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生涩 > 第43章 第 43 章

第43章 第 4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很简单的内容。

【张旻年:松砚哥,能借我点儿钱吗。】

而这条消息之上的那条消息,所标注的时间,是八年前。

也是很简单的一句。

【张旻年:松砚哥,对不起,我不知道。】

良久。

楚松砚才点开键盘。

【楚松砚:多少。】

那边秒回,应该是一直守在手机前。

【张旻年:十万,我妈病了,我想了很多办法,也找人借钱了,但就差这十万块钱,凑不齐了,求求你。】

之后,他那头一直显示正在输入中。

楚松砚垂眼看着屏幕上“求求你”三个字。

如今,张旻年的脸他已经记不太清。

毕竟这么多年没见。

阿婆去世后,楚松砚只回过一次老房子,是为了迁户口的事儿,但那次,张旻年还在上学,俩人注定不会再见面。

张旻年他妈看见给从老房子里出来的楚松砚,还给他送了份饺子。

嘴上还说:“在外面累吧,瘦了这么多。”

外面刮着大雪,只有饺子是热的。

楚松砚到底还是借了张旻年这笔钱。

钱转过去后。

张旻年回复的速度依旧很快。

【张旻年:谢谢你。松砚哥,我会尽快还的。】

这句话发过来后,那边依旧显示正在输入中。

却迟迟没有新一条的消息。

吃完饭。

林庚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打了个饱嗝。

“楚一,我感觉我现在拥有牛的力气和豹的速度了,已经恢复全部能量。”

林庚边说着,便掏出手机,准备查看公关情况。

结果就发现屏幕消息直接刷屏,还有几个未接来电。

都是公司里的人。

林庚“噌”得坐直,怕是什么公关出状况的消息,捏着手机出了门,躲到厕所里给电话回了过去。

但电话等待音连响半分钟,迟迟没有人接听。

每个电话号都没人接。

林庚的心就开始慌。

他蹙眉沉着脸,自己打开社交账号查看。

然后就看见热搜上鲜红的字眼。

【楚松砚究竟算不算被拐卖儿童。】

【楚松砚原生家庭。】

【楚松砚被弃养并进行买卖。】

【楚松砚公司方回应。】

【……..】

一样望去。

林庚觉得自己从头到脚都被人浇下来桶滚烫的热水,无法呼吸。

弃养和拐卖这种字眼为什么会出现?

他颤着手点进第一个词条。

然后就看见了——楚松砚个人账号的回应内容。

林庚再回到包间的时候,楚松砚已经重新戴好帽子和口罩,只等他回来就出发。

司机也穿戴整齐地坐在一旁。

林庚上去抓住楚松砚的肩膀,问:“你发之前怎么不和我说?你这样把所有东西都一股脑的发出来,想没想过后果。”

网友大脑的思考空间是有限的,当大部分人在网络上看见一件极其颠覆认知的舆论性新闻,并且无人反驳、回应,这件事就会被盖棺定论成事实,并加以脑补来夸张化。

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的回应或反击,如果是很平淡的字句事实,那么大部分人会选择相信,小部分人则会处在怀疑的态度,并渐渐随波逐流,淡化甚至相信这种回应,可这种信任是经不起推敲的;但如果回应是更具有颠覆性的爆炸性内容,认知经过反复冲击,大部分人反而会开始怀疑,这件事是否从头到尾都存在着之前没有发现的谎言,从而引发剧烈的蝴蝶效应。

林庚考虑公关的时候,想过楚松砚的回应方式。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分析,都应该是一种激烈但迂回的方式,你的内容应该是激烈的,富有反转作用,从而引导舆论的翻转,但发表内容的方式应该是迂回的,譬如说用一段视频或音频,以人的语气来削弱文字内容尖锐的冲撞感,抑或是将大篇幅的文字分割成几小段,间隔着时间发表。

但楚松砚直接将全部内容一股脑地发表了出去。

内容编辑也是极其冷静客观的口吻。

这种方式绝对会增强尖锐的冲击感,从而引发更剧烈的舆论压力。

这是回应新闻最快捷的方式,却也是少数人才会选择的方式。

因为网友缓解冲撞感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输出。

这会使当事人感到极其难捱。

楚松砚看着林庚,眨了眨眼。

林庚越看他越生气,感觉就像是自家孩子长大了非要他娘的往屁股底下绑火箭,说这样比车快,然后一点火——

嘭!

他家孩子撞月球上了。

成太空人了!

他可真高兴啊。

林庚完全是有气没地儿撒,拿起桌上的冰水猛灌了几口。

“还楚一,你就该叫楚不听话!楚气人精!楚被打屁股一百零八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