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 第3章 蛮夷爱之

第3章 蛮夷爱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过,谁都没把握。】

天幕话锋一转,画面之上再次放出一张地形图。

【让我们看看这里。】

【这里是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扁都口。】

【扁都口是个贯通南北的大峡谷,长约28公里,两侧的山势十分陡峭,且奇峰耸立,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发源于祁连山脉黑河水系的二十多条河流,其大大小小的河流自扁都口蜿蜒而下,是西方游牧部落在此放牧的地方。】

【而这里,也是张骞带领使团在渡过黄河之后,进入河西走廊的通道。】

【只是走出郁郁葱葱的扁都口,迎接张骞和使团的,则是河西走廊之中的茫茫戈壁。】

【这时候,他们已经距离帝都长安1000公里了。】

画面之中的扁都口草木丰盛,水源充足,牛羊成群,自是满满的生机勃勃,然而画面又一转,便从葱郁山林来到了茫茫戈壁之中,风沙铺天盖地,荒漠寂寥,人烟无处可见,只有危险无处不在。

这前后对比太明显,差距也太大,看得人不由得一怔。

对于生活在中原腹地的绝大部分人而言,他们是没见过戈壁荒漠的。

所以也想象不出,若当真行走在其中,该是多么荒芜又无处所依的心情?

单是这样看着,都叫人心生无限惆怅的思绪。

刘彻表情微微触动。

尽管他早就想过西行之路必定艰险,可眼前出现的这一幕,还是叫刘彻不由得怔然。

——这样艰险的环境,难怪使团在西行之后便了无音讯,再无消息。

十三年,张骞当真能回来?

那使团之中,又能剩下多少人?

【先前我们说了,河西走廊已经牢牢控制在匈奴人手中,也因此,在张骞带领的使团进入河西走廊后,就算再怎么小心躲避,还是不可避免地撞到了匈奴人手中——在一个阳光炙热的午后,他们毫无意外的遇上了匈奴骑兵。】

【这个西行的使团,被俘虏了。】

【押解之路漫漫,路途艰难,俘虏的待遇想也知道不可能好,饥渴是常事,还有被抽打着追赶骑兵的速度,不断行走所严重透支的体力,以至于这一路上,不断有人倒下,直到张骞一行人被押送至匈奴王庭。】

果然,还是被俘虏了。

刘彻张了张嘴,神情复杂,却也并不算意外。

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在预料之中。

但听天幕这时候道明,还是难免生出几分叹息。

其余众大臣也是神情复杂。

“所以这十三年,张骞等人是否一直待在匈奴王庭之中?”

“怕是也不好逃出去吧。”

“我汉朝使臣,匈奴人必然不可能轻易放过。”

咸阳宫内,嬴政也在问众人。

——若是尔等被匈奴俘虏,该如何自处?

众人皆答:自是不可能臣服于匈奴之下。

“那尔等觉得张骞这一行人呢?”

“这......”

这怕是不好说吧。

匈奴人岂是什么好相与的?

若是想要活命,恐怕总要做出一些牺牲。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然而就听天幕继续道——

【当时的匈奴首领是军臣单于,张骞一行人被押至匈奴王庭时,面见的就是军臣单于。】

【《史记》中记载,军臣单于在得知张骞一行人欲出使月氏部落后,便对张骞问道:“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也就是反问张骞,要是他们穿过汉朝去往南方的越国,那汉庭会同意吗?】

刘彻下意识摇了摇头。

这必然是不可能同意的。

所以张骞他们......

【张骞对此无话可说,也因此,这剩余的一行人,便被匈奴人扣留和软禁了起来。】

【而之所以还留着张骞等人的性命,则是因为匈奴人还想从张骞这一行人口中打听出更多关于汉王朝的情报,并说服张骞等人为匈奴王庭效力,然而期间种种威逼利诱,却依旧未能软化和拉拢张骞,这也导致张骞在匈奴营地之中,长期失去了自由。】

听到这里,刘彻不由得冷哼一声:“尔等蛮夷,当真是贪得无厌!”

不过如此程度,张骞竟也没有臣服于匈奴之下吗?

但这样的情况下,张骞还能活?

【张骞一开始的不合作以及不妥协的态度,确实让他面临凶多吉少的可能,大概张骞本人也做好了为汉朝赴死的准备,然而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张骞的描述,有这样一句话——即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刘彻:“......”

蛮夷爱之......咳。

太史令司马谈则是两眼一震,等等,谁?!

司马迁?!

这名字为何如此之耳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