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宋卿在古代的一生 > 第17章 回京

第17章 回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或许有人觉得当今残暴冷血,可是当今并不在乎,在他心里,想要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就要压过其他的兄弟,得到自己的认可才行,至于标准。朕的眼睛就是尺!不服?谁在乎?

当今挑白菜一样选着、提拔着下一届开战的皇子,京城流放的贵族到了边关蛮荒之地,空缺的官位补上新人。

几度秋雨,京城便转入深冬。一场大雪让朱檐翠瓦披上白衣,美丽而炫目。鹅毛一般的大雪纷撒而下,遮蔽视线,带来凉意。

天还未亮,大雪反射的光线让人辗转反侧。宋卿早早的起来,急急忙忙的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和一笼小笼包,便披上新制的红色的狐皮斗篷,跑到院子里。

几个早起的嬷嬷扫了路上的积雪,不到一会儿,便是一层薄雪。

扶叶换上了亮色的棉衣,好笑道:“姑娘慢些。看日头雪还要下些日子呢!”

宋卿捧着景泰蓝的手炉,站在檐下赏雪,道:“找人煮些红糖姜汤分了,大冷的天,可别着凉了。”

身后的扶霞道:“夫人吩咐过了。”

几个丫鬟搬来一个半人高的大木箱,宋卿便将手炉塞到扶霞手里,带着自制的露指狐皮手套,挑了几个模具,鸭子、天鹅、小猫......各种各样的模具夹紧白雪,便是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一众的小可爱被整整齐齐的摆在廊边的地面上,像是袖珍的小侍卫。宋卿拉着几个未梳发的小丫头堆了一个超大的雪人在枣树下,秋千边,宋卿找了上了漆的木雕当五官,又摘了干枯的树枝当胳膊。

围观了一阵儿,高兴的一拍手,“完美!”

扶叶打着伞劝道:“姑娘,雪大了,我们快回去吧。小心着凉!”扶霞指挥着人将模具收拾整齐。

宋卿回了屋子,烧了火龙的屋子温暖炽热。她解下披风,捏着鼻子喝下姜汤,“姜汤还是常备着吧!每人每天喝三碗。”外面的天气真是冷啊!

“是!”

“对了,母亲醒了吗?”宋卿问。潜台词是问宋夫人有没有派人来说今天不用请安。

扶霞心领神会,“看日头,应该是醒了。”夫人没说,我们该去请安了。说完新取了一件斗篷给宋卿披上,扶叶拿来一只新灌的手炉。

宋卿带着扶霞出了门。

雪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皮制的靴子挡不住的寒冷。

宋卿踩着新扫的石子路面,转入长廊,丫鬟掀开第一层帘子,宋卿烤了火,解下披风,便进了第二层撒花帘子。一进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仿若温暖的春天。

宋夫人坐在炕上,膝上盖着柔软虎皮毯子。几案右边是林少夫人,宋卿的大嫂,宋如玉裹得严实,捧着茶盏坐在宋夫人对面的椅子上。几人正聊着天。

宋卿向宋夫人请安行礼,和林少夫人寒暄夸赞,最后坐在宋如玉身边的椅子上。“话说,三弟景明呢?”

宋如玉道:“阿爹带着他出门会友去了。”

宋卿震惊,“这种天气出门?”大雪天啊!家里又不是不能赏景,干嘛非要出去。

宋如玉:“雪天赏景,自是别有一番风味。”

宋卿:“......”

只听宋夫人面色带笑,道:“春和要回来了。”

林少夫人道:“二弟要回来了?那是好事啊!”

宋卿点头:“是啊,二哥离家读书已经几年了,今年要回来过年吗?”在古代,学子离家读书几年、十年、数十年,都是正常的,也算一大奇景。

宋如玉期待的看向宋夫人。

宋夫人骄傲道:“你二哥正准备考取举人功名。”几人捧场的夸赞声让宋夫人的嘴角比AK都难压。

“对了,听说二弟未来的夫人已经看好了?”林少夫人道。宋卿和宋如玉扭头盯着宋夫人,满眼的:真的吗?

宋夫人道:“你二哥的师父看上了他,要许配小女儿呢。只等你二哥明年考上举人,两人便要完婚了。”

宋卿双手捧着脸,“这么快?我记得明年也是三年一度的秋闱吧!若是.......”

宋夫人嗔笑道:“哪里快了,你大哥孩子都七个了,你二哥都还没成婚呢。而且,举人考试你二哥要回原籍,哪里赶得上秋闱呢?”

林少夫人促狭道:“二弟是赶不上了,可是大妹夫可不一定啊!”

宋如玉玉白的面颊通红,美若红莲盛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