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出事后,朝月夫人让她秘密查找普慧大师,调查东珠真相。她正好名正言顺的启用挂月山庄的情报网,一箭三雕。
没想到这一查,真查出来一些东西。
易十三追踪到了前右丞相严绅身上,普慧大师竟然是严绅的庶子严石玉,严绅所有的子女都居住在严府旁边的清苑。
严家满门抄斩后,严府被封,十年前改成了侯府赐给了一位戍边伤退的老侯爷,但旁边的清苑一直荒着。
易十三打算夜探清苑,查看有没有当年的线索。
子时,夜深人静,易十三穿着夜行衣潜入了清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清苑早已残败不堪,杂草丛生,偶有动物穿梭其中,易十三一边躲避一边循着连廊搜索。
清苑阁楼众多,依稀可以看出当年的热闹景象,行走在其中,不知为何总觉得有些阁楼很眼熟。
待绕过一池湖水,走到一处院子,易十三从掉落的门匾中看出了“红英阁”的字样,才知道自己的熟悉从哪里来了。
这处院子的格局分明与她日日都走的红英阁一模一样,若说区别,便是挂月山庄的红英阁屋舍更多,清苑的红英阁更小些,只有一座阁楼二层高。
楼梯已经破败,易十三一路上去,吱吱呀呀的响。刚到二楼,便有横刀从黑暗处伸出,易十三抽出软剑格挡,几步间两人就对了十几招,破败的木板不堪重负已有几块被刀剑砍破。
两人都不想破坏阁楼,默契停手,黑暗里对峙起来。
忽然,易十三看到前方黑暗里人收起了横刀向她走来,她防备的将软剑置于胸前,做出攻击姿态。
“易十三?”来人在两步外停下,轻轻出声。
易十三眼睛盯着前方,耳里判断着来人的声音,有些熟悉。
“易十三,是我呀。”来人又往前走了一步,此时两人的身形已经极近。
“李知节?”易十三收起软剑。
来人拉下黑布面罩,笑容灿烂,不是李知节又是谁,易十三也拉下了面罩。
“你怎么在这儿?”两人同时问出这句话,又相视一笑。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人简单说明来意,便一起在阁楼搜索起来。
“你怎么拿着横刀?你的长枪呢?”
“长枪在战场好用,京城里却不好携带,近日我想练练横刀。”
“这里像是女子们的闺房,”易十三说起,“一楼除了茶厅和正厅,还有几间很小的房间,楼上这两间的大些,外间里间加起来有那几个大了。”
“这里应该是严绅的女儿们住的地方,只是没啥值钱的物件了,都被抄没了。”李知节说着拿起一盒妆奁,蒙了厚厚的灰尘,简单擦掉,打开,并无装饰之物。
李知节只好随意放下走向了别处,易十三转了一圈回来也什么都没找到,字画胭脂都没有。看到李知节扔在桌上的妆奁,大开着盒盖,空无一物。
但易十三就是觉得有什么不妥,妆奁之物,女子日日都在用,她很熟悉,可是这盒妆奁却总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想了又想,拿起来看了又看,易十三探手过去敲了敲底座。“这里有隔层!”
李知节赶紧走过来,撬开了隔层,是一沓花笺。“这里年久失修,我们出去再看。”
易十三点点头,两人没走楼梯,直接从阁楼上一跃而下。
易十三指了指阁楼东侧的几座阁楼,“那边你去过吗?”
“去了,是严绅的儿子们居住的地方,严绅共有七子,严石玉是第五子,”既然查到清苑,李知节清楚易十三肯定也是知道了普慧大师就是严绅的庶子严石玉。
易十三欲往那边去看看,李知节拉住,“你不用去了,那儿什么都没有,严石玉住的屋子极小,应该极受欺负,屋里除了一个简易木床以外竟然连衣柜都无。”
易十三很惊讶,但李知节没必要在这件事上骗他,他们的目标一致都是想救出普慧大师。
“目前来看,就这一个收获了。”李知节拿出那盒妆奁。
此地杂草遍布蚊虫滋生,不宜久待。此时天色已晚也不宜在城中行走,李知节想了想将易十三带到了离严府不远的一处小院。敲了门,有老妪前来开门。
“少爷?”老妪揉着眼睛看看李知节,又看看李知节身边的易十三,有些惊讶。
“婆婆,我今日要在这里歇歇脚,你去烧点热水来吧。”
“好嘞”老妪并不多问,虽然年事已高手脚却很麻利,转身就去忙活了。
李知节关上了院门,拉着易十三进了主屋,“这里是我祖母前几年送给我的院子,离皇城司的衙门近,我有时忙的晚了就会来这里歇脚。”
“婆婆原是祖母身边的嬷嬷,自请来这里帮我打理院子,”李知节用袖子擦擦主屋的桌椅,举起一尘不染的袖子给易十三看,“你看,很干净的,虽然我来的不多,但是婆婆日日都给我打扫。”
说着又笑了起来,易十三发现李知节真的很爱笑,生活中点点滴滴都会让他大展笑颜。一看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小少爷,和她这样漂泊江湖的女子一点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