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这个皇帝我见过的 > 第24章 后果

第24章 后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人做事一人当。

萧煜温和凝睇着她,以前在梦里只觉得她娇憨讨喜,现实里的她却更有动心之处。他不会是昏君,她也不会是妖妃,他们合该是天下最相配的一对。

更漏滴滴,一声,一声,衬得慈宁宫分外静寂。

钱秀英大着胆子上前奉了杯茶,“太后消消气,陛下不是诚心的……”

恶狠狠照地上啐了口,“都怪那狐媚子挑唆,装模作样,哄着陛下跟您置气,活脱脱一个搅家星。”

心下老大不痛快,原以为皇帝一时兴致,封个妃也就丢开手了,谁知姓王的居然手段非凡,乔张做致,哄得皇帝流连忘返。现下看来,未必皇帝不召她,是她自己不想侍寝——到嘴的肉还有嚼头么?非得长长久久吊着才有滋味哩。

自己才叫蠢,被人哄得团团转,以为嫁给理亲王是个好去处,谁知这位是个木头脑袋,被人一拱火居然自请就藩,谁稀罕跟他去呀!

如今皇上怕也恼了她,万一加速婚期,她便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好歹皇上是太后养大,多少能听点逆耳忠言,钱秀英陪笑道:“太后娘娘……”

杨太后烦透了她聒噪不休,厉声道:“滚!”

钱秀英唬得一哆嗦,再不敢逗留,带上刘灵灰溜溜出宫去。

殊不知刘灵比她心里更苦,早知皇帝对淑妃如此重视,自己说什么都不该淌这趟浑水,钱秀英尚有太后庇护,自己能找谁当靠山去?

萧煜的态度显而易见,他并未设法证明淑妃清白,阿璇的清白不需要对谁自证,若想借这么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来扳倒她,属实打错主意。

皇帝连着五日没去慈宁宫请安,杨首辅坐不住了,婉转上书请示,是陛下最近政务太忙,还是太后身子欠安?

总不能直接问两宫有何罅隙。

太后虽是先帝嫡妻,可若无皇帝,她这太后的位置也坐不稳,照杨首辅的意思,还是别闹僵为好。

萧煜的批复只有寥寥四字:心中有数。

看得杨首辅愈发忐忑,他知道妹妹性子有多颟顸,若真是慈宁宫理亏在先,还是赶紧认个错吧。杨首辅博学鸿儒,遍观史书,那些个骄横跋扈的外戚,至多也就两世而亡,他要的却是杨家历经数代而不倒,便为这个,也不能与小皇帝闹太僵。

杨太后身边嬷嬷也劝她先低头,皇帝不好对付杨家,想对付太后还不容易么?就算念着多年养育之恩,可杨太后这样挑剔的性子,衣食住行稍稍马虎些,她老人家便先受不住了。

实在不必跟自个儿过不去呀。

杨太后唯有咬牙,她跟个宠妃置气,说出去也是自家没脸,可皇帝竟对王氏这般看重?凉薄之人也有软肋,倒是意外收获。

杨太后不着急对付王璇了,留着她或许用处更大。倒是理亲王就藩一事亟待解决,闹得这么僵,不若双方各退一步?

最终以杨家两个子侄从礼部除名而结束,杨太后私心想着,六部里头,礼部是最不要紧的,没什么实权。又哪里晓得,礼部掌管本朝所有典礼章程,堪称脉骨,便是她老人家得享如此浩大供奉,也非礼部点头不可。

杨太后将为此决定付出何种代价,却是后话。

她找来萧灿,与他说了此事,又告诫养子往后行事不可再冒失,最少也得跟首辅商议过才行。

萧灿震惊养母肯为他做出这么大牺牲,感动之余,更觉得杨太后妇人之见,仅仅因为皇帝口说无凭几句威胁就真把权柄让出去了,将来被逼退位让贤也未可知呢!

面上却是一副感激涕零模样,仿佛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

杨太后叹道:“你是哀家看着长大的,跟亲生有何分别?哀家怎么也得留住你承欢膝下,也不枉你娘往日奉主之情。”

可她还是因为您死了。萧灿心中漠然,神色愈发恭敬,连声音也微微哽咽起来。

杨太后很是欣慰,本来那点不快也烟消云散,又对其说了钱秀英之事,“你若不想娶她,哀家帮你回了就是了。”

虽说皇命难违,可还没验过八字呢,找个高僧操作一番还不容易。

萧灿道:“长者赐,不敢辞,皇兄一片盛情,孩儿怎忍拂逆?您放心,孩儿会好好待钱氏的。”

杨太后以为养子为她才隐忍,越觉得这孩子老实忠厚,殊不知萧灿压根没把钱氏放眼里,自然不在乎她贞洁与否——原打算圆房之后就当个摆设供起来的,看来连圆房也可省了。

钱秀英并不知即将到来的危机,还在沾沾自喜,谁说门楣出身无用?就算她得罪了淑妃,可有太后理亲王护着,注定屹立不倒。

刘灵就没那么好运了,虽说慈宁宫的密语未能外传,可朝臣们机警非常,早就敏锐察觉异样。礼部侍郎更是恼火,小儿媳妇还没过门,就开始插手宫中事,此等蠢媳要来何用!

因婚事乃君上所赐,皇帝没收回成命,礼部侍郎也不敢退婚。可明招不敢使,背地里的招数多着呢,当下便以家中人丁稀薄,急需开枝散叶为由,帮幼子娶了一门贵妾,还先一步抬进房中。

萧煜并未出言申饬,反倒赐下一副头面帮那贵妾添妆,礼部侍郎便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