具吗?”绍离接着问。
“这倒不是,自己做家具的没几个。他们大都会和木匠买,说是买来的精巧好看些。”
淮安喝了口茶,茶香扑鼻,沁人心脾,在口中久久不散,残留着一阵清香。
“好茶。”发自肺腑地称赞道。
樊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淮安接着道:“不过这村里看起来这样质朴,竟还会有人家选择花大价钱去购买精美家具?”
听后,樊郎想了想,说道:“唉,那些家里人就喜欢,自己倒是也不缺那些买家具的钱,想要不就买了吗。”
门口传来乒呤乓啷的声音,铲子撞击锅的声音逐渐变得大了起来。接着,玲娘端着几盘炒好的菜走了进来,又将闷着米饭的木桶拿了进来。
“夫君,去把碗筷摆好。”玲娘说道。
樊郎听后,立马去旁边的手工竹柜里拿了碗筷放在桌上。
玲娘的手艺很好,这些菜虽然是家常菜,但是味道丝毫不输外面的饭馆酒楼。
一大桶米饭很快便见了底,玲娘还懊恼自己做的少了,亏待了恩人。
吃饱喝足后,便在村里闲逛了几圈。
让络月最为疑惑的,便是那个黑漆漆的山洞。那山洞里面究竟是哪路神仙,竟要以生肉供奉。
她无数次接近那个可以的山洞,但都没有成功进去。不是旁边有不少村民不方便,就是快要进去了却被发现赶了出来。
天色逐渐变暗,夕阳藏在云层中,创造了绝美的晚霞。
巫师推开门,这才离开这个村子,大摇大摆地揣着满满一袋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