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岛屿沉眠 > 第28章 chapter 28

第28章 chapter 2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贺锦州用带着一丝谦虚却有些傲娇的神色一一扫视着台下的众人,他作为陶艺协会主席的儿子,被迫着接受了这份任务,成为了此次的讲师。

沈星黎看着台上的贺锦州,心中其实多多少少的也有些质疑,可这次培训中有不少人也算是盛名在外的独立个人陶瓷艺术家,组委会应该不会故意派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前来当讲师,先静观其变。

主持人看着台下质疑的人,急忙出面解释,“各位,贺老师年纪轻轻却是博生研究生的学历,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将国外艺术大奖统统收进囊中,这次刚刚回国,来做大家的讲师。”

“各位,下面开始我们本次课程的第一节,陶艺的发展史。”

“陶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新石器时代。陶艺发展史的主要阶段有5个:

1.新石器时代晚期:陶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先民时期开始使用黏土制作各种器物,这便是陶器的雏形。

2.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陶器制作已经相当成熟,陶器制作一般都较规整,质量较好。

3.秦汉时期:陶器生产规模扩大,瓷工艺水平提高,出现了彩陶和釉陶,充分展示了当时生活习惯和文化盛行的情况。

4.宋元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的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陶瓷工艺的巅峰水平;元代的青花瓷开始兴起,成为中国陶瓷的又一经典品种。

5.明清时期......

——内容取自《百度百科》

“老师,您说的这些,我们还没进入陶艺这个专业的大门时就已经知道了,这些东西都是大学里老师讲了无数遍的无聊知识,能不能讲点其他的。”

“就是,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一旁其他的同学闻言也出声附和的说道,沈星黎闻言望去,贺锦州倒是脸上无丝毫愠色,依旧是一脸云淡风轻,一幅我早就料到的模样。

贺锦州:“既然大家都这么说,我这里有一个图片,是我博士生导师给我出的一道难题,如果大家可以回答出来,我可以直接跳过这些,给大家上点干货秘籍。”

“这张图片,是一个陶罐,出土于2007年的一处农村的猪圈里,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这件陶罐的制造年代是什么时候。”

同学一:“看陶泥和制作工艺应该是春秋时期的特征。”

同学二:“不对,应该会更早,土质的粗糙程度应该是西周。”

贺锦州看着台下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准确的正确答案,他不屑的将手交叉抱在胸前,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看大家出丑的得逞感。

沈星黎抬眼看着屏幕前的图片轻轻地皱起了眉头,她的目光在PPT屏幕上那张古瓷器图片上缓缓游移,突然她像是发现了什么心有成竹的点了点头。她看向四周犹豫了片刻后,语气坚定地说道:“这是南宋时期的作品。”

坐在她旁边的中年男子,头发略显花白,还带着个老花镜,听到她的回答后,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笑声中还带着几分嘲笑和不屑,语气轻蔑地说:“小姑娘,你这是在开什么玩笑?这样的工艺水平,南宋时期怎么可能达到?你回去多读两年书再来发表你的高见吧。”

贺锦州站在讲台上,他的目光在人群中快速地搜寻着,他眼中闪着一丝不可置信的不确定。

他的视线看向沈星黎,她今日穿着淡卡其色外套,头发顺着肩膀披在身后,浑然天成的温婉气质。

当他第一眼看见她时,贺锦州的心仿佛就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的攥着就连呼吸都变得轻缓,他在国外的这些年,也见过不少外国美女,可沈星黎却不一样,不同于国外那种张扬的立体美而是独属于中国的温婉,如同苏州的暮雨,清风拂面,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惊艳和心动。

他看着她有些不确定的再次开口问道:“你说这罐子是属于哪个时期的?”

沈星黎微微扬起下巴,目光坚定地回答:“南宋。”

她的目光在图片罐子的线条和图案上仿佛能透过时光的屏障,看到那个时代工匠们精湛的手艺和执着的精神。

罐子的釉色温润如玉,色泽深沉,每一笔刻画都显得格外细腻,这无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贺锦州看着台下的沈星黎,她的自信和专注也让他不禁心生敬佩。

沈星黎顿了顿,继续的说:“南宋时期的工艺,其实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这只罐子从外观上的确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风格,可若是仔细观察,罐子里的图案走向和釉面材质来看,是南宋特有的工艺,罐子足边及口沿釉薄处也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装烧方法亦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

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所以是南宋仿制春秋的器物。”

贺锦州看着她满意的笑了笑缓缓说道:“那些精美的陶瓷、精致的雕刻,都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沈星黎同学,恭喜你答对了。”

“既然如此,我会兑现我的承诺,为大家奉上我在外留学期间的所有所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