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卒听了这话连忙躬身把牢门打开,宋策抬脚便走了进去。
“夏大人,这是陛下赏赐给你的龙井新茶,特命下官为你送了过来,夏大人请吧。”宋策道。
“老夫戴罪之身,竟能劳动京中炙手可热的红人宋侍郎亲自为我这个罪人奉茶,真是三生有幸啊。”夏长林淡淡道。
宋策挑了个干净的地方,把茶水放在了夏长林面前,然后朝着一身狼狈的夏长林行了一礼后,便要离开。
“老夫明日,不,今日便要死了,劳烦宋侍郎为我解惑。”夏长林说。
“可以。”宋策微微一笑,停住了脚步。
“老夫这两日在狱中细细思索了一番,突然发现这一切从一开始,桩桩件件都有宋侍郎的影子。”夏长林看着眼前的龙井新茶,“自你风光入京,老夫便属意你意欲拉拢,我儿更是在你御街夸官之时倾心于你,你似毫不意外,当人问起时,只是淡淡说自己没有那个福分;接着是二皇子,你像是一早便知道那秦公子是二皇子的人,我儿去你家见你夫人,秦公子欲害你,二皇子欲招你,可结果呢?我儿被人利用,秦公子和二皇子皆深陷泥沼,而你,片角污泥未沾。老夫只是奇怪,那信纸明明是特制的,老夫家中药水也未遗失,二皇子是如何恢复如初的?此次二皇子的死,那侍卫的死,我夏家被牵连倒台,你是如何做的?请宋侍郎解惑。”
宋策闻言站起身来,居高临下的看着一脸颓败的夏长林,道:“下官听不懂夏大人的意思。”
夏长林冷声问道:“听不懂?宋侍郎,如今老夫都到了这般境地,你还谨慎至此,当真好定力。”
宋策默然片刻,开口道:“夏大人,其实你不必多想,你走到如今这一步,怪不得别人。可能是你上辈子得罪过太多的人,这辈子他们来找你报仇了吧!”
“哈哈哈哈哈!”夏长林闻言大笑,然后笑着端起了面前的龙井新茶,道:“宋侍郎,我且在前头等你,你以为,你的下场能比老夫好得了多少?”
说完一仰头,把那杯龙井新茶一饮而尽。
“老夫尤记得,那一年,陛下尚是皇子,我初入仕,遭人算计,是殿下救了我,他惩治了那人,还……还了我一个清白,当时我,我……”说到此处,夏长林呕出了一口黑血。
“我……我心中感激,拼命,给殿下磕……磕头,说愿意一世都……都效忠殿下。殿下闻言笑着,拉起我,递给……给我一杯龙井新茶,安……安抚于我。我,我忘了当年初心,愧……愧对殿下啊!”
说罢,夏长林再吐了一大口黑血,倒地气绝。
宋策背对着夏长林的尸体沉默半响,然后缓步走出了天牢。
……
后世,一节平平无奇的历史课上,历史老师激动的声音在众位同学的耳边响起:
宋策,青州县陈家村人士,大历朝著名的政治家,理财专家,是顺元帝在位时期最受宠信的一品大臣之一,官至宰相。
宋策出身农家,十九岁中了秀才,二十岁时三元及第,他先是任职翰林修撰,三月后升迁至中书侍郎,盐铁官卖、平准均输成功在大历朝推广后,直接被顺元帝擢升至宰相,官拜一品。
自顺元二十五年起,在顺元帝的全力支持下,历时八年,励行推广经济新政,先后通过币制改革、酒税、烟税、开通商路等一系列举措,使大历朝摆脱了旧日的赤贫状态。同时他提高军队待遇,共为顺元帝组织招揽了近三十万大军戍守边关,这些新政无一例外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不仅为大历朝增加了府库财政收入,也为顺元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他提出的“推恩令”也为他带来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后世对他争议最大的一个部分了。
后荣二年,顺元帝退位,皇五子昭正帝即位,宋策待朝局稳定后,于三年后上书辞官,昭正帝恸哭挽留,未果。昭正帝以示恩荣,将宋策之独女宋锦瑶封为平乐公主。
宋策在大历朝堂兢兢业业十八载,笑谈说为陛下赚了一辈子钱,如今赚够了,只想携妻女回乡隐居,奉养长辈,照顾家人,以全孝道。
后荣十九年,杜宁晚握着宋策的手含笑离世,三日后,宋策紧随而去,平乐公主得知后当即晕了过去。而宫中的昭正帝得到消息后,亲自下令举国为其服丧,宋策在这位皇帝的眼中,亦师长,亦好友,每每朝堂之上有何争吵,他都不可避免的想起顺元帝在位时,有宋策辅佐,朝堂之上一片清明,何来无谓纷争。
宋策的老家青州县的人们更是自发地来到葬礼之处,为这位为国为民的宋宰相及其夫人哭泣相送,一时成为后世美谈。
