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流沙 > 第43章 须臾之间

第43章 须臾之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过卞雨佳后,陈瑶吃惊不小。细细想来,她所见过的婚姻关系,竟没有一桩让人满意的:孟波父母、肖建国王欣、钟宇王欣、彭涛袁毅、陈慧卢小曼……这个概率无法不令人心灰意懒。

陈瑶和春晖已同居两年有余,即便春晖并不十分合谢晓岚的意,眼下她也有些着急,时不时便会问起陈瑶结婚的打算。春晖也跟陈瑶提过几次,只是有了太多前车之鉴,且春晖那一番剖白颇令她不安,故而才令陈瑶迟疑不决起来。几番往复,春晖对陈瑶虽感情依然如故,但对婚事却也难免有些意兴阑珊。

没了袁父的关系,除了外贸大姐那笔钱,别的客户早已赎的干干净净。作为公司老员工的陈瑶,依然得不到“一言堂”的青睐,好在毕竟没什么深仇大恨,即便不加薪升职,却也有更多新人可供领导消遣为难,没必要故意刁难她。

自从林总监把公司对外资讯的活儿交给她后,她发现自己更喜欢做这种不求人的笔头工作,于是也刻意把工作重心往市场推广、媒体维护的方向上转。两年时间下来,营销岗的张桐几乎把所有内容方面的工作都交给她做,只是媒体联系方面依然大包大揽,媒体名单也牢牢抓在他手上。而公司上上下下几乎已无人拿她当销售看,只当她是营销岗的一员。

所以,虽然她名下无论客户还是基金份额都所剩无几,但影响却并不大。

只是公司一直想引入外资股东,且大股东京信和二股东一直不睦,京信便有了另立门户,创建独资公司的意图。陈瑶心里矛盾,如果京信转让股权,那么“一言堂”势必会走,对自己是利好;可如若公司没了京信这个靠山,只靠二流券商股东独撑,无论从市场还是投研,抑或是与监管部门的关系而言,都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前景亦堪忧,对她而言又是利空。

与此同时,05年上半年的房价却在飞涨,陈瑶和春晖第一次闹不愉快就是为了房子。

之前因为到底该在东边还是西边买房二人举棋不定,眼睁睁看着房价涨了近30%,双方都觉得是对方的错。春晖认为陈瑶迟迟不肯结婚也许和这个有关系,终于作了让步,买在外贸大姐家所在朝阳公园边上那个小区。首付一人掏了一半,房贷春晖还,家用陈瑶出,由于尚未结婚,二人还跑到公证处做了房屋产权共有公证。

办完手续的当晚,春晖和陈瑶跑到沸腾渔乡庆祝了一番。

春晖敬陈瑶道:“初次见面,以为你是个小仙女,后来才发现,分明是位女武神,实属意外,惊喜!惊喜!”

陈瑶回他:“记得你在坛子里发的那个帖子,当时你就预言说咱两会成为两只□□的刺猬,我以为当时你就知道我的战斗本性了呢。”

买了房子,别说是两个年轻人,就是两家长辈心下亦觉尘埃落定。

陈瑶在北京漂泊近十年,如今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那种心情真是难以表述,这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

装修期间,正值春晖出长差,春阳虽主动请缨要帮忙,但是陈瑶迅速看出这位姐姐心肠虽好,能力却不济,陪自己买材料花钱尚不懂得货比三家、咬牙杀价,更别提在现场勘验施工效果、跟工人斗智斗勇了。

最后往往是陈瑶跟工人们发火斗狠,她在一旁劝架和泥,就差用陈瑶的装修款急公好义、仗义疏财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春阳的工作无需坐班,她又极为认真,经常往工地跑,陈瑶只好向王欣求助。王欣支招:“你交给她另一样不用跑工地的活儿不就好了。”

陈瑶茅塞顿开,给春阳拿了厚厚一摞家装家饰杂志,让她帮忙找软装设计风格。此法果然奏效,工地立时清静高效了许多。

工作后,陈瑶发现做销售有做销售的好,那就是自由。部门里的销售经理们别说是迟到早退,即便一整天不来,也可以推说是去跑客户了,而毕竟虾有虾路、蟹有蟹道,其他岗位也有自有其法。

陈瑶所在的市场部,由于林总监经常不在,你只要能掌握领导的时间表,自己的时间也就好安排了。

就拿营销岗的张桐说吧,他年纪不小、资历较深、名校毕业、行事稳重,谁也不愿轻易冒犯他,他在大面上也绝不叫旁人有错可挑。按时上下班、该做的一件不少做,不归他做的一件不多做,陈瑶跟他搭档得不到额外的好,也挨不着额外的坏,慢慢地倒也发展出了默契。

去年张桐换房,每天打完卡瞅准林总监不在,就去跑装修,如今他也替陈瑶担着,让她可以利用上班时间去忙房子的事儿,只要把份内工作都做了。

这日,张桐突然说晚上有媒体饭局,叫陈瑶一起去。

陈瑶心下纳闷,张桐在不涉及利益的事上对自己虽然不薄,但以往从未让自己跟媒体直接接触,连媒体名单都没完整让自己瞧过一眼,怎地如此大方起来。

聚会地点在马甸桥东北角公园里一个叫埃蒙小镇的地方。那里布置的颇有异族风情,房子不是中矩中规的方形,而是四楞八翘的晶体形状,屋顶全是透明玻璃。室内处处装饰着东巴纸札的灯笼,桌布、沙发、靠垫是各色扎染织物缝制而成。

众人围坐在厚实的麻织地毯上,四周随意散落着蒲团和布垫,即古朴又特别。即便是卞雨佳心目中老气横秋的财经媒体,聚会选址也比一般金融行业要清新脱俗些。

张桐是这次聚会的发起人,邀请的媒体很全。除各大专业报纸、门户网站、当地媒体财经版的联系人几乎悉数到场外,还有其他基金公司营销岗的同仁。

林总监治下的市场部费用一向紧张,连销售都要勒紧裤腰带,更别说营销了。可以想见张桐之前一定甚少买单,此次别说陈瑶惊讶,连媒体的人都揶揄张桐: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大家没见过陈瑶,张桐介绍她是的公司笔杆子,他的老搭档,公司对外文章大多出自她手。大家这才知道张桐背后还有个影子写手,纷纷笑他不地道,一直把这么个美女兼才女藏着不让露面。

陈瑶忙替张桐开脱,说自己原本并不是做营销的,只是蒙前辈张桐不弃,多方提携,给了她不少练习和提升的机会,才能有幸跟各位同仁朋友切磋学习。一番话说得即保全了张桐面子,又显得自己乖巧伶俐、为人厚道。

几杯黄汤下肚,张桐才跟大家吐了实情。原来他已谋好出路,要去一家商业银行做后台管理了。

陈瑶终于明白他为何肯把媒体资源让渡给自己,不仅仅因为他要离职,而且,可见的未来里,他也不再用的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