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风信子的春天 > 第4章 透明胶和金镯子

第4章 透明胶和金镯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早上,梁栋打着呵欠走出房间,恰好和端早饭上桌的梁栋妈打个照面。

梁栋妈什么也没说,反倒是梁栋爸吸溜了一口热茶,筷子尖敲敲咸菜碟,问儿子,最近到底都在忙些什么?大半夜不睡觉,破电脑一敲就敲到天亮?什么创业,什么传媒公司,那些都是什么东西?当初毕业让你考编你嫌没趣儿,让你读研你嫌没挑战,偏偏要参加工作,踏实没几年,又困不住你了。你就是仗着你年轻,念书多,志气高,就欺负我和你妈不懂现在的社会了......

......

梁栋爸句句都是在斥梁栋,却也句句都不是。他每一个末尾音调都稍稍扬起,透着昂首挺胸的姿态。

其实作为儿子,梁栋从小到大都是很省心听话的,是值得让父母骄傲的,而且“志气高”这三个字,在男孩子的成长之路里从来都是褒义词。

这明贬实夸的一番言辞我听明白了,梁栋也听明白了,而且他早就听习惯了,装作充耳不闻,拉开椅子坐下。

梁栋妈自然更听得明。她拧了下梁栋爸的肩膀:“大早上空腹不要喝茶水。”,说罢添了一碗粥,递过去,然后是我,然后是梁栋。

小米粥,焖到时候了,上面浮一层热热闹闹的米油。

过后回想,我在什蒲的那些日子,梁栋妈对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小乔,别见外,把这当成自己家。"

而我的回复往往是:“好的阿姨,您也不要客气了。”

就是这样简单礼貌,浅浅擦过,很是无用。

我和梁栋妈都心知肚明,我们在对方眼前是决计做不到完全放松的,婆媳关系在当今社会被归类成妖成鬼,我完全拿捏不住,我和梁栋妈说话时,总是会不自觉地瞟向梁栋,后来次数多了,我发现梁栋妈也是一样。

我们都战战兢兢,习惯在开口前下意识去看梁栋的脸色,毕竟他是将我们链接起来的唯一纽带,好像离了他,我们就不知怎样体面地说话了一样。

-

我终究还是没办法把他乡当故乡。

坦白讲,甚至在三千公里外的我的家乡,那个同样悄无声息十分相似的小镇,我也找不到什么归属感,说来奇怪,我想来想去,好像只有我在上海的那个小小出租屋,能给我带来一点脚踩实地的感觉。

我至今还记得我大学毕业后第一次租房子。

和房东签完合同后,房东将钥匙交给我后离开了,而我一个人站在狭小的卧室门口打量。是的,我只拥有一个卧室,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可即便如此,我也十分欣喜快活,我把电脑包往床垫上一扔,一声闷响,随后整个人像一罐倾倒的乳酪那样顺着墙壁滑下去,大字型,平躺。

房东把这一间屋子租给了三个人,也懒得管屋内设施,有些陈旧。我平躺在地板上,仔细嗅着房间里的木头味。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家具发霉的味道,当时不清楚,顾不得,我看着天花板上的发黄的吸顶灯,心里想的都是,我该上网买一个怎样明亮的、带蓬松羽毛装饰的、圆圆润润又可爱的新灯具,才配得上我的新家。

......

趁着元宵节,我拨了个视频电话回家,妈妈接的很快。

我们的上一次通话是除夕夜,她得知我最近跟随梁栋回了他的老家,对我们的行程表示支持。我们在谈婚论嫁了,在此之前梁栋已经登过门,这次换我来拜访梁栋的爸妈,没有任何不妥。

梁栋一向是招长辈喜欢的,嘴甜,积极,办事圆滑,总能三两句话把我妈妈哄得大笑,然后用她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磕磕绊绊夸赞梁栋:是个好孩子,我们家只有乔睿一个女儿,将来这个家,还有我们老两口的以后,都是要拜托你了。

有儿子靠儿子,没儿子靠女婿,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我懒得反驳,倒是梁栋,听了这话好似接了什么拯救世界的伟大任务一样,立刻敛去嬉皮笑脸,拍着胸脯百般承诺:您放心,我一定,我保证......

把我逗乐。

这次视频电话的主题内容也差不多。

我问到家里元宵节的安排,也顺便报告一下我和梁栋的现状。

我说,我最近开始重新找工作了。

妈妈不懂我的工作,就像梁栋爸妈也不知道梁栋在忙什么,一样的。我看见她的双手在忙碌,在洗发菜和沙白,就知道我错过了一顿鲜美的汤。还没待我表达遗憾,妈妈就已经率先开口,悄悄摆口型问我:“梁栋在你旁边吗?”

看来她有其他比海鲜汤更重要的事情询问和叮嘱我。

我说不在,他推他父亲在楼下晒太阳。

视频里,除了妈妈,我还看到了两位婶婶,大节日里她们总是一同在厨房忙碌的,小婶婶压低声音,露出隐晦又狡黠的笑,丢给我一连串的问号:“快讲讲,他家人怎么样?见了面好相处吗?”

妈妈也不甘示弱,问我:“梁栋爸妈喜欢你吗?你表现得怎么样?他们对你满意吗?”

我说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我的表现能得几分。

妈妈急了,诘问我,为什么不知道?这是顶顶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不知道呢?你是去干什么的?是去吃的?去玩的?

乔睿你从小就是这样,你自己的事情自己不知道操心,浑浑噩噩,脑子里每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学校去春游,让带餐布和午饭,你却只听见了老师要你们穿漂亮点拍照,结果就是只有你穿着裙子和小皮鞋站在旁边饿了一整天,连口水都没得喝......

高考报考也是,为什么别人都可以顺顺利利升学,就只有你滑了档?还不是因为不听你爸的话,选个稳妥些一定能够得上的专业......说你乖,你偏偏逆着我和你爸来,说你有志气,你又偏偏没出息要搞砸......

……

这些陈旧的往事,被提起的次数却非常可观,我早已习惯,妈妈每每回溯完这些故事,最后的落点永远都是我不聪明,不够机灵,没有主见,太笨拙,粗心大意,昏头昏脑,搞不清一件事的重点,总是本末倒置......

以上种种。

这次也一样,甚至更严重,妈妈认为,我快要搞不清自己人生的重点了。

工作不急于一时,乔睿,这才是一辈子的大事,就算你什么都做不好,婚姻这件事,请你一定要认真起来。

那些喋喋不休的话语将我的后颈压低下去了一点。

我好像听见了自己骨头相错的涩响,反反复复,磋磨揉握......中间似乎还夹杂着钥匙开门锁的声音,我竖起耳朵听,才发觉是梁栋推着他爸爸回来了,我不想让梁栋再过来打招呼了,赶忙借着这由头挂断了电话。

当晚,妈妈给我发了元宵节家宴的照片。

亲戚们团团围坐,中间是那道沙白汤。

妈妈遗憾说:“教你许多遍了你也学不会,不然就能自己做来喝了。”

我也遗憾。

因为发现自己好像也并不是很想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