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承安元年 > 第71章 71

第71章 7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崇深由内监引着来到梁王的面前,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对着梁王磕了三个头。

梁王见他不言语,忍不住道:“你就没什么想说的了?”

谢崇深跪在地上,头也不抬:“我是大王的弃将,近日险些伤了魏王,坏了大王的大事,今日,我自作主张,想为大王除了魏王穆怿这个强敌。末将就要去剑南道赴任了,若是大王有什么吩咐,能用得着末将,末将定当星夜兼程跨越蜀道,回到大王身边。”

梁王冷冷道:“你以后,可自立汝子为节度使,不必经由朝廷的旨意。滚吧。”

同年七月,皇帝陛下的旨意下达西北,削宋国公宗祯统辖三地之权,宗祯继续留任河西节度使,余下的剑南道、陇西两大藩镇皆更换了新帅——宗祯的胞弟宗礼晋为陇西节度使,谢崇深卸去了身上东大营统领的职位,前往成都,任剑南道节度使。

过去,由宋国公宗祯一人执掌三大藩镇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这三个藩镇的继承问题,朝廷也颁布了新的旨意。在过去,节度使的世子即为法定继承人,世子的请旨和册封都需要经过朝廷的批准,如今,皇帝陛下放权,让各大节度使可以自立新主,并自行分割藩镇属地。

这道旨意一出,宗闻那里自然也收到了消息:“我四叔出任陇西节度使,谢崇深晋为剑南节度使,武都的河西军仍然由我父亲执掌,还有这里,此后三大藩镇的继承人可不经朝廷,由各府自立……”

宗闻放下手中的圣旨,奇道,“陛下此举,倒有些意思。”

国之西北由一个家族执掌,直面吐蕃和突厥,此事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宗闻再细细往下看了下去,“虽未明言,谢崇深如今被梁王外放,就是想在西南给我们宗家留个掣肘,遇到战事,也可以是援军。此番,我们宗氏一族还要入宫谢恩。”

被宗闻召来研究这道旨意的都是他的亲信,左参军林巡出言道:“末将以为,皇上那里的用意是让国公爷他们兄弟二人一同进洛都,说句难听点的,或许这封赏是假,待咱们国公爷去了以后,可就难说了。”

林巡本就是宗闻一等一的心腹之人,说起话来就没什么顾忌,自然不介意用最大的恶意揣摩皇帝和梁王的心意:“公子到底要提防着些,您与肃家向来都有旧怨,陛下又是肃国公的亲外孙,自从魏王穆怿败走陇西,梁王殿下或许就忌惮上您了。梁王行事一向遵从端平君的遗愿,意在平抑藩镇势力,公子还是要小心为上。这谢崇深以后在剑南道掌军,紧邻陇西府,他是梁王殿下一等一的死忠。”

端平君在死前对梁王的嘱托是什么,宗闻当年就在现场,他心里是一清二楚,他把皇帝的旨意递给部下传阅,问道:“那这么说,我父亲和四叔都不去洛都,我们宗家就是要抗旨了?”

右参军笑道:“公子,咱们宋国公府一向都对陛下忠心耿耿,又怎么会抗旨呢,国公爷他们无法去洛都,也是事出有因,您的两位长辈伤病缠身多年,公子在陇西时也受了伤,身体抱恙,不宜舟车劳顿。”

其实,部下们的担忧也不是假的,若是他们宗氏一族顶梁柱的宋国公、宗礼和宗闻三人一同进了洛都,被一锅端了也不是不可能,留下宗闻在西北养伤,也算是后手了。“公子若是留在武都本家,洛都那里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道旨意,着实妙的很。”宗闻也不免叹道,“为父之心,终究想顾及所有的子嗣,比起以往世子承袭制,现在各大节度使自己做主,倒是可以将各家地盘逐一拆分,或许短期内不见成效,长此以往,却是不好说。”

若是遇上个怜惜诸子的父亲,每一个儿子分得一块地盘和兵马,加上如今坐镇剑南府的是谢崇深,他可是梁王忠心得力的大将,就算是宗闻自己,对上他也不敢保证能全身而退,这西北的局势,怕是要变一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