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小绾绾现在怎么样了。
他也会想,她会不会生气,自己骗了她。
偶尔他会坐在门槛抬头看着月亮,想着温知绾如今在做什么。
他只想留下来和父母一起挽留更多的人的性命,他总是想,他们快点好起来,他就能快点去见到小绾绾了。
他都已经想好了,等到了濮阳,他就买许多小绾绾最喜欢的东西,这样她集团会原谅自己了吧。
小绾绾那么好哄,要是被濮阳其他男子盯上了怎么办,于是他只想他们好起来,快一点,再快一点。
温知绾待在濮阳的日子每天都很无聊,倒是丞相和丞相夫人回了这里像是如鱼得水。
每天都会有丞相的好友来府里做客,和他一起下棋,偶尔还会一起出去钓鱼。
丞相夫人也每日到处去赏花游园,好不快活。
倒是白姨娘,不知道为什么,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知道在院子里鼓捣什么。
本来白姨娘是要被温沁就在炀城的,可是被温知绾拦了下来。
温沁看了她一眼,眼中满是轻蔑,她说:“也罢,你们还会回来的,不急这一时。”
那时候温知绾也不去想她的言外之意,只是想着前世白姨娘早早的就逃之夭夭,一定是提前就知道了些什么,将她留在身边,终归多了一层保障,有她在,温沁一定不会轻举妄动。
她也闲得慌,每日就是去街上到处逛逛,然后去酒楼听听说书,听听从京城来的奇异见闻。
听闻新帝登基,天下大赦,炀城盛行的瘟疫也被治住,都夸这新帝治国有方。
温知绾回想着脑海里裴澜的模样,他看起来便是一身正气的模样,他治理国家,应该不会做成了昏君,脑海中又闪过一些画面。
原来,前世裴澜登基做了皇帝,可南国其实并没有看起来这么富庶安宁,为了稳定国势,他被迫娶了恒国公主。
也就是恒国皇帝的妹妹薛絮。
是的,那时候的恒国是薛絮的哥哥,恒国太子薛明登基了。
恒国在他的治理下变得越来越强大。
薛明在恒国强大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南国把薛絮接回来。
他认为薛絮做了这么多年的质子,一定受了许多委屈。
于是他便想要把她接回来好好补偿她。
没想到薛絮却不愿意回来,还说一定要留在那里。
后来他才知晓,原来是薛絮喜欢裴澜,她想留在南国,和裴澜在一起。
他似乎想到了补偿薛絮的方法,于是他利用手中的权利对裴澜施压。
薛明即刻就去找了裴澜,说是想和他做个交易,他愿意和南国结盟,共同守护两国百姓。
裴澜自然是高兴的,却也知道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好事。
薛明果真提出了一个条件,他让裴澜娶了薛絮,且后宫只能有薛絮一个,薛絮必须当南国皇后。
裴澜没有反驳的余地,很快就同意了。
南国最后也强盛起来。
裴澜真的没有再娶任何一个女子,后宫中只有薛絮一人。
他们还生下了一个一个皇子和一个公主,日子好不快活。
知道了这些,温知绾也不觉得奇怪。
薛絮是个很好的姑娘,她敢爱敢恨,比起自己倒是坦率许多。
“话说这京城里瘟疫,也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可最近突然被控制住了,众人都说新帝治国有方,其实不然……”
说到这,那说书的故意停顿下来。
温知绾早就习以为常,她已经了解了这位说书先生,他净喜欢装神弄鬼。
听到这她没了兴趣,正准备离开,却在站起来的时候听见了一个耳熟的族落。
“其实,这瘟疫,是药灵族重现江湖,冒着性命之忧出来解救百姓的。”
那说书的几乎是压低声音说完这一切的。
温知绾复又坐回去,采香也在一边重新候着。
底下坐了不少的人,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若不是新帝治国有方,派出太医院那些太医救治百姓,你说是药灵族,可是药灵族明明应该还夹着尾巴做人,竟然还敢像你说的这样招摇过市。”
还不等说书先生回应,温知绾已经开了口,“这位公子,你究竟想说什么?”
听见声音,那个提出质疑的男子看了过来,他瞥了温知绾一眼,最后大声说道:“我想说的是,这件事情就连这个远在天边说书的都知道,那些位高权重的人怎会不知?”
谁知说书的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乐呵呵地笑了。
“这位客官您别急,我接下来就是要说这个呢。”
众人又兴致勃勃地听下去。
那说书先生神经兮兮地说:“不知,诸位可听说过,卸磨杀驴?”
温知绾听完没有按捺住自己的情绪,蹭的一下站起来拍了下桌子,“你胡说!”
大家诧异地看了温知绾一眼,却也没人理她,又都转过头去继续听下文了。
有人对说书先生说:“你的意思是,皇帝没本事控制这瘟疫,而有知道药灵族正在救治百姓,就想借着药灵族的名头救治百姓,最后等大家都好了,再斩草除根?”
说书的先生满意地顺了一把下巴蓄起来的花白胡须。
温知绾不禁后怕起来,万一这一切都是真的怎么办。
陆羲和还在炀城,还有他的父母和族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