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萧煜仍在回味昨夜那个轻轻的吻。
想起有一晚她曾把槐花撒到他身上,次日内侍闻见花香,萧煜便取来镜子,要看看脸上有无胭脂痕迹。
当然是空空如也。
又心安又有点失望,理性上他知道,为了不让慈宁宫警觉,他该适合冷她些时日,可感性上,他又无法全然弃之不顾。
想快点将她接到身边来,马上就见到她。这样梦中幽期秘会,于他简直是一种折磨。
李睦进门时,罕见地发觉皇帝在照镜子,这可真是件奇事!
要知咱这位陛下是最不注重容貌的人了,有回他偷懒忘记将鬓边一根银丝拔去,陛下竟浑然没发觉——唉,年纪轻轻有什么了不得的心事,不就是父母双亡么?想他五六岁起背井离乡,到宫中净身做了阉宦,他也没道过一声委屈呢。
李睦定定神,含笑道:“皇上,您是先洗手还是先用早膳?”
讲究些的当然是先匀面,饭后再漱一遍口,但陛下乃不拘小节之人,有时候甚至会边看奏折边用膳,饭粒掉到案上都不知道——亏得身边没个女眷,否则定要被耻笑的。
成了亲或许就不同了,淑妃好歹是个妃嘛。
想起脸颊上的温存,萧煜一时竟舍不得让那印记淡去,“先用膳罢。”
得嘞,依旧死性不改。李睦对小主子无话可说,只能让内侍鱼贯进来。
粥汤、馒头、花卷、蒸饺锅贴各色面点一字排开,光色泽香气便令人食指大动。
李睦闻惯了的自然若无其事,“对了,淑妃娘娘那头您可有何安排?”
册封礼先不着急,内务府得赶制吉服,少说得一月工夫,可是旁的总该有所表示——譬如说,好歹正一品妃位,她父亲的官职得升一升罢?
区区知县未免忒不够看,好歹半个老丈人哩。
萧煜想起王璇曾描述过家中境况,便皱眉头,虽说父以女贵,可王令泽其人,虚伪做作,鼠目寸光,叫他得了意去,对阿璇未必是件好事。
不妨暂缓些个。
倒是她舅父顾平章乃翰林苑中清流,为人正直不阿,或可一用。
但,萧煜究竟是道听途说,对其人知之甚少,若贸贸然提拔,难保此人心浮气躁,做出些丧德败行之事来,岂非成了又一个杨家?
还是得多考虑考虑。
萧煜不想用一门外戚去制衡另一门外戚,那无异于驱虎吞狼。既暂且不便赐爵,便赏她些别的吧。
萧煜记得那女子最好吃穿,便问李睦,“今春贡品可都还在?”
李睦点头,“慈宁宫的份已然送去,下剩都堆在库房里。”
留着分赏给诸位太妃以及下属官员。
萧煜问他要来名录,随手圈起几样,“把这些送去给淑妃罢。”
每常梦里见她都是家常妆扮,也就殿选那天稍微隆重下,比之旁人仍嫌低调。
萧煜挺想看看那些衣裳上身是何模样。
李睦眼角直抽抽,这不暴殄天物么?王姑娘那种出身,几曾见过好东西,千金一匹跟十两一匹在她眼里怕都是一样的。
陛下还把所有的云锦都给了她,要知今年苏州云锦分外稀缺,一共也只得十来匹。
李睦婉转道:“慈宁宫如若问起……”
萧煜面无表情,“母后不爱这些轻薄料子。”
云锦本就适合年轻女子穿的,也不瞧瞧杨太后多大岁数了。
太后娘娘自己是不穿,可她老人家也得赏人呀!李睦愁容满面,皇帝这是从杨家虎口夺食,自己少不得又要两头找补了。
好在除此之外,旁的倒没什么稀罕,不过是些时新瓜果菜蔬、鲜鱼菱藕之类,外加各地奉上来的特产,所值有限。
萧煜想了想,“把御膳房的点心送些去,不用过多,每样装一个小格口足矣。”
李睦咋舌,这还不如准备大份的呢!您知道御膳房的点心多费事吗,就那么一小点也得忙活大半个钟头,锅碗瓢盆还不能混淆,怕串了味儿。
让大师傅听见,只怕还以为故意为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