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忘记这事了,突然被提问,陈夏柠怔了一下,还好提前有准备,“想好了。”
王书记挑眉,伸手邀请,“说来听听。”
其他三位导员停下手头的工作,满脸好奇地看过来。
“既然学生想谈恋爱,那么我们不妨组织一些帮助他们谈恋爱的活动,比如写信。”陈夏柠说,“现在很多人对待感情太着急,写信联系笔友,耐心了解一个人,倒是一种慢慢来的态度。”
鹿雯附和道:“对,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写信过时老套,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我们可以联各个学院,让同学们写信交友。”
“这个想法不错,现在的学生总是沉浸于手机,都不积极结交现实的朋友,天天沉寂在网上。”
王书记难以理解地吐槽,“我看心理咨询室的案例,还有学生整天幻想自己跟虚拟人物恋爱......哎,这些小兔崽子,整天脑袋里乱七八糟的,就这样的别指望他们成才了,能成正常人就不错了!”
“......”
陈夏柠其实也不太理解这种。她的学生时代循规蹈矩,没出什么幺蛾子,也平平淡淡的。
“陈老师,你写个策划案给我。”王书记全权把这事交给她,“具体什么活动,我们尽早实施。”
“嗯好。”
-
一周后,学校北广场高高搭建起“从前慢”书信交友舞台,宣传栏写着一行大字: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种明目张胆鼓励恋爱交友的倒也稀奇,很多人积极参与。
女同学粉色信封信纸,男同学蓝色信封信纸。
他们可以在信里面写任何内容,女同学在封面写一句话或者画图,用来吸引对方。
男同学只能凭借封面的话和图来选择心仪的信封,以此和女生成为笔友。
一个月内,两人每天都要互赠书信,分享日常,以此增加对彼此的了解。
一个月后,有任何一方想更换笔友,就进入下一轮,女生选男生的书信。
不想更换的,继续互赠书信,自行决定两人的相处走向。
相当于是给了学生牵线搭桥的渠道。
因为这个活动,校内书信邮寄量大增,快递员没少忙活,甚至在学校多加了几个邮筒。
渐渐地,海云的温度进入10度以下,陈夏柠每天出门都要穿着毛呢外套了。
这段时间,周祈越成功加入了海事局搜救分局,每天早出晚归。两人各自都有要忙碌的事,表白这事暂且搁置着。
“陈老师,你这个想法真不错,我们班都已经有成了的情侣了。”临近下班时间,鹿雯处理完工作,跟她闲聊天,“你是怎么想出写信这个点子的?”
“我本科的时候,学校有组织过类似的活动。”陈夏柠也是在纸箱里翻出曾经收到的书信想起有这事。
“哇,跟现在一模一样吗?”鹿雯说,“当年是不是也很火。”
“没有,当时参与的人并不多,因为宣传不给力,很少人知道。”陈夏柠想了想,那是大一上学期冬天,参加书信活动是因为江逸风,现在也不想提。
“当年那个活动神秘度很高,为了避免认出字迹,不是手写体,而是打印上去的内容,连称呼都是各自的生日。我们都是凭借生日编码选择笔友的。”
“听上去没有现在的有意思。”鹿雯托着腮,话锋陡转,“那你和笔友聊得怎么样,最后见面了吗?”
陈夏柠眸色一沉,那只不过是她曾经的暗恋小心思。
她按照生日编码特意选了0711,笔友就是江逸风。
两人最初聊得挺不错的,每天分享日常,其实都是她说的最多,他都会有耐心回她。
后来陈夏柠将自己的心事也写上去,遇到什么难题了,他都会认真地帮她分析。以至于她依赖上了这种方式,坚持写信,从大一到大三。
每次收到他的回信,就像拆一份惊喜。
每一封信,都视若珍宝地收藏着。
今天不用查晚自习,吃完晚饭,陈夏柠回房间拖地,再次注意到那个纸箱。
她放下拖把,打开箱子,将里面的书信都拿出来,放到桌上。
每封信的封面都只有一串数字“0711”,他的生日。
停止写信的那天,也是他生日,2018年7月11日。
从哪以后,她再没给他写过信。
也不知道,江逸风知不知道对方是她。
不过也无所谓了。
陈夏柠只想把这些东西扔掉,两只手整理这些信想扔垃圾桶,由于太多,有几封信哗啦啦地掉地上。
她低头去捡,有一张信纸从信封里脱落出来。
陈夏柠抽出信纸,目光一顿,竟然是手写体?!
[To 1007
“你选择遗忘的,是我最不舍得。”
——2018.7.11]
这...这是一句歌词,她记得后来他每次都会在书信结尾分享一些歌曲。
她没见过这封信啊。
他们一直都是用的打印体,她从来没见过对方回信用手写体。
陈夏柠盯着这个字迹半响,好像不是江逸风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