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穆点点猫猫头:“它现在算是我的猫吧,名字叫壹壹。”
邵博廷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011,011翻出了肚皮喵喵叫,邵博廷完全放松了下来,叽叽喳喳地跟沈穆说话,分享起他家里养的几只小猫。两个人聊得热乎,邵博廷的大哥邵博远碰了一下他父亲邵竞,邵竞与他对视一眼。
邵家近年来崛起得很快,邵竞娶了怡和郡主之后,官途更加顺畅,颇受陛下看重。邵博廷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自小宠爱非凡,但也奇了,出身家世高又得宠的孩子,居然养成了个胆小怕生的性子。
幼子的性格让人头疼,无奈邵家世代武将,邵竞战功卓著,邵博廷年纪又与大皇子三皇子相差不远,这才不得不应召入宫成为伴读。
这孩子听话乖巧,在宫里受了欺负也不说,还多番掩饰——身上受了伤就自己偷偷拿了药去涂,手掌打肿了拿不动筷子就费劲捏着勺子吃饭,反正出了事从不会说,只自己暗暗瞒下。
那段时间邵老夫人头风发作,怡和郡主为婆母侍疾疏忽了对儿子的管教,邵竞公务繁忙,邵博远筹备武举,竟也被他糊弄了过去。
要不是皇后突然下了旨不让邵博廷做三皇子的伴读、却又允许他继续入上书房读书,还不知道幼子能瞒多久。
怡和郡主知道此事后抱着邵博廷哭天喊地,邵博远提着剑就要进宫讨个公道,邵老夫人撑着病塌,硬是拿着龙头拐杖狠狠打了邵竞几棍……总而言之,邵家记住了沈穆对邵博廷的恩惠,日后定要报答的。
再看他们二人的相处,邵博远咬了一口枣糕:“爹,看起来这位沈先生应也不是因着我们邵家的关系去照顾弟弟的,弟弟那性格您还不知道吗?跟兔子似得,胆子小又敏感,要是沈先生有点什么,他早跑了,哪儿还聊得这么热乎啊?”
“我没瞎。”邵竞有点口渴,可这会儿还没开席,酒肯定是不能喝的,勉为其难喝了口茶,苦得皱眉。
邵竞:“他倒是有点宠辱不惊的意思。”
邵竞不得不对这位沈先生心生敬佩。
要知道,青云直上,一步升天,也不过如此了,还能这般沉得住气,非常人也。
方才两位丞相、一干文官重臣、六部尚书齐聚议政殿,这样的阵容俨然就是小朝会了。
陛下很少开小朝会的,今天这出,颇有郑重其事的意思。
——确实也很郑重就是了。
也很出人意外——谢相居然直接推荐沈相长子沈穆入朝为官,这两只老狐狸谁不知道谁啊,水火不容都多少年了,怎么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来,还是铁树开花了?
既然都不是,那就是上面的意思了。
华榕已经死了,现在整这一出,谢相又是这个态度,大家都清楚是什么意思,纷纷见好就收,满殿的人没人提一个反对的,反而满口称赞,恭喜陛下又得一栋梁之材。
打一巴掌再给一甜枣,陛下向来如此——华榕成了替死鬼,该发泄怒火的发泄完了,大家以后还要在一起干活的,别闹了,这事就此揭过。
但这何尝不是一向手段强硬的陛下的一次妥协呢?
打压世家推高寒门,这会儿可算是知道了世家的不可或缺了吧?
正当大家私下交换眼神暗自庆功的时候,下一秒陛下就斥责了吏部尚书李郤阳失职,让他告老还乡。
这一巴掌来得猝不及防,李郤阳是寒门的中流砥柱,平时老实本分,尚算圆滑,他掌着吏部,能左右逢源做到现在,肯定是有点本事的。
虽说手下的侍郎黄躜犯了事他这个上官要负点失察之责,但总不至于直接告老吧?
李郤阳却松了一口气,当下谢恩,除了官帽后,胡大监亲自送他离开,全了他的脸面。
沈穆站在原地没动,揣着袖子逗小猫玩儿。011都吓得炸毛了,沈穆还没事人一样给它顺毛,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
因为沈穆有点料到了皇帝的意图。
不让沈辕推荐而让谢林出头,这位陛下又在部署什么?
他原想站在沈辕的阵营,可章焕却提醒他青梧书院有意入朝,看这位陛下的意思,也是想让他成为青梧书院在朝中的代表。
让青梧书院加入朝堂并成为一角势力……沈穆偏头瞟了沈辕一眼,沈辕晃了一下袖子,手掌往下压。
是要他沉住气吗?
