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峡海,东方,干戈,灵尘,谢氏……广陵殿君!
大司乐悚然一惊,蓦地睁眼。刹那犹如醍醐灌顶,他骤然想明白了。
但,难道昭明帝让他从旁观摩,竟是要借他之手,将最关键也最致命的一步透露给广陵殿君?
那必杀一击不仅绝对能剿灭谢氏,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帝王的损失。这种机会要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堪称千载难逢,得来何其不易。
他显然早在大国师提出之前就有所考量,踌躇良久,直到今日听闻“年后最多不过夏时,机缘将到达永安”才终于下定决心。难道竟是为了让敌人提前做好对策,废掉这一步?
绝无可能。那么,帝王这根本就是虚晃一招,方才不惧让人知晓,还是自己会错了意?接下来又该如何?是设法转告广陵殿君,引他们继续互咬,还是按兵不动?
大家眼中的大昭第一奸佞,朝堂百官认为最了解帝王之人,此刻终于有些举棋不定了。
然而作为大昭的核心重地,防御最森严的地方,文德殿中的事,外间根本无从得知。有天绝道中枢在,凤曦都不可能悄无声息地做什么。
他偶尔还是会去帝宫中散个步,虽说很难探听到什么真正有用的信息,好在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见识了那座帝王御口钦定的“国之根基”。
承天塔周围有特殊法阵。倒是拦不住凤曦,但他要是过去,必然惊动有悔真人和天绝道中枢,故此只远远望了一眼。
那是一座六角楼阁形制的塔,通体以特制琉璃大砖砌成,塔基四丈,层高八丈,建造得恢弘壮观。仅只第一层,就与原本号称永安最高的崇政大殿齐平。若是全部修成,该是当之无愧的大昭第一高楼。
即使是阴天,也能瞧见其非同一般的辉煌华彩。阳光一照,更是瑰丽绚烂,珠光宝气直冲云霄。尤其是已经熔炼了宁、白两族气运的一、二层,仙泽漫漫,氤氲流转,不似凡间之物。至于内部是何等的豪奢,则更是无从想象。
难怪去年被处死的户部官员曾谏言说,“建造不过两层,所耗钱物已占户部一年入账总额近一成”。几十万叛军压在中心三境门口的倾魂之战,都对这项工程的进度未有任何影响。
彼时承天塔已经顺利修筑到第三层。正是一年中最为酷寒的时节,无数服役的民夫却蓬头垢面,挥汗如雨,正在运送一人高的琉璃砖、数人合抱的木材。
民夫分成泾渭分明的两类人。一类衣装尚且算得上齐整,神色也要自然得多,显然是从中心三境征召的寻常百姓。但大多数却仅有一条短裤蔽体,身上鞭伤纵横,叠着其他伤口,一脸麻木,是强行掳来的流民。
凤曦将此事说给徒弟听。谢重珩想起离开往生域至今数年的所见所历,民众流离失所无以果腹,前线将士拆解甲胄煮食皮革充饥,不禁冷笑。
真正的国之基石,却正是被昭明帝视如草芥的百姓、兵士。而他费尽心机追逐的,焉知不是埋葬王朝的最后一抔土?为帝为君者,若是不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恐怕什么样的盛世也只会葬送于其手。
眼下暂且没有战事,一切动荡仿佛都随着倾魂之战的结束而烟消云散,让人觉得似乎又回到了行宫之乱前相对和平的局面。
可这并不代表形势就果然安稳了。尤其是剩下的四族,危机日甚,更得未雨绸缪。
如果说,前两年朝野内外对于承天塔的建造和用途尚且众说纷纭,那么白氏覆灭后,这座耗资无算的宝塔对应大昭七姓,以灭亡六族而承托凤氏江山,是其建造的最初也最实用的两个目的之一,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秘密在于昭明帝下一步要对付的是谁。
但到了此时,这一点似乎也已经再明显不过。
谢煜前来半山院找他密谈,正好谈及此事:“原本的五兵六族,眼下还剩四族。掌有兵权的也就是巫氏、宫氏、谢氏三家。”
“谢氏名义上镇守两境,实际上连同万藏境在内,都是谢氏的势力覆盖范围。无论谢氏是反是灭,都将直接影响大昭半壁江山的存亡。今上但凡不是疯得彻底,都不会现在跟我们冲突。”
“至于巫氏,已经无法评判他们的立场,和在帝王、世家两边又分别充当了什么角色。”
“倾魂之战中,宫、巫两家的嫡系子弟被放在同一营,且一起镇守北部要塞的诡异安排,巫罗堪称蹊跷的死亡,巫氏嫡系恐怕都脱不了干系。很难说是不是巫靖背后另有招数,才跟那位私下达成了什么协议,协助对付其余诸世家,以此给自己换取缓冲的时间。”
谢重珩对伯父的分析深以为然。
毕竟永安巫氏真正的嫡长子,巫祁澈的孪生兄长,化名江祁的巫祁江,眼下还在外面为了家族撤离之事奔劳。巫靖的所为,多半是为着配合他。
但凤曦有交代,此事绝不可向任何人提起。虽没给出任何理由,他却也守口如瓶,连谢煜也没告知。
他也只是颔首道:“另外,侄儿梦中,族谱记载的谢氏灭门之祸,固然是因为灵尘之战时‘我’的决定触了今上的逆鳞,但说到底,斩杀来使、违抗回防流民的旨意也好,擅开护境结界也好,都是‘我’一人之罪。”
“王朝已经混乱无比、尾鬼新败的情况下,今上若还要以此为由降罪整个谢氏,诛杀功臣,必然会引发内部大规模的反对和叛乱。但最后却是巫靖出面,当朝参奏谢氏谋逆,才有了我族后来的灾劫。”
至少这一次,大概率可以确定巫氏不在昭明帝的目标范围内。
顾氏手上一向无兵,顶天了不过十万八万的护卫,不存在半点威胁。但其号称天下文脉之宗,若在彻底掌控所有权柄前对他们动手,难保激战之时,文人们群起声讨,口诛笔伐。暂且留着他们才是上策。
任谁坐到昭明帝的位置,想要收服边界六境,都不会将这两族看成一个值当多看一眼的对手。剩下的是谁,已经不言而喻。
兼且导致此番平西大军全线溃败的直接原因,就是最北端的贝叶城失陷。真要追究起来,霜华境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桩桩件件,尽皆指向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