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病美人帝师只想回家 >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疑心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疑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穆把顾如珩牵到软榻上按坐下去,然后在药箱里找出了药膏,用竹板慢慢抹上。

他很仔细,动作也很轻,像是羽毛拂过一样。

顾如珩盯了沈穆一会儿,肯定道:“你有心事。”

沈穆瞟他一眼:“你又神算子了。”

顾如珩笑了一声,更加肯定了:“老师就是有心事啊,而且还是件挺为难的事。我猜猜,唔——是章尚书和书院的事吧?”

沈穆行事不怎么有意瞒着顾如珩,当然,凭顾如珩的本事,他要想知道的事,瞒也瞒不住。

近来沈穆与章焕是有些分歧,嫌隙由小变大,便堆积成了现在的情况。

嫌隙产生的开始,是立储之事。

那年顾如珩十四岁,也正是议储如火如荼的时候。

虽然因为贵妃那一次滑胎,帝后关系有一些僵化,但到底是陪伴多年的夫妻,陛下对皇后还是不一般的。

他们僵了一个月之后皇后主动来了议政殿和好,第二日,陛下冷了整整一个月的脸终于柔和了下来,不再那么疾言厉色。

同时,顾如珩受的伤逐渐多了起来。

沈穆一开始并不知道顾如珩受伤的事,他伪装得实在是太好了。

顾如珩自那次生辰宴过后就常常被皇帝召进宫去给太后、皇后或是皇室贵戚请安,以此表明他对这个儿子的看重,意在洗去他“灾星”的名号。

其实“灾星”这个名号是很有点名不副实的,顾青禹根本不信这个。

因为除了顾如珩出生的那一日发生了几场祸事之后,宫里宫外都很平静——总不能把水患洪灾或是地龙都归在他的身上吧?太离谱,顾如珩再怎么也是他儿子,又不是专业背黑锅的。

但耐不住世人迷信,太后尤其是,所以顾青禹想着让顾如珩多多进宫拜见太后给她老人家请安,到底是亲生的孙子,祖孙之间应是很快熟络的。

——事实表明,这只是他单方面的想法而已。

太后一直不肯让顾如珩进她的宫门,但儿子既然这么说,可以,那你就跪在宫门口跪足两个时辰,就当你尽孝心了。

宫人嘴严,阖宫上下没有人敢把这件事捅到陛下面前。

给太后请安还是好的,难的是给皇后请安。

方沁雪一开始不乐意见他,耐不住顾青禹一直说,就让他来请了一次安,突然觉出点意思来。

宫人们私下都议论,皇后许是上辈子跟二皇子是仇家,那手段哪里是对亲生儿子?连三皇子的待遇都比不上。皇后恨得牙痒,总会寻个错处打罚他,弄得他身上都是伤痕,什么藤条、棍棒都往上招呼。

顾如珩一声都不吭,全部受下,甚至连沈穆都没有说,掩饰得极好,每次都会在影宫先换好衣服上完药后再回沈府——沈穆当时忙于春闱、熟悉吏部的事务,总是很晚归家,有时候会在衙门直接歇了,就是回去了,夜里怕吵醒顾如珩,也是到偏房休息。

等到发现顾如珩不对劲的时候,顾如珩已经被皇后磋磨了三四次,共计半个月。

沈穆当下心口绞痛,堵得不行,缓过来给顾如珩上药的时候一言不发。后来凡是宫里来人说要让顾如珩入宫,沈穆都推说顾如珩要上课念书,实在推不掉,他就陪着一起过去。

沈穆陪着顾如珩入宫的时候没有一次见到过皇后,后来便是私下请求拜见,皇后也总推托,顾知行则是站在一旁歉意地看着——沈穆忍下了这口气,他一向耐性十足。

过了一年,陛下有意立储。

那时候皇后联络了不少朝臣上书议储,几位皇子都十四岁了,长皇子顾知行也跟在陛下身边看折子跟了两年,也算是有模有样,陛下的态度好像有些松动,干脆开年的大朝会前一日拉着文武重臣开了一次小会,皇后也在场。

皇后时隔多年再次坐在议政殿特为她设立的凤座上,她没有避嫌的意思,顾知行出自中宫又是长子,名正言顺,在她看来,这不过就是走个过场,陛下先给大家打个招呼而已。

一开始气氛融融,十分和谐,沈穆安坐在一旁,听着礼部尚书姚锐夸赞顾知行行止得当,对上尽孝周全,对下关爱百姓,去年陛下得了风寒无法去皇田行亲耕礼,大皇子表现甚佳。

其他人也没什么别的好说的,皇后早年跟随陛下南征北战劳苦功高,尽管退出朝堂多年,影响力仍在。

谢林和沈辕都没说话。

谢家的谢惠妃上个月查出来有孕,谢林不打算得罪皇后,但也不屑恭维;沈辕则是发现陛下似乎情绪不佳,虽然面容和熙,但一直没发表什么意见,一向精于揣摩圣意的沈辕这时候也捉摸不清陛下的态度,索性闭嘴。

沈穆换了个姿势,跪坐久了,好累。

然后就被点名了。

“沈卿,”皇帝缓声开口,“你一直教导诸位皇子公主,应是比朝臣们更加了解这几个孩子的品性,你如何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