沈穆无所谓地低着头作恭顺状,他对陛下无欲无求,官位也不放在眼里,没什么需要他情绪起伏的空间。
皇帝独自坐在高位,所有人的表情反应他都尽收眼底,对沈穆沉稳镇定的表现尤其满意。
他有点好奇沈穆听到接下来的旨意会是什么反应了。
是惊讶,兴奋,还是故作无事暗暗窃喜?
——什么都没有。
沈穆就这么安静站着,他大病一场之后清减了不少,脸上一点肉都没有了,却显露出极佳的骨相。眉眼往下压,眼神更加沉静,气质温润中多了一点端直之气,整个人凛然如松柏,宠辱不惊。
堂下炸了锅。
“陛下!青梧书院走出的都是人才,这点不可置疑,但是!”户部尚书王书勐率先表示反对,“不到半个时辰,一介白身平步青云成了吏部侍郎不说,竟还被陛下钦点为明年春闱的主考官,岂不儿戏?!”
礼部侍郎姚锐口气温和,但同样不认可皇帝的旨意:“臣知晓陛下惜才爱才之心,可这沈穆着实年轻,不过二十又二,如何堪当主考之位?”
众臣议论纷纷,两位丞相闭口不言。011轻挠沈穆的掌心:“穆穆~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呀?他是不是又打了坏主意,推你上去成了箭靶?”
沈穆:“不是,至少现在不是。”
他只是想让青梧书院尽快成气候而已。
青梧书院名头再如何响亮,到底只是个书院,朝中无人已久,若想尽快培植起一股势力,网罗人才是第一步。
那有什么方式能最快速度网罗人才呢?可不就是眼下即将开始的春闱。
沈穆抬眸看向龙椅上的皇帝,很快收回目光。
他做了春闱的主考官,不仅体现出陛下对他的看重,对青梧书院的看重,这一届及第的进士都与他有了一层看似单薄但日后说不定会有大用处的“座主”和“门生”的关系。
“前几日皇后同朕说起一事,沈卿想在京城捐建一座藏书阁,并已与徐州沈氏及其他几个家族商议好捐出家中藏书以备充书库,同时在各地开办学堂。”皇帝一字一顿,扫视下方,“如此义举,可见沈卿人品贵重,仁心仁术,为朕解忧,颇得朕心。”
“可尔等身居高位,不为朕分忧,反倒给朕添了许多烦心事,呵。”
“沈卿学贯古今,德才兼备。博览群书,穷经史之奥义;通晓百家,悟天地之玄机。”皇帝绕过桌案,慢慢下了玉阶,“如此人才,岂可因资历不足而错失?”
堂下的争议声少了一大半。
“陛下,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自然是好,”姚锐道,“可春闱不同一般,怎能轻易让一毫无资历的年轻人担任?历练人才有许多法子,不必急于一时。”
的确是如此,历任科举主考不仅要博学多才,资历也是考量的标准之一,但皇帝脸上一派轻松,不见回转之色。
两位丞相都没有表示,沈辕是为了避嫌,谢林……自有姚锐等人为他冲锋陷阵。
沈穆也没吭声,垂着头摆弄袖子。
不推辞,也没有接受——顾青禹心下却觉得这人更有意思了。
许久,顾青禹又轻飘飘丢下一个炸弹。
“明年春闱的试题,朕有意让沈卿重新拟定。”
哗——
某些大臣瞬间闭了嘴,战战兢兢地低头擦了把汗。
陛下什么都清楚,只是没有挑明——华榕刚死,陛下隐忍了几日,终于要亲自动手整顿了。
……那这样看,常年居于青梧山从来与朝堂毫无牵扯的沈穆,确实是非常适合的人选。
谢林动了一下,姚锐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王书勐愤愤甩了一下袖子,亦不再多言。
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顾青禹满意地扫视一圈,胡大监站在他身后,能明显感觉到陛下的心情很好。
兵部尚书邵竞首先恭贺:“沈大人玉质良材,定能不负陛下期望,完满做好此事。”
章焕紧随其后:“臣定会尽全力协助好沈大人,不负陛下厚待,不负天下举子企盼!”
众臣齐声:“陛下英明!”
……
沈辕看沈穆没反应,不由多看了他两眼。沈穆摸摸猫猫头,掀袍跪下:“臣秉承圣意,领旨谢恩,定会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为春闱、为举子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