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陈辽地[民国]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所以,你不要哭。

.

这是一间很大的欧式风格套房,地面铺着厚厚的软垫,高吊的水晶灯,鎏金铜镜和月桂叶藤边的壁炉成对出现。

哭过一场,她跪得腿有些麻,他端着水和药包过来,想扶她起来,施辽却摇摇头,仰头看他:

“你怎么知道是我?”

他半跪下来,她的视线随之向下,看见他卷起的白衬衫下露出半截线条遒劲的小臂。

经年不见,人事流变,他身上愈显静沉,好像从前那个背着背包器械,始终不卑不亢低着头行走于嶙峋山川之间的地质系学生,如今终于敢抬头,环视四周,在满怀敬崇的心情里,也多了几分学识在怀的底气。

他将她的手托住,用浸湿的帕子一点一点拭血,垂着眼眸,“痛吗?”

“你白天看见我了?”

“嗯。”

“不让我捡酒杯碎片的人也是你?”

“是。”

她沉默一瞬,“不能见我?”

他终于抬头,双眼沉静似潭,但又很快低下去,轻笑,“我很快就走了。”

“你骗我。”

“你甚至不能开灯。”

“张默冲,你被困住了,对不对?”

“日本人做的?”

他没有说话。

“张默冲,你知不知道,我本来要去美国,要去找许净秋。你知道他吗?师公的意思也是让我多和他接触,如果这样你都要瞒着我什么都不肯说...”

“施辽。”他终于肯看她,“对不起。”

“什么时候回来的?”

“两个月前,我的老师李全山遇害了。”

“他被日本人活埋,师娘带着十岁的孩子四处躲藏,我们这群学生才知道,原来李老师一直在替共、党做事。”

“师娘藏好孩子,接替了老师的事业,后来也被日本人发现,当街被开枪打死。”

“施辽,我临走前,老师送了我和丁青简一人一块怀表,跟我们说,他在欧洲读书时,总有人嫌弃中国落后,中国人都没有时间观念,现在他送我们一块好表,是为了让我们撑起中国人的精气神,永远不要怯馁。”

“两个月前我才知道,老师那个时候已经病得很重了,连抓几幅中药的钱都没有。”

“所以施辽,抱歉我不能第一时间去看你...”

他说话时,语气已经非常平静,听不出丝毫的悲戚,但反而是这样,让施辽莫名心疼,她抬起左手,轻轻拍了一下他的手掌。

她看着他摇摇头,“不要道歉,张默冲,你做得很好。”

.

1937年的一月末,当同一栋公寓里的学生还在较温暖的南欧享受寒假的最后几天时,张默冲正留在学校里准备博士论文,在阳光明媚的一天里收到了同门师兄的信。

信是一位善良的红鼻子老头拿给他的,彼时在学生接待室,老头儿抽着烟,让张默冲等等,他有个东西需要他带给别人。

张默冲等待的时候,红鼻子老头儿找着东西,笑道:“拆吧。”

张默冲思考一瞬,拆了信。

信里却告知他老师李全山的噩耗。

红鼻子老头儿不知道信里写了什么,笑眯眯聊天:“今天是少见的晴天,是不是?”

他不记得自己怎么颤抖着手把信折回去,脑里一团乱麻的时候,他居然还有心思说:

“老爷爷,您…多少岁了?”

老头儿不明所以,只是笑应:“不老,不老,我七十八了,还有很多年可活呢。”

张默冲只觉得心头如割。李全山心细如发,喜欢养花,烧得一手好菜,会贴心地给学生们买过冬的袜子,和这个喜欢拉着陌生学生随意聊天的外国老头儿一样和善,一样都在真心实意地热爱生活。

可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李全山的一生注定不能安闲而过。

所以张默冲订了最快的船票回了国。

在海上漂泊的日子里,他想过很多,想家国之况,想自己没读完的学位,想四处流亡的师母和孩子...

他在上海下了船,径直去往李全山的老家安徽。村里的李姓人家为了避免祸端,对李全山这个名字讳莫如深,张默冲费尽周折,才打听到李全山之妻曹林的踪迹。

等他终于抵达曹林藏身的小镇,却得知曹林在他抵达的前一天已英勇就义,他又再一次完全失去了李灵复的消息。

后来或许是天意庇佑,他在一个暴雨夜敲响一家山户避雨,却偶然碰到已经更名换姓作他人子的李灵复。李灵复认识张默冲,因此那户人家的女主人宋桂才放心地将孩子怎样被托付给他们的事情交代了一遍。

他在第二天天不亮即匆匆离开,临走将身上的所有钱都留给那户人家,吩咐他还会回来。

不曾想一周以后,宋桂的儿子王峻去上学后再也没回来,宋家人顾不上寻王峻,先一步将李灵复送走。

张默冲带着孩子亡命一路,临时落脚在同宁附近的县城,将李灵复交付给朋友之后,他返回上海,开始想一切办法把李灵复送往香港。

但不等他办好手续去接李灵复,日本人却先一步敲响了他居所的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