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流沙 > 第4章 第四章 拒绝鱼翅的男人

第4章 第四章 拒绝鱼翅的男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没过多久,陈瑶就看出今天的主角是余主任了。彭伯伯似乎原先也在部里,后来自己出来从商,现在生意做得挺大;郑阿姨是典型的阔太太,跟王欣关系似比陈瑶之前见过肖建国朋友的那些家眷们亲近些;彭涛大学在国外念的,今年毕业,已回来在父亲公司任职;彭溪今年高二,打算明年报考中艺,而这个余主任正是中艺招生办主任,钟宇是戏文系老师,是介绍肖家和余主任认识的中间人。

陈瑶心知自己的任务是陪好两个同龄人,自不敢怠慢,识趣地跟彭涛彭溪凑在偏厅聊天。彭涛问陈瑶是哪个学校的,陈瑶答了,却想起北京人对自己学校的不屑,谁知彭涛竟说:“高材生啊!”又让妹妹要好好向陈瑶学习,陈瑶一时以为他是在嘲讽自己,但见彭涛神色不像说反话,就赶忙先自嘲道:“哪儿是什么高材生,我考的前一年都还是二本。”彭涛很认真地说:“你们学校好专业收分比北大清华还高,我那年压根儿连想都没敢想,别说你们学校了,即便是真二本我也考不上。”

陈瑶心下奇怪,想问他怎么出的国,但又觉得太过无礼,便没开口,他却看出了陈瑶的疑惑,很坦诚地说:“只好靠老爸送出去镀金咯。”陈瑶遇到善意坦率的人,总会不自觉地与对方同步,她忙说:“国外高等教育普遍比较好,我们班现在有一半都打算出国读研呢。”彭涛说:“爱学习的人在哪儿都能学好,像我这样的出国也就是混文凭。”彭溪插不上话,意兴阑珊地在一旁逗当当玩。

陈瑶说:“很多本事也不是在大学里学到的,我现在就不知道自己学这些有什么用。”一面很自然地转向彭溪,:“你打算考中艺什么专业?”彭溪答:“我想学表演,但爸妈想让我学导演或者戏文。”

每逢谈话,陈瑶总是既不愿冷场,也会刻意照顾到在场每个人,孟波以前也不知是褒是贬地说她比自己更像是官宦人家出来的孩子,陈瑶倒觉得这是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所致。自小爸爸在外地工作,外祖父母身体不好,母亲一心都扑在她的大家庭上,对陈瑶虽然宠爱,毕竟时间有限,所以12岁前,陈瑶主要是靠爷爷奶奶帮衬带大,父亲共有兄弟姊妹五个,除了父亲,陈瑶这些姑姑叔叔,没一个善茬,对于父母只帮大哥带孩子这件事始终不满,所以对父亲不在身边的陈瑶别说是格外照顾,就是平常对待都做不到,陈瑶回想起自己在这个复杂大家庭里生长,虽谈不上草木皆兵、步步为营,但至少学会了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彭涛嘲讽妹妹道:“你吃表演这碗饭,我看不合适,一辈子当特型演员吧,你自己肯定也不甘心。”彭溪骂道:“嘴欠!”跳起来作势要打哥哥,兄妹俩打闹起来。

陈瑶虽然顾及他人感受,但还不会昧着良心奉承人,彭家一家四口都跟俄罗斯套娃一样像一个模子描画出的,四人整整齐齐,白白糯糯,只是型号不同罢了,彭涛最高,也不会超过1米75,彭溪最矮,不到1米6,但是她才高二,也还有长高的空间,彭伯伯和郑阿姨都不能被称作有夫妻相,而是有兄妹相。彭溪虽然肤白大眼,但是也只得肤白大眼,鼻子很遗憾地像了爸爸,又扁又圆,下巴有些短,连带整张脸都有了虎头蛇尾的势头,彭涛则取了父母的优势,虽然也谈不上帅气,但至少还算周正。

只听彭涛嘴上不住地拿妹妹打趣,一会儿说其实她长好了可以走邱淑贞的路线,一会儿又说可惜她没邱淑贞的身材,身高是硬伤。陈瑶忙出来打圆场,说自己刚上大学也就1米63,在大学还颇窜了几公分,彭溪才高二,还有好几年可长呢。

郑阿姨觉得兄妹俩在别人家这么闹不像话,过来制止,面带愠色小声对彭溪道:“今天干嘛来了拎不清啊?”又怪彭涛:“你看看人家瑶瑶,比你还小,多懂事!你就不能有点儿当哥哥的样子!”彭溪也压低了声音问妈妈,:“余主任怎么说的啊?”郑阿姨答:“回家说。”待到郑阿姨走开,陈瑶问彭溪为什么想学表演,彭涛怪声怪气道:“某人有一颗想当明星的心!”彭溪这次没搭理哥哥,道:“我喜欢电影,那会儿一个人在北京看了好多好多电影。”陈瑶心里高兴,原来是同好,一壁又奇怪,她怎么会一个人在北京呢?就问她,彭溪说,以前是爸爸借调到部里,妈妈陪哥哥在成都上学,奶奶带她在北京陪爸爸。陈瑶问:“你们是四川局的啊?”彭溪看起来不太明白陈瑶的问题,彭涛接话道:“对,我爸原来是四川局的,我那会儿上高中,没户口没法儿到这边高考,而且我们四川的教学质量也比这儿好,本想着高考前能办成,拿着四川的成绩来北京考,那不是妥妥的吗,结果,没办成。”他做出一副欲哭无泪的倒霉相,“可怜我也放松了警惕,结果……结果只能出国咯。”彭溪道:“我哥出国后我妈才来北京的。”陈瑶算了算,想到彭溪也是小学没有妈妈陪伴,突然对她有了亲近感。

虽然谢晓岚在陈瑶儿时无暇陪伴,但陈瑶依然非常感谢母亲打小就给自己推荐的那些世界名著,伊丽莎白.班纳特、达西先生、苔丝、简爱、安娜.卡列尼娜、大卫.科波菲尔、于连、让阿冉、卡西莫多、埃斯梅拉达……这些角色陪着陈瑶度过了多少孤寂无助的日子,也得以让陈瑶通过小说中世界去重塑自己的心性和品格,不至于完全陷入复杂家庭的明争暗斗,变成心胸狭隘、蝇营狗苟之人。

陈瑶说:“我是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的,也特爱看电影,你都爱看什么样的电影啊?”正说着,王欣突然进来说:“开饭了!”。

饭桌上,大家围着余主任各种明里拍、暗里捧,陈瑶基本没有插嘴的机会,便也落得清闲,可以专心吃饭,但想到彭溪的未来有这么多人操心助力,自己却仍前途未卜,心下不免酸楚。

晚上王欣送她、钟宇和余主任回家。余主任和钟宇家都在中艺附近,离肖家不远,不一会儿就到了,后来王欣问陈瑶打算考研还是找工作,陈瑶说自己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也在准备考研,但要是能直接找到工作留京那是最好的,毕竟读完研也依然要面临一样的过程。王欣问她没打算回西安吗,她还没回答,王欣突然想起似的道:“对了,你男朋友在北京,于情于理都该留下,感觉他家条件不错,是不是也能帮点儿忙啊?”陈瑶和王欣相处一段时间了,只在钟宇一事上觉得她有些兜圈子,别的事她都很直接爽利,也堪称热心肠,便不瞒她,说了孟波家嫌弃自己是外地女生,并不接纳她。正说着学校已到了。

陈瑶下车时王欣打抱不平地恨恨道,:“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家庭,回头我跟老肖说说,咱们自己想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