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
鬼使神差地,裴澜翻身一跃,进了丞相府,这可把丞相夫妇吓得不轻,看见来人,恭恭敬敬地上前行礼。
丞相说:“陛下,不知您前来,有何贵干?”
裴澜挥了挥手,“免礼。”
他环顾一圈,“温三小姐,可在府上?”
丞相夫妇点点头,“陛下稍作歇息,臣让她过来。”
裴澜摇头,“不必了,朕自己去,你们不必跟着。”
丞相夫妇面面相觑,反应过来时,裴澜已经独自走远了。
温知绾正在萤草园的藤椅上小眠。
裴澜轻车熟路地走到萤草园拱门,停在那儿没再上前,就连在旁边给温知绾轻轻扇着风的采香都没发现。
裴澜定定地站在那里,望着温知绾安静的睡颜,不知过了多久,采香终于看见了他的身影,正欲出声,裴澜抬手,对采香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采香点点头。
裴澜又看了熟睡的温知绾一眼,她的睡相很好,安安静静的,眉眼柔和,看起来宛若一幅画卷,他不舍地挪开目光,转身离开。
丞相夫妇还在原地,忽然看见裴澜出现,他转身离开丞相府,看着他离开的身影,丞相夫妇不明所以,跑过去萤草园,只见温知绾正在小憩。
采香对二人行礼,丞相问,“刚刚陛下来做了什么?”
采香摇摇头,“他就站在那儿,什么都没做。”采香指了指不远处的拱门。
两人更加疑惑。
裴澜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只知道自己的心情都变得好了,只是见了见她,即使没和她说上话,他也很满足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何。
不过迟早,他会娶她的,那时候,他想看她多久都可以。
太后将江絮喊过去,坐在高位,声音仍旧温和,带着提醒意味,“陛下出去了。”
薛絮点点头,“是。”
“你知道?”太后有些诧异。
薛絮当然不知道,她以为是太后在告诉她。
她愣了愣,随即点点头。
太后:“你知道他出去做什么了吗?”
薛絮低头,摇摇头。
“絮儿,你过来。”太后伸手,薛絮走过去,坐在太后身边。
南国没有公主,薛絮被太后和先皇当做亲生女儿,对于裴澜娶薛絮的举动,太后也很诧异,不过这样也好,这样他们也没有算白养了她。
太后语重心长地说着,“絮儿,你可要看住陛下,他今日去了丞相府,”她见薛絮仍旧没有反应过来,继续道:“丞相府,有个待嫁女儿。”
薛絮点点头,想起了百花宴那个和她一同得了冠的姑娘。
想着想着,她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自己和她,长得似乎有些像,性情,她不知道。
脑海中的疑惑,迷雾般的散开。
裴澜喜欢的人,是温知绾?所以他娶自己,是因为自己长得像她吗?
还是说,她有什么和温知绾相似的地方,这才让裴澜忽然改变了主意。
自己只是个替代品吗?
太后见薛絮愣神,以为她在难过,安慰道:“不过你也别太伤心了,之后陛下定然会纳妃,你也要拿出母仪天下的气度来,你早些为陛下诞下龙嗣,这才是正事。”
薛絮回过神,受教般点点头,笑了笑,“谢母后提点。”
太后摇摇头,爱怜地摸了摸薛絮的头,笑着看她,说道:“絮儿,母后护不了你多久,日后的路,都得你自己走。”
薛絮点点头,她从来到南国,就从未被苛待过,先皇和太后将她当做亲生女儿抚养,吃穿用度按照公主礼制,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她还能怨什么呢。
薛絮说道:“母后,儿臣先回去了,陛下应当也回来了。”
太后点点头,目送她离开的身影。
她何尝看不出来呢,可她身为一个母亲,只想让自己的儿女幸福,即使,两人现在没有感情,以后也会有的。
会有的。
她默默在心里重复一遍。
薛絮回去的时候步子仍旧有些虚浮,即使知道裴澜娶自己别有用心,但当真相摆在自己眼前的时候,她也没那么容易接受。
漫无目的地不知道走了不知道多久,不远处忽然传来声音,“絮儿?”
薛絮抬头。
这是二人大婚后第一次见面,两人都有意保持疏离。
“你去哪儿?”裴澜再次开口。
薛絮摇头,“我刚刚去了母后那儿。”
裴澜点头,继续道:“你看起来,脸色不太好,是母后跟你说了什么?”
薛絮摇头,转身想走。
她觉得自己很懦弱,连开口质问的勇气都没有了。
闹得太难看,最后什么都得不到,反而还会让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张。
“絮儿。”裴澜叫住她。
薛絮顿住脚步,没转身。
裴澜也不知是心虚还是什么,今日的话格外多,他摸了摸鼻子,说道:“你,你好好歇息。”
薛絮点头,“你也是。”说完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