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草民家妹,也非常推崇您,还要考女学,来日考大理寺做官。”
花袅被夸,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说:“替我谢谢你家妹子的夸赞。也希望她早日考上女官,之后来大理寺,成为我的同僚。”
李元道谢:“能得大人勉励,家妹定然十分开心。”
王磊见两人一来一回地聊着,插话道:“大人,时辰不早了。还是早日看完现场,尽快破案吧!”
花袅点头:“好。”
花袅正要离开,张武三叫住她:“花大人,你有什么需要吩咐我的吗?”
花袅正要摇头,却看到张武三的目光,想了想回答:“按照规矩,这些日子,你们不要随意乱走,等破案之后,才能回去,知道吗?”
王磊检查周围环境,这里荒无人烟,极少有人踏足。
附近都是长满鱼草的废地,无人耕种,往来之间只有一条很狭窄的小路供人行走
河边有一艘渔船孤零零地漂泊在河面上,应该就是张武三等人,来时乘坐的船。
花袅也跟着王磊四处查看,不过走了不到百步,鞋子上就沾满了淤泥,可见地面十分潮湿。
她轻轻踢了踢脚上的泥土,却难以甩掉。
周围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地,很难分辨出地上的坑洼是来吃草的牛羊留下的,还是人留下的。
花袅想了想,放弃继续勘察的想法。
“周围都是淤泥,很难分辨出人的脚印。而且尸体身上的淤泥不多,我更倾向于死者应该是被大水冲过来的。”
“如果是大水把死者冲到这里,那就说明事发现场必然是在河的上游。”
“等会儿,王大人可以派几位官差大哥,沿着这条河向上游去寻找一下。”
“遇到可以住店打尖的地方,问一问有没有在店里住下却失踪的人。”
“顺道再问问沿路的那些驿站,近半年来有多少官员入京述职,让人抄一份名单带回大理寺。”
王磊听到花袅的话,微微皱眉:“你是怀疑,还有其他官员遇害?”
花袅摇头:“可能是我想多了。只是,每年外官述职,慢则3月,快则1月。”
“若是路上遭遇不测,一来一回,过去半年之久,才被人发现。这么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王磊点头:“我这就让人去办。”
花袅侧眸正要回去时,注意到书生李元坐在角落里,看着远处天空发呆,一言不发。
“王大人,让人暗中盯着李元。”
王磊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发呆的李元,点头:“你也怀疑他?”
花袅没有回答,而是给出推测:“他看到死者后,表现得太冷静了。”
目光落在还在吐的官差身上,“你看,那边的常年办案官差都受不了。”
王磊反问,“他不是帮县里断过案子吗?”
花袅没有否定。
“那是很少的情况。”
“一般遇到李元这种情况,要么,他承受力很强,要么他看过许多这种情况,再或者,他做过很多类似的事情。报案者就是杀人凶手的案子,不在少数。”
“虽然我希望凶手不是他,但是办案讲究证据说话。在没有找到凶手之前,他有很大的嫌疑。”
“毕竟,报案人就是凶手的案子,也不是没有。”
王磊点头,没有说话。
随后,王磊就和花袅原路返回,王磊吩咐白无忌带着两个官差去办事。
花袅则走到尸体旁边查看。
尸体面目全非,露在外面的四肢都被咬得乱七八糟。因为尸体在水里泡了很久,身体已经肿胀得像馒头,被裹在官袍里面,皮肤毫无血色,手指只剩下骨头。
衣服上除了几处划破的痕迹,依旧被完好的穿着。
花袅看了几眼尸体后,询问仵作情况。
“检查的怎么样?能判断是什么时辰死的吗?”
仵作闻言,放下手里检查的工具,回答:“回大人,死者身体多处被鱼类撕咬,只剩下骨骼,不过可以从他完好皮肤位置,凭借死者身体硬度,与斑纹推断,他的死亡时间应该在昨夜的子时之前。”
花袅询问,“不能确定准确时间吗?”
仵作摇头,“夜里的水温寒凉,白日里天气温暖,昼夜温差太大,会影响死者死亡时间的判断。”
“如果能确定死者入水的具体时间,才能地断定死者死亡时间。”
花袅点头:“已经派人沿着河边去上游寻找线索,应该很快能找到线索。”
说完准备离开,突然想到刚刚报案人书生李元的话,又询问一句:“对了,你在死者的身上可有找到他有关身份的东西?”
仵作想了想,摇头:“死者衣服华贵,看似官袍,可很多处位置被划破,与淤泥覆盖。需要脱下衣袍后,洗干净,与官府里的册子细细对比,才能得到结论。”
“具体情况,还需要将死者带回去,才好行动。”
花袅点头:“若是你这边忙完了,就回去处理吧。”
“只是这里回大理寺的路程还很远,雇一辆马车把这位死者拖回去。”
“免得累着,也算是给死者一个体面。”
仵作道谢:“多谢大人体恤。”
在一边围观的张云锦,给花袅递来一壶茶。
“渴了吧!”
“别累着。”
花袅看着冒烟的茶,问,“茶水哪里来的?”
张云锦眼神瞥向一边软榻上的人。
“送的。”
花袅笑了一下,喝茶。
张云锦趁着花袅不注意,快速看了几眼死者,眼神平淡无波,嘴唇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