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很快便带来了好消息。
陈红玉在见过她之后,没有一刻的犹豫,当即便敲定了她。
至此,桑田那边的人手都配齐全了,就等着来年开春,大家一展身手。
进了腊月,天愈发得冷。
这天早上钱宝儿醒来,虽然身上还盖着被子,可依旧觉得发寒。
她探头一看,屋里的火盆不知道什么时候熄灭了,怪不得这么冷。
趁着陈红玉还没起,她赶紧披衣下床,准备重新点燃火盆。
一推门出去,天地间一片白,应是夜里又下了场雪。
钱宝儿只觉得身上仅存的暖意都被寒风给带走了,下意识裹紧了棉袄。
院子里的两口小缸都被冻得严严实实的,敲都敲不破。
“这个天可真是太冷了。”青青从偏房里跑了出来,看见钱宝儿意外道,“这么冷的天,你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呢?还早呢。”
钱宝儿道:“屋子里的炭没了,火都熄了,等下姑娘起来肯定会觉得冷,我得先把火盆生上。”
她这一说,青青才想了起来,她“哎呀”一声:“我忘了,昨天炭火就有些不够了,我忘了去厨房拿。”
“一点都没了?”钱宝儿问。
“生个火盆恐怕还是够的。”青青说着,两人一起进去查看,果然只够生一个火盆了。
”不管了,先把火盆生上,烧点热水,把脸洗了再说。”钱宝儿说着,拎着那一点炭回去屋里。
陈红玉已经醒了,只是觉得冷,她不肯起来。
钱宝儿生起了火,就着温水洗了脸,漱了口,吩咐青青伺候陈红玉洗漱穿衣,自己则往厨房里去,一是为了拿早饭,二是为了拿炭火。
她去得巧,正赶上范大娘煨的一锅山芋熟了。见她来,范大娘挑了一根大的给她边暖手边吃。
“来,喝碗姜汤驱驱寒。”蔡婶给她倒了一大海碗的姜汤来。
自从上回她帮着春香找了差事,蔡婶对她比以前更亲切了,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也都想着给她留一份。
钱宝儿也承她这个情。
正吃着喝着笑着呢,恰逢金秋实送柴火来,范大娘又给他塞了根山芋,叫他也坐到灶下去暖和暖和。
“听说你哥的亲事定了?”范大娘问他。
金秋实在钱宝儿身边坐下:“是,明年六月嫂子过门。”
范大娘看着他的眼神分外惋惜,却又不好明说。
倒是蔡婶心直口快:“你娘真的同意叫你兄弟俩分家啊?你家那房子收拾收拾,肯定是要给他们新人用的,那你到时候住哪里去?”
金秋实只笑笑不说话。
范大娘于是打趣起蔡婶来:“瞧你这么心疼他,你不正好有个女儿吗,干脆给了他算了,也算是做件好事。”
范大娘虽是说笑,心也不坏,可钱宝儿听在耳中,也觉得这话也太不尊重了些。
她看了金秋实一眼,他低着头,耐心地剥去山芋皮,仿佛没听见那话一般。
蔡婶没好气道:“我家春香今年才十三,还小着呢。”
“你也别想了,灶上的水都开了,先想着把这顿饭做好吧。”边上有人笑道,把这话给压了下去。
金秋实吃了半根山芋,注意到钱宝儿一直在看自己,于是转头又冲她笑了笑,丝毫没有难过的样子。
“哟,小巧姑娘,这大冷的天,你怎么亲自来了?”厨房门口有人笑着奉承道。
钱宝儿抬头一看,来的可不就是小巧?
小巧站在那里搓了搓手,说道:“没法子,那几个小的一个挨着一个病倒了,少奶奶怕过了病气,叫她们都回家去了。”
“那这几天少不得要辛苦姑娘你了。”那位大娘一面笑着,一面去给她装盒。
小巧本打算过来取暖,结果一眼就看见了金秋实,以及坐在里侧的钱宝儿,顿时脸色就有些难看了起来。
范大娘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忙不迭地过来拉了小巧,笑道:“这里有几碟子新鲜的小菜,小巧姑娘你过来尝尝,看合不合少奶奶的口味。”
小巧如何不知范大娘这是怕她尴尬,可论起来也是范大娘先给了她希望,结果又让她失望了。再加上一大清早的就看见了钱宝儿这个死丫头,她不免动了怒火,一把甩开了范大娘,恶声恶气道:“少奶奶才不吃这些东西呢,赶紧拣好的装了,我就走。”
范大娘也不敢再多说,唯唯诺诺地叫人赶紧动作。
钱宝儿翻了个白眼:“就知道在这里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