而本来有些昏昏欲睡的同学们此刻都睁大眼睛,聚精会神的听着历史老师讲着课,直到一节课的时间过去,同学们仍意犹未尽的开始三三两两的谈论了起来。
……
“叮——新手任务全部结束,任务者:宋策,任务完成度100%。”
在皇五子昭正帝即位后,702系统的提示音就出现了。宋策拒绝了702系统提出的使用复制体脱离此世界的提议,选择了付出此次奖励魂能减去五分之一的代价留在了这个世界里。
这里有他第一个爱人,第一个孩子,他从未把这当做一场游戏,而是作为了真真切切的人生体验。
“好,魂能已扣除,等任务者身死之日,便是我来接你离开之时。”702留下这句话,便离开了。
******
小剧场1:
一年时间到了,宋策两世为人的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是个可爱的小姑娘。他颤抖着接过稳婆手中被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笨手笨脚的生怕碰痛了她。等小心的把孩子抱在怀里后,他连忙问道:“我娘子情况如何?”宋策颇有些紧张的问稳婆。
其实不怪他如此担心,这是医疗条件十分落后的古代,哪怕他地处京城,女子生产也帮不了任何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妻子在鬼门关走上这一遭。
那稳婆是杜府的老人了,见宋大人如此重视自家小姐,忍不住笑着宽慰道:“大人放心,夫人没什么大碍,只是生产之时脱了力,现下睡着了,估计过上一会子,夫人就醒了。”
宋策把女儿递到稳婆怀里,丢下一句话:“我进去看看娘子。”便进了产房。
“大人!大人!女子产房乃污秽……”稳婆发现她还没说完,宋策已经掀开帘子走进去了。
罢了罢了,既然大人如此爱重夫人,那她还是不要上前去讨人嫌了。
杜宁晚生产过后,宋策为自家女儿起好了名字:大名宋锦瑶,小名婵儿。
******
小剧场2:
宋策当了京官后,搬到县城的周家门槛都快被媒婆踏破了,其中有州府大人的嫡子、书香门第的嫡次子、外放三品武将之嫡长子、甚至还有一位是四品的年轻学官。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宋策的妹妹周云慧竟然选了青州县一家姓沈的商户之子,名沈谨。那沈谨虽然五官俊秀,但那身子骨实在是差了些。当时沈家二老都懵了,不明白如此一个前途大好的官家之女如何能看上他们体弱多病的儿子。
不过架不住这对年轻的男女互相喜欢,方氏给远在京城的儿子去了信后,当即开始准备周云慧的亲事。
在京城的宋策得到这个消息后,微微一笑。果然缘之一字,妙不可言。他当即请了京中名医随着他的回信一同送往了青州县。
婚后的和沈谨感情一如前世那般极好,沈家二老也是妥帖和善之人,那沈谨的病体也在名医的调理下逐渐痊愈了,当然这自是少不了宋策源源不断的从京中往回送各种名贵补品。
那沈家也因着宋策的这层关系,无人敢轻视,来往送货早已交给了信得过的人,宋策担心沈家二老走了前世的老路,特意令人把京城周边所有的贼人收拾了个遍,一时间京城百姓无不称赞,京城的治安也较之前更上了一层楼。
等周云慧与沈谨的孩子出生后,宋策亲自为其起名沈景复,沈家二老、沈谨和周云慧及沈景复,也改变了前世的命运,平平安安过完了这一生。
******
小剧场3:
宋锦瑶十分喜欢自己的名字,只是不知为何,外祖父致位后,在家中总是“婵儿,婵儿”的叫她。
她从外祖父家中回到京城的家中,一家人吃饭之时说起此事,娘亲温柔的摸了摸她的发顶,笑着说道:“傻瑶儿,你外祖父没唤错,你的小名便是叫婵儿。”
宋锦瑶问:“这是外祖父为我起的小名吗?”
娘亲道:“不是,这是你爹爹为你取的。”
宋锦瑶听了这话偏过头,问道:“那爹爹为何不给女儿取名宋婵?”
爹爹闻言哈哈一笑:“婵儿,你可知你名字的由来?”
“知晓呀!”宋锦瑶大声说道:“锦字代表华美丝绸,象征高贵;瑶字代表如珠如宝,开朗阳光之意,爹爹,我说的可对?”
“对。”只见爹爹温柔的摸了摸她的头:“你是爹爹珍贵的女儿,所以爹爹为你取名锦瑶。婵儿一名,只是源于你外祖父的一个梦……”
“什么梦?爹爹,我听不懂。”宋锦瑶疑惑道。
“听不懂也没什么,你只需要知道,你是爹爹和娘亲最珍贵的宝贝便好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